那年腊月,我从河南去陕北山乡小镇张官庙。上世纪八十年代,这里发现了石油。石油人带着家属,操着南腔北调的口音,在小镇安顿下来,各自固守着自己家乡的过年习惯。腊月里,小镇就张扬着各地的过年风俗,就像一座春节民俗文化馆。

过年五天去哪里旅游最合适(五湖四海的岁末狂欢)(1)

范孟广丨文

豫记yjhltxdjm

漂泊在外,味蕾不会骗人

川湘一带的人过年最早,大约进入“一九”就开始熏制腊肉、腊肠、鸡鸭鱼兔。五十多岁的四川李嫂最勤快,四山爬遍去掐松枝、柏枝,在附近的山坡上挖个土洞,把肉吊在土洞里,点着湿树枝熏,浓烟滚滚,半个山坡像起了山火,惊动了镇上派出所的警察,要没收她的熏肉。

住在同层窑洞的家属们都操着不同口音来为李嫂求情,警察才教育一番下山了。李嫂熏肉其实不只是自己吃,而是想让住在一个场院里的人都尝尝她家乡的风味呢。

后来,李嫂的爱人李师傅叫我们去他家里喝酒,李嫂用辣椒炒了一碗腊肉,干硬咸辣,我很是吃不惯,但瞧李师傅就着酒捏着肉,吃得满嘴油腻,呲牙咧嘴,我着实羡慕了一回。他也笑我,嘿,真不会吃,巴适(四川话“舒服”),过瘾。

而湖南湖北人喜欢腌肉,又特爱腌鱼,李嫂带她俩乘队上的生活车去县城买鱼。回来开膛破肚,用盐、酱油、大料、辣椒放盆里腌几天,再挂到树枝上晒,直到腌鱼干透呈半透明状,才收起来。

湖北的陈嫂给我送了一碗辣椒炒干鱼,佐餐下酒,咸辣鲜香,肉有嚼劲;也可以撕着吃,只是太咸,但比李嫂门框上的熏肉好吃了许多。

男人们喜欢凑在一起吃饭,说是吃饭,其实就是喝酒,谁家的饭做好了,在窑洞门口喊一声:喝酒了!谁听见谁出来,出来也不空手,河南的端来一筐新蒸的大白馍,山东的是一大碗豆腐白菜炖肉片,山西人就是一盆酸辣面叶。

过年五天去哪里旅游最合适(五湖四海的岁末狂欢)(2)

男人们喝酒,女人们就在一边吃饭聊些家长里短,人情世故,家乡风土。湖北人说吃面食吃不饱,河南人说吃米饭磨得胃疼,还是吃蒸馍得劲;山西人说吃面片过瘾,山东人说还是煎饼卷大葱吃着扎实。四川人说湖南的辣椒不香,还是川椒巴适。湖南人说四川的辣椒不辣,还是湘椒厉害。

说起面食,陕西人说山西的面食不如陕西的花样多,山西人说陕西的面食不如山西的讲究,河南人听了,说,面食吃遍全国,还是俺老家的大碗羊肉烩面来得实在,抽闲儿我叫俺媳妇儿做一大锅,大伙儿都尝尝。

大家说说笑笑,笑笑喝喝,都觉得自己家乡的风味好,合胃口。其实,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味觉早就固化了,人漂泊在外,什么都可能叛变,唯独味蕾对自己最忠诚。

腊月里的“结婚季”

城里是春秋天娶媳妇儿嫁闺女的多,到了这里,就都集中到了腊月里。腊月里冰天雪地,不能施工,冬休有空,就开始盘算孩子的婚事。一家有喜事,四邻都帮忙。但各家都按照自己家乡的婚俗去办,外人不懂规矩插不上手,就只有站着凑热闹,帮人场。

过年五天去哪里旅游最合适(五湖四海的岁末狂欢)(3)

湖北人一场婚礼就被北方人传为笑谈。他们讲究“结婚三天没大小”,一群湖北老乡闹腾公公把儿媳妇背到家里,当公公的好脾气,拗不过一群老乡,哈着腰硬是把儿媳妇从山下背到了山上窑洞,儿子心疼父亲,要替父亲背,众老乡说啥也不允。

把儿媳妇背到窑洞,当公公的累得吐着舌头,戏谑的笑声把窑洞都快要挤破了。直把北方人看得目瞪口呆,说儿子结婚咋兴这?但湖北老乡说,就这三天没大没小,图个喜庆热闹,过了这三天儿媳跟公公是不说太多闲话的。

北方人结婚当天热闹,但前夜最有看头。第二天要娶新娘了,给新娘铺床是一大风俗。同乡几位大嫂大婶,拿着扫床的笤帚,端着盛花生、大枣、高粱的升、瓢。扫一下床,念叨一句:扫扫床,干干净净入洞房。这里的干干净净不光指床铺干净,是指一路娶回的新娘不带一点邪气,这跟古老的传说有关。

过年五天去哪里旅游最合适(五湖四海的岁末狂欢)(4)

另一位赶快朝床上撒一把花生:有儿有女花着生。接着再撒大枣、高粱,意思是早生贵子,扎下根儿。最后,还要用扫床铺的笤帚敲敲床头,意思是把邪气震出来,扫走。然后才将新褥子铺到床上,新郎新娘要在撒满花生大枣高粱的床上睡一夜。新婚铺床的意义倒是很吉祥,但新郎新娘睡在这样的床上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石油小镇就是一个民俗展览会

腊月间工休,农闲,小孩儿也放假了,不上学的孩子们就像一群群麻雀在街上飞来飞去,镇上的孩子跟石油上的孩子就融合到了一起,镇上的孩子带石油上的孩子去家里去看杀羊,石油上的孩子带镇上的孩子去看打井的大机器。

原先,小镇是每逢初九才集,年关了,现在天天都是集,天天都是孩子们的节日。油糕、羊肉串、炒花生、糖葫芦、煎凉粉儿、油馍馍、碗托儿,你买一碗,他买一串,你一嘴他一口合着吃。镇上的孩子也从家里拿粘糕、米窝窝、煎饼、羊头肉,大家都是有福同享,谁也不会计较谁。

过年五天去哪里旅游最合适(五湖四海的岁末狂欢)(5)

腊月间,要过年了,不管是石油上的人还是镇上的人都积攒了一年的劲儿,就图过个好年。腊月一到,就开始盘算孩子该添啥新衣裳,该割多少肉,窑洞该咋收拾收拾。有女子新出嫁的人家,年下就多了一门新客,新女婿头一回来磕头走亲戚,娘家人怕给女子丢脸,酒要好酒,烟也是好烟,还要请几个头面人物来陪客。

虽然离年初二走亲戚还早,但到肉锅上定猪下水、羊腿肉可不能晚,晚了,年下新客多,落空了,酒桌上没几样卤下水、肥羊肉当下酒菜那可就“玄”了。自己一年都可以吃糠咽菜,招待新客得弄个“八八”席,这样女子回到婆家才装光。

过年五天去哪里旅游最合适(五湖四海的岁末狂欢)(6)

年下一天天近了,这座石油小镇就像个风味展览会,石油家属院的窑洞上挂着腊鱼、腌肉、熏鸡、冻鸭。镇上人家灌香肠、煮羊肉、蒸馍馍、剁肉馅,刀剁菜板的乓乓声在街筒里回响,煮肉的香气溢满了小镇,家家户户剁饺子馅、包子馅的声音和卤肉的香味儿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浓浓的年味儿。

那年出了正月我就回了河南老家,从此再也没有去过这个陕北小镇。每每回想起来,腊月里的小镇就像一幅年俗版画,画里是五湖四海人。一座小镇的腊月就能感受各地的年俗,真是别有一番况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范孟广,笔名植梅先生,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化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化中原油田作家协会副主席。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