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金陵十三钗》的结局中,十二个姐妹们带着乔治奔赴了日本人此前的邀约,当然都知道这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圣诞晚会,而教父约翰带着女学生们逃离了南京,电影就此戛然而止。

对于玉墨被日本兵们带走后经历了什么?并没有给出回答,也许导演不想让观众们看到这样残忍的一幕,所以在恰当的时候选择了结束,但是实际上小说中交代了“十三钗”们的结局,她是唯一幸存的。

在抵达了日本人的晚宴后,她们经历了噩梦般的折磨,其中有几人因为反抗而当场被刺杀身亡,剩下的人则被发配到了慰安所,在几年内也是因为生病等缘故相继去世,仅仅只有赵玉墨存活了下来。

墨玉诗意(美玉的玉黑墨的墨)(1)

至于赵玉墨为什么会最终活下来,或许也是因为其姿色上佳,被高级军官们所占用,可以保证她在生活上并不至于凄惨,最终可以逃出日本人的控制。

但是赵玉墨逃走后进行了整容,已经面目全非,并且在国际法庭上控诉了当年日本人们的罪行。而被救走的唱诗班的女孩子们,却仅仅因为那七天而被改变了一生,并且书娟也说了一句:“我们从这些被卖为奴的低贱女人身上,学到了解放自己。”

相比于小说来说,电影还是做了不少改编,首先乔治男扮女装的情节并没有,而是被日本人开枪打死的,并且玉笙并没有和豆蔻一样被日本人所杀死,所以这一情节也是为了乔治充人数作铺垫所用。

在电影上映后,就有无数人争议,难道妓女的命就不如女学生们吗?确实在生死面前人人皆平等的,但是在本片中,妓女们之所以会去替代女学生更多的是因为要完成心灵上的救赎。

她们知道赴宴后会面对什么样的后果,因为不忍心女学生们遭受到当初自己所经历过的痛苦,又因为女孩们毅然引开了鬼子保护她们,而她们也将用这种方式去回报那群女孩们,从这一点看出了人性中的伟大、高光一面,它也可以在那些被无数人辱骂的“下贱之人”身上。

墨玉诗意(美玉的玉黑墨的墨)(2)

在电影中,玉墨的出场就不同于众人,在同伴吵着开门时,镜头转换到玉墨的画面则是另一派的淡定从容优雅自然,吸引观众视线不自觉关注玉墨言行举止。在影片播放到27分55秒时,玉墨说了第一句话,在这之前玉墨的人物形象都在她自身的行为举动里体现,使其更加神秘,而玉墨的第一句话便是英文,从学生到约翰到妓女们无不是惊讶的表情,更是衬托出玉墨的人物魅力以及人物身世的戏剧性。

在李教官带着浦生到地窖里面时,玉墨也不同于众人的尖酸刻薄,主动为李教官送去剪刀,并且事后为同伴向李教官解释道歉,这也体现出玉墨知是非、明事理,对军人始终保持着敬畏之心的人物特点。而玉墨的大爱则分别在地窖中的那句“让学生们进来”以及最后带头替学生们赴宴中体现。其实,电影从一开始就在展现妓女与学生们之间的矛盾,但是当日本兵来临,在地窖中最后一个妓女躲进来准备关了地窖时,玉墨阻止了她这一行为并说“让学生们进来”,同伴听了这句话又挣扎着想把门关上,玉墨再次重复“让学生们进来”这句话,两次重复这一句话更是表明玉墨不惜自己被发现也要等到学生们进来的决心,这也足以体现玉墨不计前嫌、心怀大爱的性格特点。

在影片的最后一部分,玉墨得知学生们即将奔赴一场有去无回的庆功宴时,她主动提出用自己去代替学生们当中的一个,并且在后面号召自己的姐妹们一起,把全部学生换过来,这也体现出玉墨心怀大爱的性格特点。与人物形象最为鲜明的对比是玉墨的身份——妓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人都在想方设法地保住自己的性命,人人都是自私的。但是玉墨却是那个时代里最为特殊的存在,即使因为命运沦落风尘,却不因此而憎恶世界,心里面始终保持着希望与爱去对待每一个人甚至是曾经用有色眼镜来看待她们的人。在玉墨身上始终散发着与众不同光芒,给予处在当时环境下绝望的人们重拾希望的信心。

墨玉诗意(美玉的玉黑墨的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