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古代历史,每一个王朝的终结,都将会迎来一个新王朝的诞生,就像是有一种神秘力量,让这些古代王朝在短短几百年后走向覆灭的深渊。

也正是因此,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灭亡,都会为后人带来无尽的遐思——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有些王朝,自打建立之初就注定了不会长远,例如乱世时期的地方割据王朝。

可是,在中国历史上不乏有许多实现天下一统的强盛王朝,它们在最后也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覆灭,就像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

明朝灭亡有迹可循吗(明朝小冰河时期是什么)(1)

明朝因何而灭亡?虽然时间已经跨越近400年之久,但史学界仍然没有给出一个令所有人心悦诚服的结论。

在古代,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可到了上个世纪,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看法,那就是明朝的灭亡是否与那个时期的小冰河期有关?

一、历史上的小冰河期

上个世纪初,欧洲探险家们在美国的加州一带发现了一条长度惊人的冰川。

按照当时现有的气候学说,这条冰川本不应该出现于此处,它又是为何出现,这是否意味着那时的气候学说存在漏洞?

基于此处冰川,一位名叫法朗索瓦·艾米尔·马泰的美国气候学家,于1939年提出了一条全新的气候学说理论,也就是后世非常知名的小冰河期。

在他看来,公元16、17世纪,当时恰好处于欧洲人殖民美洲的高峰期。欧洲人的到来,不仅给当地的土著居民带来沉重的灾难,甚至还带去了恐怖的天花病毒。

明朝灭亡有迹可循吗(明朝小冰河时期是什么)(2)

在欧洲白人的殖民侵略下,美洲大量土著居民因疾病离世,这导致大量可用于耕种的土地被荒废。在这些土地上,那些本会被砍伐的树木得以茁长成长,并在空气中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树木的数量多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整个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突然多出来这么多的树木会导致什么情况?

那就是大气层的吸热能力遭到削弱,使得环境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冷,并最终导致小冰河期的出现。

这一时期恰好处于我国古代明清交替的时间节点。更巧合的是,历史上的其他三次小冰河期,同样是我国的乱世时期。

1、前三次小冰河期

在气候学家竺可桢撰写的著作中提到,古代中国曾出现过四次气候异常的小冰河期。

明朝灭亡有迹可循吗(明朝小冰河时期是什么)(3)

恰好,这四次小冰河期都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变乱,并最终使得一个封建王朝走向覆灭的深渊。

第一次小冰河期出现于殷商末年到西周初年,此时恰好赶上古代王朝交替;第二次小冰河期出现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乃至西晋初年,这恰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经典的乱世时期;第三次小冰河期出现于唐朝末年与五代十国,这一时期的中国同样处于四分五裂、各军阀四处征战的状态。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的前三次小冰河期,几乎都伴随着乱世与王朝交替。

与之相对,中国历史上的汉朝盛世、唐朝盛世,当时的气候环境相对比较稳定,没有那么严重的自然灾害出现。

2、明朝的小冰河期

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小冰河期恰好出现于明朝末年。

明朝灭亡有迹可循吗(明朝小冰河时期是什么)(4)

那时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其他国家,尚且处于依靠土地生活并取得资源的状态。一旦出现极端恶劣天气,便会对粮食收成起到影响,全国各地的百姓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必然会对帝国的统治产生怀疑。

彼时明王朝气候环境已经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北方地区的居民明显能够感受到冬天变得比以往更加寒冷漫长,南方的居民也逐渐意识到夏天的水涝灾害似乎在不可避免的增多。

在浙江一带的地理志中有记载,万历二十四年杭州、嘉兴等地直到5月份都不下雨,到了7、8月后反而暴雨不歇,直到水位上涨山洪爆发,为下游居民带来沉重灾难。

一、小冰河期造成的后果

历史上的每一次小冰河期,都会对当时的气候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明朝灭亡有迹可循吗(明朝小冰河时期是什么)(5)

气候环境出现变化,必然会反过来作用在当时的人类社会上。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期,最终使明王朝走向何种结局呢?

1、小冰河期带来的农业灾害

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再加上古人没办法很好地预测改造自然。因此,古代社会的农民几乎都是靠天吃饭,今年运气好能多收一点粮食,明年也可能因为气候的影响颗粒无收。

气候的变化,决定了古人的基本生活状态。

明朝末年,小冰河期的出现使得当时的气候环境恶化,干旱、洪涝等恶劣天气甚至可以在一个帝国的两片区域同时出现,这对于封建王朝,尤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王朝而言无疑是致命性的打击。

明朝灭亡有迹可循吗(明朝小冰河时期是什么)(6)

在现代社会,学者张嘉诚、林志广等人曾对古代气候变化做过研究,他们认为古代社会平均温度每下降一度,粮食收成将会不可避免的下降10%。

明朝末年粮食歉收,全国各地甚至曾出现过人与人之间“互食”的恐怖景象,例如史书中记载的“北畿、山东并饥,发茔墓,斫道树殆尽,父子或相食。”

全国各地的百姓没办法获得粮食,甚至要通过吃死人肉来充饥,他们在这时是否会选择主动站出来反抗朝廷呢?

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古代社会,每一次的地方民变,几乎都以荒年为背景,百姓都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明朝末年恰好也符合这一条件。

明朝灭亡有迹可循吗(明朝小冰河时期是什么)(7)

在中国古代,起兵反抗朝廷是一个付出成本很大的事情,一旦失败基本就意味着一个家族的断绝。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刻通常不会有人举起反叛的大旗,可在明朝末年全国各地民变不变,这些所谓的“反叛流寇”大多都以当时吃不上饭的饥民为主。

由此可见,在气候环境恶劣的背景下,王朝内部更容易发生暴动,即使是没有战斗能力的饥民,也有可能自发组装成一个威胁王朝统治的军事组织。

2、小冰河期与明金战争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宋朝、元朝又或是清朝,王朝虽然是大一统王朝,但却常年与敌对势力交战,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宋与金对峙、明与后金的战争。

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古代的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战争更注重于应用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毕竟双方使用的武器装备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明朝灭亡有迹可循吗(明朝小冰河时期是什么)(8)

当人为因素、地理因素互相持平时,天时此时就会变得尤为重要。

就像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打赤壁战争非要等一股东风一样,明朝末年与后金交战同样需要等到一个适合开战的天时才行。可按照当下的眼光来看,这一天时似乎对后金更为有利一些。

这是因为小冰河期的出现确实使得气候环境变得更为寒冷,但你觉得对于低温的抵抗能力,是那些常年生活在东北一带的满族人更强,还是生活在江南一带的汉人军队更强呢?

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那就是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入侵苏联境内。由于苏联的纬度较高,国土面积较大,德军进入苏联境内以后,恰好赶上寒冷的冬天。

气温的骤然降低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德国军队的战斗能力,使得他们在战争后期被更适应寒冷天气的苏联军队一举击溃。

明朝灭亡有迹可循吗(明朝小冰河时期是什么)(9)

明朝末年气候寒冷,起源并生活在东北一带的女真族更能适应这一环境变化,女真军队的战斗能力就算在平时与明军持平,在小冰河期的加持下也要强于明王朝的军队。因此,当双方真的互相交战,女真军队的优势就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实在明朝的史料当中,确实有记载气候对明军带来的不利影响。

例如在《明史》中记载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四十七万大军在汪可受、周永春、王庭等人的带领下出塞征讨,结果恰好赶上大雪天气,数十万大军被迫在原地驻扎停留,寒冷的风雪能够冻裂人的皮肤,数十万余大军尚未抵达目的地就已经战意全无。

结语

由此可见,如果说小冰河期不仅在内部瓦解了明王朝的实力,同时也在帮助明王朝周边的游牧民族势力。

在这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明朝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终结。

可是,如果非要说明王朝的灭亡是由小冰河期导致的也不客观,毕竟自从万历年间开始,明王朝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下坡路。

明朝灭亡有迹可循吗(明朝小冰河时期是什么)(10)

只不过小冰河期的出现加速了明王朝灭亡的步伐,否则,明朝有可能还会多存活一段时间,如果遇上一位英明的君主和大臣甚至还有可能再延续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统治,但这一切都只存在于后人的想象当中,明王朝的灭亡就算小冰河期不是主因,可目前看来也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资料

《明史·五行志》

《清史稿·灾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