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间会诊内容及流程(科主任提问让护士哑口无言)(1)

血管活性药物泵入速度应该怎样描述以免引起歧义?怎么迅速掌握泵入速度不同计量单位间的换算?看看下面的内容~

新轮科护士小A今晨有点委屈。原来科主任查房问她监管的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每小时的泵入量,她看着推注泵显示的数据回答4ml/h。该回答让科主任非常不满意,科主任进一步一连串的询问让护士小A哑口无言,事关均是科室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问题。

看来并非每名护士均能很好地掌握血管活性药物配用技术,尤其作为一名ICU护士,该项技能是最基础的,也是必备的。

事实上,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个科室,只要有患者涉及到血管活性药物的泵入,那么药物的速度最好避免用容积时间单位ml/h来描述,因为这种描述会带来歧义。

正如小A所说的去甲肾上腺素4ml/h泵入,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去甲肾上腺素8mg/h(因1ml去甲肾上腺素现在的规格就是2mg)泵入,即50ml注射器抽取的是纯的去甲肾上腺素100mg;另一方面常将4ml/h理解为配置中用生理盐水稀释过的去甲肾上腺素,那么去甲肾上腺素泵入量就低于8mg/h。因此用质量时间单位描述一种药物的泵入速度或许可以避免这种误解。

其实,对于ICU,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均是静推泵50ml注射器来配置,其剂量的单位常常确定为ug/kg/min,所以笔者认为血管活性药物泵入速度由容积转化为质量的描述其实就是一种单位转化的问题。

临床上血管活性药物单位常用mg表示,静推泵的用法是将一定量的药物(mg)加入到50ml体积的注射器内,设定每小时推注多少毫升的液体来控制药物的剂量。为此,笔者曾反复琢磨并步步推导,总结出了ICU血管活性药物推注速度的万能公式,其推导过程如下:

若设需要加入的药物为Amg,配制成50ml的体积,静推泵的速度是Bml/h,患者体重为Mkg。

第一步

将容积单位Bml转化为质量单位,设Bml中血管活性药物占Xmg,则50/A=B/X,则X=B/50*A mg,意味着该Mkg的患者每小时泵入B/50*A mg的血管活性药物。该患者(Mkg)其血管活性药物泵入速度可描述为B/50*A mg/Mkg/h。

第二步

如何将B/50*A mg/Mkg/h转化为?ug/kg/min,根据两者单位比较,只需要将mg转化为ug,h转化为min即可,当然,1mg=1000ug,1h=60min,将转化单位代入可得:B/50*Amg/Mkg/h=B/50*1000ug*A/Mkg*1/60min=AB/3M ug/kg/min

第三步

临床上常常设A=3M,即配置为患者体重M三倍数值的血管活性药物,则静推泵的速度Bml/h实际血管活性药物的泵入剂量就是Bug/kg/min。

第四步

灵活配置血管活性药物,比如配置去甲肾上腺素,按照患者体重的3倍去配置药物,显然配置的药物量过大,容易导致浪费,此时可以按照患者体重的m/n去配置药物,保证3倍数值不变,但配置体重变为原体重的m/n,那么A=3*(m/n*M),则泵入的血管活性药物=m/n*B ug/kg/min。

示例

加入去甲肾上腺素30mg,配置成50ml的体积,患者体重90kg,静推泵速度是6ml/h,则根据静推泵血管活性药物泵入剂量公式AB/3M ug/kg/min=180/270ug/kg/min=0.67ug/kg/min;也可以根据A=3*(m/n*M),相当于30=3*(1/9*90),可见m/n=1/9,则泵入去甲肾上腺素=6/9ug/kg/min=0.67ug/kg/min。

综上所述,若需要加入的药物为Amg,配制成50ml的体积,静推泵的速度是Bml/h,患者体重为Mkg。那么ICU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硝普钠等)的泵入速度的万能公式是:Bml/h就相当于AB/3M ug/kg/min。

记住了该公式,你还会担心主任的提问吗?

作者简介

文章作者:蒋志华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封面图由璧山区人民医院胡悦建提供

科间会诊内容及流程(科主任提问让护士哑口无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