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很多重大的仪器设备长期靠进口,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日前,据多方媒体报道,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将在2021-2022年交付第一台28nm工艺的国产的沉浸式光刻机,这是一项重要突破(点击查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是谁?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是谁(国内首台超快扫描隧道显微镜问世)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是谁

我国很多重大的仪器设备长期靠进口,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日前,据多方媒体报道,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将在2021-2022年交付第一台28nm工艺的国产的沉浸式光刻机,这是一项重要突破(点击查看)。

近日又有一个好消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江颖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研制出国内首台超快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实现了飞秒级时间分辨原子级空间分辨,并捕捉到金属氧化物表面单个极化子的非平衡动力学行为,该工作于5月19日发表在物理领域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此前,江颖团队及合作者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通过实验技术和理论方法的双重突破,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对原子核量子态的精确描述,揭示了水的核量子效应,该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通过开发新型扫描探针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获得了单个钠离子水合物的原子级分辨图像,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冰在二维极限下可以稳定存在,拍摄并揭示了二维冰的独特形成过程和生长机制,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近年来,超快STM的原始概念和核心技术开始出现革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江颖课题组也于2012年加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此次超快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成功研制,是在时间分辨与空间分辨上双双取得突破的重大研究成果,而在此之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江颖教授与王恩哥院士等科研人员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

一次次挑战争论不休的难题,揭示悬而未决的奥谜。从测定氢键的量子成分、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水的核量子效应,到开发基于高阶静电力的新型扫描探针技术、实现氢原子的直接成像和定位、获得单个钠离子水合物的原子级分辨图像,到利用非侵扰式原子力显微镜技术、以原子级分辨率拍到了二维冰的形成过程,再到研制出国内首台超快扫描隧道显微镜,实现了飞秒级时间分辨和原子级空间分辨……

相信北大江颖教授团队与合作者们,将在量子科学的世界里继续前行。

来源:节选自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