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会市黄田镇旺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分田”休闲农场,连片玉米地绿意盎然,浑圆的玉米颗粒饱满,每一分田上配有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直播,来自广州、佛山、东莞等地的“农场主”可通过慢直播的方式,见证玉米成长的全过程,待到玉米成熟公司还提供配送服务。

“‘一分田’休闲农场是乡村引流的新探索,4亩试验田刚推出便被各地网友认购一空。”公司负责人李达告诉记者,电商行业出身的他每天都会召集团队进行头脑风暴,为乡村振兴“开脑洞”,让现代农业更有“网感”。

深耕现代农业追梦人 寻找四会新农人(1)

农产品坐上产销“直通车”

在茂名成长、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的李达,因为一颗沙糖桔与四会结缘。

黄田镇是四会沙糖桔的重要产地,2020年黄田镇党委政府和佛山市驻黄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通过政策指引,对口帮扶等方式引领企业,为农产品产销带来新出路。

此时,李达受邀来到该镇为沙糖桔搭建电商销售平台,他第一次尝到正宗沙糖桔便对其“一尝钟情”,想着把如此美味带到出乡村。当他通过电商成功帮镇里售出3万斤沙糖桔,“网上基本无差评。”尝到甜头后,他决定把团队从广州迁至四会,正式跨界创建旺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经过调研,李达发现黄田镇有着利用面积较大、连片整块的撂荒地,可依托交通便利、日照土壤的优势,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菜则菜”的原则来整治撂荒地。其公司在黄田镇黎崀村撂荒地上投入100余万元,引进机械化设备,建设贮藏冷库,复耕复种200余亩。

目前该公司日均产值接近5万元,年均产值突破2000万元。在黄田镇党委政府和驻镇帮扶工作队的积极培育下,旺田农业正往龙头企业大力发展。

经过一年的探索,旺田农业有了生产、储存、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从500亩垦造水田扩容至1412亩,新增西兰花、白菜花、水果玉米等农作物;50多亩的产品集散中心里,仓库、分检车间、1000m³的冷库、冷藏运输车为产品保驾护航;并与佛山首个一级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佛山市南庄镇易运农产品交易中心展开合作,在该中心设立黄田镇农副产品展销铺位,让农产品搭上从田间到市场的“直通车”。

量身打造果农个人IP

“今天的工作,打虫施肥、感悟人生。”黄田镇沙糖桔果农严国勇边干农活,边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作品。成为“日更”农民博主后,他收获了来自各地的订单。

深耕现代农业追梦人 寻找四会新农人(2)

“我们帮助很多果农开通平台、打造个人IP,用电商的手段帮助他们打开销售渠道。”李达介绍,严国勇原是个很少接触互联网的果农,去年团队帮助他开通了短视频账号,他淳朴的乡村果农形象深受粉丝喜爱。虽然他没有刻意带货,但他十几亩果园里的沙糖桔早被网友们预约售空。如今,网络平台也成为该镇农民销售的主要阵地,李达和每位果农都保持密切联系,和大家共同探索、共同进步。

“新农人”李达应用电商带动果农“触网”,也助力当地村民就业。旺田农业解决周边100多人的务工就业,带动周边村集体约1000农户提高收入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年每人能够增收1.2万元。

在深耕农业生产基础上,李达还不断探索乡村农文旅发展的新思路,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和绿色生态畜牧业。

2022年,公司将重点投资建设旺田省级农业公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占地面积1100亩,建筑面积51280平方米。主要包含农耕博物馆、农业科普馆、智慧农业种植、乡村休闲民宿、江畔星空露营等内容的省级综合型农业公园。目前一期的星空露营基地和研学基地已经着手建设。

“四会古邑碧道画廊”东起四会大桥,西至黄田西岸古码头,将四会多地的文旅资源和自然风光串珠成链。李达计划借助碧道推进农村产业横向融合,催生农业农村新业态,带旺黄田镇的人气。

延伸阅读

寻找四会新农人|张铭华:让农民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

寻找四会新农人|张嘉丽:机械化生产“唤醒”千亩撂荒地

【南方 记者】施亮

【实习生】胡欣妍

【通讯员】赖楚欣 陈通学

【作者】 施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