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李先生去年花了近20万元买了一辆轿车,就在最近准备卖掉这辆车时,二手车市场给出的价格比同类车型要便宜两万,究其原因,竟是第三方出具的维保记录中显示该车有“发动机解体大修”,重要部件评级为最低等级C级。

李先生买车后只有两次轻微擦挂事故,进行过简单的补漆,“发动机解体大修”从何而来?李先生查询后发现,这竟是今年1月的一次擦挂事故中,保险公司为补充喷漆修复工时费所点选的项目。

由于维保记录已同步到全网,只要在第三方平台输入该车信息,“发动机解体大修”项就会随之被检索出。11月13日,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承诺将向总公司申请数据修正,但能否修改暂不确定。

车辆发动机盖碰伤维修费用(发动机解体大修)(1)

李先生和他的车

车主:

补漆竟然多个发动机维修 卖车才发现

去年12月,成都李先生花费近20万元购置了一辆蓝色本田雅阁轿车。今年1月21日,该车擦挂上石柱,李先生报了保险。记者从当时保险公司所拍摄的车辆定损照片中看到,车辆整体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车辆右前方有几道划痕。

车辆当时被送往锦江区皇经楼路229号的长缘广本4S店维修,核定钣金维修和油漆维修的金额为1727元。车主授权后,最后这笔钱由保险公司直接打入4S店账户。

今年11月,当李先生准备卖掉这款车时,二手车商查询第三方平台数据后表示,该车发动机核心部件曾大修,要比普通车型便宜两万。李先生懵了,车子没出过大事故,怎么会发动机大修?

李先生拿到了第三方平台的查询结果。记者看到,这是一个二手车行业查询平台。据该平台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获取的是厂商和4S店的一手数据,可查询车辆历史车况、汽车保修等记录,他说:“车只要有维修,在这个平台上都能看到。”

记者看到,该车在平台上的整车车况评分为4.6分,在所有评分项目中,除了发动机/变速箱为3.9分,车身外观为4分外,其余评分皆为满分5分。同时,该车重要部件评级为最低等级C级,在评级说明中,C级为允许发动机、变速箱、前后桥、气囊、安全带有漏油、漏水、大修、更换等情况。而在碰撞历史中显示,该车在2019年1月21日,曾进行过发动机解体大修、前翼子板(右)喷漆和前保险杠皮喷漆。

车辆发动机盖碰伤维修费用(发动机解体大修)(2)

第三方平台显示李先生的车发动机曾解体大修

保险公司:

为补工时费点选“发动机解体大修”

发动机解体大修从何而来?李先生带着疑问找到当时维修车辆的4S店和保险公司。

相关4S店查询了该车1月21日的维修项目,系统显示,该车有钣金维修和油漆维修,并没有发动机解体大修一项。而在该车所投保的中国人保理赔中心的系统中,除有上述两项维修项目外,还有一项“机修发动机解体大修”。

为何多了“发动机维修”一项?4S店售后人员表示不清楚,但是4S店确实只做了钣金和喷漆,并没有维修发动机。

4S店售后人员还表示,他们的系统是全国联网的,“在全国查都只有这两个项目,也没有查到这个(发动机维修的)记录。”

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后来找到保险公司,公司11月10日给他开具了一份情况说明。

记者看到,这份情况说明中写道:兹有我司承保车辆川Axxxxx于2019-01-21出险,实际维修项目:前保险杠修复喷漆、右前叶子板修复喷漆。我司系统点选发动机解体大修项目为补充喷漆修复工时费,非发动机解体大修,在本次出险维修中,并未涉及发动机部件,特此说明。

车辆发动机盖碰伤维修费用(发动机解体大修)(3)

保险公司给李先生出具的情况说明

但李先生说,他拿着这份说明到二手车市场,根本得不到认可,“有了这个说明,他们评估了车确实没有维修发动机后,同意由本来比同类车型便宜两万而降到八千。”而二手车市场给出的理由是,第三方平台依旧有发动机维修记录,这会影响车的售卖。

最新回复:

可申请修正数据 暂不知能否同步第三方平台

13日,记者跟随李先生来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城中区理赔分中心。

在被问及为何4S店和保险公司的维修记录有差异时,该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他们也是第一次遇到,当时经手这个单子的工作人员已经离职,所以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该工作人员在系统上查询了该车信息后告诉记者,该车确实点选了“发动机解体大修”项,价格为942.86元,是为了补足喷漆修复工时费,“这在后面也进行了‘拆装补足工时’的备注。”保险公司也给车主出具了相关证明,“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么点钱是不能大修发动机的。”

车辆发动机盖碰伤维修费用(发动机解体大修)(4)

保险公司系统显示李先生的维修记录为三项,其中一项为“发动机解体大修”

该工作人员表示,工时费就是人工费,他们系统里有人工工时费,但是没有补充工时费的项目。“由于系统不能修改金额,若要补充到跟4S店协商好的金额,就只能用替代项目录入,所以才勾选了‘发动机解体大修’。”

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这是我们出错了,但可以沟通协商解决。”对于李先生的损失,他们可以向总公司申请数据修正,但走流程大约需要一个多月,而且是否能修改,还需上报后才能确定。对于第三方平台是否能同步修改,他也暂不知晓。

另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这种情况很普遍,但他们遇到类似情况时,一般都会点“拆装门壳”这些无关紧要的项目来补充。为何当时会点发动机大修项?他猜测可能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

焦点:如何定责?

下周,李先生预订的新车就要到了,李先生说:“难道就不能更改了吗?我的损失由谁来负责?”

四川澳南律师事务所主任曾林刚对此表示,如果由于保险公司数据传输错误造成的损害,从法律关系上讲,这是一个保险合同纠纷。

就该案例来看,保险公司的理赔行为是基于保险合同的,但在保险公司履行理赔的过程中因为过错或不当,对车主造成了损失,因此保险公司需承担责任。但具体如何承担,要看双方保险合同是如何约定的?“有约定就按约定,若无约定,就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赔偿损失。”

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逢逢则表示,保险公司在未经车主知情和同意的前提下,点选发动机解体大修项目为补充喷漆修复工时费,涉嫌侵权。保险公司应承担该车二手市场“发动机解体大修”与“发动机未解体大修”之间的差价。

曾林刚律师说:“现在保险公司可以做的有两点,第一把错误的数据修改过来。第二就是保险公司不修改,或者修改也无法挽回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就应该承担因其过错造成的损失。”他还表示,该案例也适用双重法律关系,因为他们既有合同关系,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保险公司的行为侵犯了车主的权利,所以也适用《侵权责任法》。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保险公司也要对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章玲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