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说·礼乐》中讲,“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为着你的权势、金钱靠近你、恭维你的人,都是唯利是图之人,但你失去金钱和权利之后,这些人就会迅速而无情地离你而去,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怜悯。

《红楼梦》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鼎盛之时,门庭若市,高朋满座,当贾府被查抄以后,这些个所谓的亲朋好友,唯恐躲之不及,果断作出切割。他们嗅觉又是极为灵敏的,贾府得到皇上一点恩赐,又一窝蜂似的簇拥过来,丑态尽显。外人是这样,贾府上下又何曾不是这样呢!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无利难倒英雄汉)(1)

秦可卿葬礼之时,正值贾府鼎盛之际,王侯将相来来往往,不知多大的场面,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管的是宁国府的人,赏罚明晰,威风八面,一时风头无两。可在贾母的葬礼上,手下是荣国府自己的人,而且都是贾政这一房的人(贾赦被查办,所属人等都已入官),王熙凤却“步步难行”,处处受到掣肘,一番本领施展不开,出了丑,失了面。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贾府上下几乎都不太支持王熙凤的工作,为什么呢?是因为王熙凤平时太过霸道,失了人心?还是因为邢夫人、王夫人嫌弃她,失去了后台支持?都有关系。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缺少了充足的银两支持。

凤姐一一的瞧了,统共男仆只有二十一人,女仆只有十九人,余者俱是些丫头,连各房算上,也不过三十多人,难以派差。心里想道:“这回老太太的事倒没有东府里的人多。”又将庄上的弄出几个,也不敷差遣。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

偌大一个荣国府,贾赦的人入官后尚有男女二百二十人,除去可能放出去的,最终就不到三十人吗?人都去哪儿了?

好多奴才都躲起来了,不愿意再出力了。贾琏也遇到了这样的困境。

贾琏道:“谁······你想,这些奴才,有钱的早溜了。按着册子叫去,有说告病的,有说下庄子去了的。剩下几个走不动的,只有赚钱的能耐,还有赔钱的本事么?”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

想当年协理宁国府,不是王熙凤的直接下属,大家都不跑,为什么到了自己家的事,大家反而躲起来呢?

无利可图啊。这些下人们,特别是中间的这些管家们,每干一次活儿,都是有些油水的,干起来是有动力的。如今见不到回头钱,他们哪儿来的劲头为主子卖命呢!

王熙凤怎么不用当时在宁国府的雷霆手段呢?此一时彼一时。当初大家听话、认罚,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差事,守住挣钱的门路。如今,贾府的主子们自身都难保,还能有什么钱来讲排场。这些奴才们即使失去在贾府的差事,他也损失不了什么,还能避免倒贴钱的风险。

曾经的王熙凤,因为手上有奴才们发财的门路,所以大家都唯其马首是瞻,当没有了发财的机会,大家怎么可能还会忠心耿耿呢?你以钱财、权势管理,怎么可能得到大家的忠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