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处要恰,时时离不开恰。

有才也不是挡箭牌(恰也是一门学问)(1)

做人,要恰到好处;做事,要恰到火候。

俗话说得好:来得早,来得晚,不如来得刚刚好。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的一生,其实不复杂,无非二大项:一则做人,二则做事。这两桩,伴随人生。凡成功之人、有建树之人、有威望之人,往往都是做人、做事的高手,也是"恰"的最好注释。

有才也不是挡箭牌(恰也是一门学问)(2)

何为"恰",简单地讲,就是时和度。

时之说。荀子,是孟子之后儒家代表性的人物。尤其是他的两个高徒(韩非和李斯),让他的身价一下大涨。事实上,最为可贵的是他提出的"应时"的理念。这里的时,从大的方面讲,是道;从小的地方说,是规律。也就是说,一个人思想上要尊重时,行动上要遵守时,后应时而动。

度之说。做人大度,做事适度,既是能力,也是智慧。度,彰显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展示的是一个人的内涵。

有才也不是挡箭牌(恰也是一门学问)(3)

李汝珍在《镜花缘》中说,“尽人事以听天命”。意思是尽心尽力去做事,能否成功,还得听其自然。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时时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无须做什么;该执着时就勇毅前行,该放弃时就坚决放手,不做命运的奴隶,要做自己的主人。

这,也许是最恰当的"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