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邵克

一些近期未成年人发生在旅馆的故事,现在看起来仍令人感到担忧甚至惊险。

浙江一名高中在读的女孩与一名30多岁的男性网友,端午假期相约到安徽黄山游玩。6月12日,他们试图以兄妹的身份入住酒店。

6月15日,新疆塔城地区一名17岁的女孩,通过微信结识一名43岁男子,该男子约女孩吃饭喝酒并诱导带其到宾馆开房。

7月26日,杭州一名10岁的男孩,在被妈妈批评之后离家出走,独自一人到距家五公里外的酒店办理入住,谎称要体验生活。

幸运的是,故事没有向糟糕的方向发展。酒店工作人员及时报告了警方,警方迅速出警并联系了男孩女孩们的监护人,潜在的侵害未成年人风险被提前化解。

公安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像这样的未成年“开房”可疑情况,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公安机关核查了7.67万次。这一及时的预警、处置机制归结于公安部对旅馆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提出“五必须”要求,让未成年人“开房”,不再那么简单。

当未成年人开房(当未成年人开房)(1)

杭州一家酒店前台大厅摆放着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宣传展板。 本文图片均由 澎湃新闻记者 邵克 摄

未保法修订与“五必须”出台

近年来,发生在酒店、旅馆内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屡屡见诸报端,旅馆似乎成为侵害未成年人的一个“隐秘角落”。

新华社去年8月27日一篇题为《未成年人“开房”监管漏洞如何堵?》的报道引用四川广元市人民检察院数据指出,当地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发生的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中,发案地在宾馆的占86%,多名受访检察官与法学专家均表示,当前部分旅馆酒店渐成未成年人受害案件多发地。《扬子晚报》今年4月20日的一篇报道也指出,江苏启动市检察院梳理分析近三年来办理的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发现在旅馆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占比达33.3%。

旅馆及其从业人员对未成年人保护意识不强、登记核查流于形式,以及制度层面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缺乏规范等漏洞亟待改进。

这些问题引起了立法者们的关注。中国人大网相关资料显示,去年6月,在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时,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部门建议,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中增加了一条规定: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时,发现有异常情况或者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或者向公安机关报告。

同年10月,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分组审议,有委员提出这一规定仍不够全面严谨,需增加可操作性。据中新社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韩晓武建议,在增加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情形的同时,规定住宿经营接待者应当询问未成年入住人身份等有关情况。

上述报道还提到,韩晓武的观点引起不少共鸣,有与会人员建议,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还应要求出示监护人证明或监护人授权委托,或要求直接与监护人通话确认。

最终,表决通过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处长孙晓慧告诉澎湃新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旅馆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作出了更严格、更有力的保护性规定。公安部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着眼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立足提前发现、及时预防侵害行为发生,围绕住宿登记、入住询问、可疑报告等重点环节,提出了“五必须”要求,为强化未成年人旅馆住宿安全保护细化了操作规则。

按照“五必须”要求,旅馆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必须查验入住未成年人身份,并如实登记报送相关信息;必须询问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并记录备查;必须询问同住人员身份关系等情况,并记录备查;必须加强安全巡查和访客管理,预防针对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必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可疑情况,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时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

随着6月1日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施行,公安机关就“五必须”广泛宣传培训、组织专项检查、开展案件倒查,严格督促旅馆抓好落实。

“标准化流程”与访客管理

今年6月1日以来,至7月底,浙江杭州全市旅馆已接待未成年人24万余人。杭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金磊介绍,这一数据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还要高出50.05%。

自2018年起,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就开始试点执行西湖区旅馆接待未成年人“三询问一报备”制度,即询问入住人员相互关系、入住旅馆目的及监护人是否知情,同时向属地派出所报备。

西湖公安分局党委委员、治安大队长俞华标介绍,公安部“五必须”规定出台后,西湖公安分局围绕着询问登记环节,设计了“标准化流程”,将旅馆接待未成年人入住的场景细分为8种具体情形,并分别制作了流程图,确保询问登记环节能够有效发现异常。如16周岁以上单独入住的,由旅馆联系监护人获得同意后安排入住;16周岁以下单独入住的,由旅馆联系监护人出具线上委托书后安排入住等等。

在安全巡查和访客管理方面,俞华标介绍,西湖公安分局指导酒店设立未成年人入住专用楼层或区域,开展集中保护。同时要求酒店对未成年人住宿楼层或区域落实重点巡查管控,对进入该区域内的访客一律予以询问和登记。

在西湖区的浦京花园酒店、昊颐酒店等多家酒店前台,存放着厚厚的未成年入住备案单,这些过往的报备单,详实地记录着入住未成年人的姓名、性别、陪同入住人姓名、相互关系、法定监护人联系方式、开房目的、法定监护人知否知情同意等信息。

浦京花园酒店的第11层为未成年人入住的专门楼层。酒店经理王晓丽介绍,只要是未成年人来入住登记,前台人员便会将未成年人优先安排在专门的楼层入住。未成年人入住房间后,工作人员便会在其房门上张贴相应的识别标识。以此提示安保人员加强对未成年人入住房间的安全巡查,也在酒店内部形成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其他楼层的房客到11层对未成年人实施不法侵害,在11层的电梯门口,还设有专门的保安人员值班,询问、登记每个到未成年人房间的访客。

当未成年人开房(当未成年人开房)(2)

西湖公安分局民警对辖区内的旅馆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金磊介绍,以《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及“五必须”要求等为重点,6月1日以来,杭州已完成对全市9102家旅馆、3.4万名从业人员的全面培训。同时对于新入职的旅馆工作人员,也持续保持旅馆以老带新、派出所定期轮训的培训机制,确保每一位旅馆工作人员对“五必须”要求入脑入心。

同时,杭州市公安局迅速在原有的旅馆业登记系统上进行改造升级,增加未成年人入住提示、询问登记等“五必须”元素功能模块,有效解决了前期纸质报备带来的不便,实现了旅馆接待未成年人过程的全流程在线操作、电子存档、实时传输。截至目前,全市9102家旅馆均已实现了该系统功能。

金磊说,警方通过信息数据的后台汇聚和处理,以更加有效地把握未成年人的入住态势和峰谷趋势,从而更加科学地强化巡查频度和力度,更加精准地发现未成年人入住潜在的风险隐患(如异性未成年人共同入住、未成年人多次入住、与不同人入住等),从而更好化解未成年人在旅馆内遭受不法侵害的风险。

四类情形强制向公安机关报告

上述浦京花园酒店经理王晓丽回忆,今年6月的一个凌晨,一名醉酒的未成年女孩前来办理入住,前台工作人员要求其告知监护人联系方式,并立即将该女孩处于醉酒状态的情况报告至辖区公安机关,后经公安机关联系协调监护人,最终该女孩监护人赶到酒店将其接回。事后王晓丽了解到,女孩跟家里产生了矛盾,所以呆在酒店不想回家。

醉酒是公安部要求的要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可疑情况之一。“五必须”中要求,必须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可疑情况,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时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何为“可疑”情况?公安部作了进一步明确:一是成年人携未成年人入住,但不能说明身份关系或身份关系明显不合理的;二是未成年人身体受伤、醉酒、意识不清,疑似存在被殴打、被麻醉、被胁迫等情形的;三是异性未成年人共同入住、未成年人多次入住、与不同人入住,又没有合理解释的;四是其他可疑情况。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副教授戴锐告诉澎湃新闻,这其实是围绕旅馆易发生未成年人受侵害的情况,建立一个体系化的预警、处置系统,从而实现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入住登记时实名制,是落实未成年人易受侵害案件预防处置的基础,利于发生案事件后及时溯源倒查。入住时询问监护人,有利于掌握未成年家庭成员情况,并可以及时与家庭监护人沟通,引入家庭监护的力量。询问身份关系有利于防范拐带、引诱卖淫、侵犯隐私、猥亵、强奸等嫌疑人携带未成年人进入。入住后加强巡查管理,有利于随时关注未成年访客和及时发现房间内有可能发生的侵害案件。可疑情况发现报告,有助于即时联络保安和公安机关,由安保力量依法及时处置案事件。

2021年6月15日23时,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公安局城镇桥南派出所辖区某酒店一名中年男子携一名女孩办理入住手续,两人均已饮酒且说话语句混乱,行为可疑。前台收银人员立即向辖区派出所进行了报告。民警指导前台收银人员核对入住人员基本信息,做好“五必须”信息核对。前台收银人员按照民警工作指引,要求该女孩出示身份证件,并询问两人关系,两人含糊其辞,答非所问。前台收银人员谎称系统故障,指引两人到休息区等候。

民警前往该酒店进行核实时,询问入住女孩家庭基本信息,了解到这名43岁的男子通过微信结识了17岁的女孩,之后约其吃饭喝酒,并诱导带其去宾馆开房。民警联系了女孩监护人,监护人对此不知情,随即赶来将女孩接回了家。

造成严重后果旅馆或被吊销相关许可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处长孙晓慧介绍,当前,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独自入住旅馆、隐瞒家长与异性网友入住旅馆、醉酒状态与异性共同入住旅馆等情形值得关注。“五必须”发布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共专项检查旅馆25.3万家,旅馆登记报备未成年人入住信息391万条,公安机关核查可疑情况7.67万次,依法查处未落实“五必须”要求旅馆6831家,及时帮助找回了一批离家出走的孩子,有效预防了一批侵害未成年人案事件的发生。

今年7月,浙江诸暨市公安局就对辖区内一家违规酒店及酒店工作人员作出了处罚。

诸暨市公安局副局长陈军涛告诉澎湃新闻,7月7日,诸暨市公安局治安大队会同浣东派出所民警在某电竞酒店检查时,发现有前一天晚上入住客人中的6名未成年人,前台登记人员均未按“五必须”规定登记其人员信息,并且未询问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并记录备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诸暨市公安局对当天值班的酒店工作人员以“不按规定登记住宿旅客信息”予以罚款400元的治安处罚;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不按规定履行询问等法定义务,给予酒店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的行政处罚。

《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规定,住宿经营者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吊销相关许可证,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张晓鹏表示,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强化对旅馆业落实“五必须”情况的日常检查、研判反查和案件倒查等各项措施,不断加大监管力度,持续推动“五必须”要求落实落地,切实保障未成年人住宿安全,全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公安机关再次提醒,广大旅馆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要切实增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发现可疑情形要及时报告,积极构建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蒋晨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