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庆历年间,国家强盛,百姓富足,从事商贾贸易的人数不胜数。

江浙一带的龙游县,有个名唤李庆的年轻人,总会买些棉货布匹到其他县市贩卖,赚点差价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倒也轻松自在。

李庆二十五岁时,娶了妻子罗氏。

时隔一年多,罗氏为李庆生了个男孩,取名李得胜,小名平儿。

儿子出生,两口子那是满心欢喜,整天爱不释手,一家人其乐融融。

民间故事拾金不昧的女孩(民间故事男子拾金不昧)(1)

平儿六岁时,和街坊邻居的一群孩子逛庙会。那天天色渐晚,邻居家的孩子都已经陆陆续续回来了,可是却不见平儿踪影。这可急坏了李庆两口子,赶紧出门寻找,可找了大半天却没有半点儿消息。

随即两口子跑到衙门报了官,县太爷命令捕头寻找了一个多月,也是杳无音讯。

此后,李庆总是唉声叹气,妻子罗氏也整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

儿子走失,不管怎样,这日子还得过下去啊。

于是,李庆又开始到县里买些棉货和杂物,再到隔壁的州县出手转卖,也顺道打听儿子的下落。

寒来暑往,李庆就这么忙活着,这日子是越过越好,可是儿子仍然没有一点消息。

两年之后,妻子罗氏又为李庆生下一个女儿。李庆生活又有了新的奔头,但也从未断过寻找平儿的念头,只要是出门,必定会四处打听儿子的下落。

这一晃又是五年过去了,李家的日子也渐渐红火了起来。

这天,李庆买了些瓷器和茶叶,准备再度带着货物出门到隔壁的龙湾县贩卖。

路上走了没多久,李庆忽然感到肚子有些疼痛,赶紧捂着肚子寻找茅厕,但是这一路没个人家,只能到路边草丛解决内急。

民间故事拾金不昧的女孩(民间故事男子拾金不昧)(2)

当李庆一番酣畅淋漓之后,他往边上草丛中一看,只见一个漂亮的青布袋子。

李庆当即捡起来,打开一看大为惊讶,青布袋子里居然有白花花的纹银两百两。

李庆见四下无人,心里窃喜,打算将其据为己有。

可他转念一想,寻常百姓家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钱。这肯定是和自己一样的生意人落下的,如果失主等着这些银子进货或是给人付款,那还不得心急如焚,搞不好还可能倾家荡产。

想到这,李庆放弃了歹心,决定等着失主回来。他在路边寻了块石头,一屁股坐下来,等待物归原主。

这一坐就是大半天,李庆连个人影也没看到,肚子倒是饿得咕咕大叫,而且天色渐晚,李庆只好带着银两和行李,寻个客栈住下。

找到店家后,李庆放好行李便下楼吃饭。店里都是南来北往的客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生意往来,好不热闹。

这李庆吃着饭,突然听到前面桌上两个人聊着,其中一人说到前几日遗失了一个袋子,里面还有两百两银子。

民间故事拾金不昧的女孩(民间故事男子拾金不昧)(3)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丢失的银子不刚好和自己拾到的能对得上。

随即,李庆走过去问道:“敢问这位先生尊姓大名,家住何方啊?”

这客商也客气,拱手说道:“在下姓陈,名怀仁,家住淮南县,在镇江开了个粮油铺子。”

李庆于是将自己拾得袋子的事情告诉了陈怀仁,接着问陈怀仁遗失袋子的颜色,里面有多少银子。

这陈怀仁说自己的袋子是青色的,里面有纹银两百两整,袋子上还用黑线绣了个大大的“陈”字,三日之前遗失的。

这不就是自己拾到的袋子嘛。

李庆很庆幸自己找到了失主,忙上楼把青布袋子取下来,还给了陈怀仁。陈怀仁拿过袋子一点,里面两百两银子一两不少,赶紧取出一半的银子给李庆,以示谢意。

李庆赶紧摆手说道:“这可使不得,这袋子和银子本属于陈兄你,这下只是物归原主而已,这银子我是万万不能要。”

见李庆不肯收下银子,便只好作罢。

陈怀仁又拱手说道:“李兄既然不要银子,可否跟随小弟到寒舍一座,我也好聊表谢意!”

民间故事拾金不昧的女孩(民间故事男子拾金不昧)(4)

此时,李庆也不再好推辞,次日便跟随陈怀仁去了陈家。

两人到了陈家后,陈怀仁吩咐家人准备了一桌丰富的酒宴款待李庆。陈怀仁见李庆是个难得的好人,却又不知如何报答他。想到家里有个十二岁的女儿,便想着李庆是否有儿子,这样也可以结个亲家。

席间,陈怀仁举起酒杯问道:“李兄,不知家中令郎多大了?”

这不问不要紧,陈怀仁一问,李庆竟忍不住稀里哗啦流下眼泪,说道:“我本有一个儿子,七年前和一帮孩童逛庙会的时候走失了,不然现在也该有十三岁了。此番前来,等手上的货物卖完后,正打算回去认个义子,以后也好帮着我打理生意。”

说到这,李庆竟然越发哭得厉害,儿子平儿要是没有走丢,现如今也是一个小大人了。

陈怀仁连忙安慰道:“李兄也不要太过悲伤,你宅心仁厚,令郎定不会有事。说来也巧,我家刚好在数年之前,收留了一个小童,是一个乡下人送过来的,现在也有十三岁了,现在正陪着我小儿子读书呢。恩公若是能看中这孩子,孩子也愿意随恩公而去,我便让他在恩公边上服侍,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李庆听后很是兴奋,随即,陈怀仁便吩咐下人从学堂将小童带过来。

民间故事拾金不昧的女孩(民间故事男子拾金不昧)(5)

不多一会儿,小童过来了,一进门,小童便躬身施礼。李庆看了小童,那是满心欢喜,喜爱得不得了。

李庆定睛一看,这孩子和自己的平儿倒有几分相似。再仔细一看,连嘴角的伤疤都和平儿一样。李庆赶紧问小童:“你是何时走失的啊,又是什么时候来到陈家?”

小童回到道:“我也记不得了,只记得我爹叫李庆,我娘姓罗,家住在龙游县。”

此刻,李庆眼里已经泛起了泪花,不曾想,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竟然就在眼前。

他赶紧跑过去,一把将小童揽入怀中,欣喜地说道:“儿啊,我就是你爹李庆啊,想不到咱爷俩还能再次重逢。”

小童似乎也认出了李庆,此时也已经泪流满面,爷俩相拥而泣,无不令人动容。

过了好一会,李庆起身拜谢陈怀仁:“小儿若不是被陈兄收养,至今不知会沦落何地?今日,我们父子哪能再次重逢!”

陈怀仁也非常感动:“恩人还我丢失的银子,德行感动了上苍,这是老天安排你们父子团圆。只是不知小童是恩公儿子,这些年多有怠慢,心里甚是惭愧啊!”

民间故事拾金不昧的女孩(民间故事男子拾金不昧)(6)

李庆赶忙让平儿给陈怀仁磕了个头,感谢陈怀仁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

陈怀仁又说道:“恩公要是不嫌弃,小弟我有个女儿年方十二,不如今日就此结下秦晋之好。”

李庆知道陈怀仁是个实在人,此番话也是诚心诚意,便不好再推辞。两家于是结成了儿女亲家。

第二天,李庆带着平儿向陈怀仁辞行。陈怀仁掏出二十两银子给了李庆父子俩,李庆推辞不得,只好收下。

晚上,李庆睡觉时左思右想睡不着,心里想着:我去还人家银子,没想到父子俩会重逢,这是天意啊。如今,我又攀上这么好的亲事,真是喜上加喜。这些银两,我看还是赠予寺庙,也算是感谢老天的福报。

此后,李庆继续带着儿子赶路,李庆雇了一条船。

刚要启程,忽然听到江上人声鼎沸,放眼望去,看见一条船发生了侧翻。

眼看落水者在水里扑腾,大喊救命,岸边围观的群众也让船家下水救人。但是船家就是没有行动,竟提出不给银子不救人,这节骨眼上,时间就是生命啊。

李庆心想,赠予寺庙是积累功德,在这里救人更是攒福报。

于是,他拿出陈怀仁给的二十两银子,大声说道:“谁将落水者救起,这银子便给谁!”

民间故事拾金不昧的女孩(民间故事男子拾金不昧)(7)

话音未落,三五个船家纷纷跳下水,不多一会儿,顺利将落水者救上了岸。

李庆也按照刚才的承诺,将银子分给了这几个船家,便打算和儿子继续赶路。

此时,被救者大喊一声:“恩公请留步,我还未来得及感谢你呢!”

李庆心里一惊,这声音好生熟悉,当他走过去一看,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妻子罗氏。

李庆双手合十,闭着眼睛默默说道:“天意啊,这是老天派我前来搭救自己的妻子啊!”

李庆忙把妻子扶上船,见到李庆身后的小童,罗氏感觉有几分熟悉。刚要问李庆,李庆便说:“平儿,还不过来见过你娘!”

听李庆这么一说,罗氏喜极而泣,这才知道小童是自己走失多年的儿子。于是,罗氏一把抱过平儿久久不愿分开,颤颤巍巍说道:“儿啊,这些年你受苦了!”

民间故事拾金不昧的女孩(民间故事男子拾金不昧)(8)

平儿也认出了母亲,靠在罗氏怀里号啕大哭。李庆见状,将娘俩抱着,三人哭作一团。

哭罢,李庆将自己这次的奇遇给妻子罗氏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罗氏听着又开始落下了眼泪,闭着眼睛,心里默念:感谢上苍能够让我们一家人再次团圆!

李庆也好奇,妻子为何会来到这里。原来平常李庆出门,少则二十天,多则一个月定会回到家。这一次,李庆出门足足过去了三个月,妻子听说现在瘟疫闹得厉害,不知道李庆情况如何。于是,便只身出来寻找李庆。

两人都知晓了事情的原委后,李庆赶紧让船夫开船。大半天功夫,李庆带着妻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几年后,李庆儿子李得胜和陈怀仁女儿陈莹莹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两人的子孙后代出了很多达官贵人,非富即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