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素到词语:巧用叠词,绘声绘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词语搭配技巧?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词语搭配技巧(从语素到词语巧用叠词)

词语搭配技巧

从语素到词语:巧用叠词,绘声绘形

叠词训练教材回归:

1.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回答问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先生用了218个字描绘荷塘,但有人为了精炼,把这段文字精简到69个字,变成这个样子:“看荷塘上面,有很多叶子,叶子中间还有些白花,有的开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些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这两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哪个好?[6分]

参考答案:

原段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等叠词,不仅读起来又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富有如歌行板的韵律美,而且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荷塘、荷叶、荷花的动静相生的美,大大浓化了妙若美女,典雅清丽的荷花形象的情态和风韵,赏心又悦目: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田田”“亭亭”“层层”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飘逸袅娜,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而修改稿没有这种效果,如同鸡肋。||“曲曲折折”不仅描绘出了路的弯曲,而且准确呈现了曲折之深和荷塘之幽,营造了传统中国文化中所欣赏的“曲径通幽”的园林之美。“田田”的叶子不仅说明荷塘的叶子多,一望无边,而且叶子的“密”和长得茂盛,也都通过这个叠词表现出来,仿佛在读者的唇间留下了“甜甜”味感。“亭亭”一词和舞女的裙连用,不仅荷叶美,而且还有出水芙蓉的女子清秀之美,婀娜多姿,倩倩风情,语言鲜活、跃动,形象清新、宜人,促人联想,喜爱之情溢于字里行间。既渲染气氛,使人如身临其境,领略典雅清丽的荷花形象的情态和风韵;又可以更好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有利于抒发作者的情感。而修改稿没有这种效果,如同鸡肋。||运用博喻,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将荷花的特征和荷花的迷人表现出来——在淡淡的月色中,荷塘里的一切是朦胧而不真切的,因而荷叶间零星点缀的白花,“明珠”(温润透亮),“星星”(忽明忽暗、晶莹闪烁微风拂过,动态美),而窈窕妍媚的美人刚出浴时免不了有一种“犹抱琵琶”的羞涩与一种洗铅华的清纯,用此来比喻那些“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蕾,充满静谧、优雅的韵味——充溢着一种朦胧而清秀的美。

2.阅读汉乐府民歌《青青河畔草》和琼瑶《青青河边草》,回答问题: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野火烧不尽,风雨吹不倒。青青河边草,绵绵到海角,海角路不尽,相思情未了。无论春夏与秋冬,一样青翠一样好。无论南北与西东,但愿相随到终老。(《青青河边草》)两首诗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主题是一致的。但汉乐府民歌《青青河畔草》以绵绵的春草来描写思妇不绝的思念,以有形写无形,可以说别有韵味。请分析这种“以有形写无形”的“别有韵味”。[6分]

参考答案:

诗的语言并不经奇,只是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叠词,而且一连用了六个,但是贴切而又生动。青青与郁郁,同是形容植物的生机畅茂,但青青重在色调,郁郁兼重意态,且二者互易不得。柳丝堆烟,方有郁郁之感,河边草色,伸展而去,是难成郁郁之态的,而如仅以青青状柳,亦不足尽其意态。盈盈、皎皎,都是写美人的风姿,而盈盈重在体态,皎皎重在风采,由盈盈而皎皎,才有如同明月从云层中步出那般由隐绰到不鲜的感觉,试先后互易一下,必会感到轻重失当。娥娥与纤纤同是写其容色,而娥娥是大体的赞美,纤纤是细部的刻划,互易不得。六个叠字无一不切,由外围而中心,由总体而局部,由朦胧而清晰,烘托刻画了楼上女尽善尽美的形象,这里当然有一定的提炼选择,然而又全是依诗人远望或者悬想的的过程逐次映现的。也许正是因为顺想象的层次自然展开,才更帮助了当时尚属草创的五言诗人词汇用得如此贴切,不见雕琢之痕,如凭空营构来位置辞藻,效果未必会如此好。这就是所谓“秀才说家常话”。六个叠字的音调也富于自然美,变化美。青青是平声,郁郁是仄声,盈盈又是平声,浊音,皎皎则又为仄声,清音;娥娥,纤纤同为平声,而一浊一清,平仄与清浊之映衬错综,形成一片宫商,谐和动听。当时声律尚未发现,诗人只是依直觉发出了天籁之音,无怪乎南朝钟嵘《诗品》要说“蜂腰鹤膝,闾里已具”了。这种出于自然的调声,使全诗音节在流利起伏中仍有一种古朴的韵味,细辨之,自可见与后来律调的区别。六个叠词声、形两方面的结合,在叠词的单调中赋予了一种丰富的错落变化。这单调中的变化,正入神地传达出了女主人公孤独而耀目的形象,寂寞而烦扰的心声。

3.阅读李清照《声声慢》回答问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你觉得哪句最能间接体现“愁”字?[6分]

参考答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诵读中,不仅在短促而压抑的韵律中体会到轻柔而绵长的愁情;而且体会到愁情的逐层深入,从词人四处张望的动作,到“冷冷清清”体感,直至吞声饮泣的心理一倾无余:给人以凄美的感受。

语素:

语素

概念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主要功能

构成词语,表达意义。

分类

例隅

单音节

天、地、人、跑、唱、跳

双音节

双声词

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仿佛、瓜葛、忐忑、淘汰、饕餮、调侃

叠韵词

从容、葱花、葫芦、糊涂、匍匐、灿烂、蜿蜒、苍茫、朦胧、睥睨

双声叠韵词

辗转

非双声非叠韵词

葱郁、珊瑚、疙瘩、蚯蚓、惺忪、铃铛、奚落、褡裢、茉莉

音译词

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

多音节

盘尼西林、奥林匹克、英特纳雄耐尔、喜马拉雅、珠穆朗玛

拟声词

噼里啪啦、稀里哗啦

语素音节分类:

语音指称法

指以汉语语音为手段来命名事物现象的方法。

摹音式

用汉语的语音形式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或外语词的发音来创造新词的方法。

分类

特征

例隅

指音型

通过模仿事物发出的声音来指称该声音。

砰、轰、唰、哇、啪、嗖、叮当、轰隆、哗啦、呼噜、骨碌、潺潺、瑟瑟、噗嗤、滴答、扑通、咕咚、呼啦啦、噼里啪啦、叽里咕噜、叽叽喳喳等。

指情型

通过模仿人发出的声音来指称人之情感。

嗯、哦、呸、哟、啊、唉、嚯、嘿、咦、哎呀、哼哼、喃喃、啧啧、哈哈、喔唷、嘀咕、嘟囔等。

指物型

通过模仿事物发出的声音来指称该事物。

猫、鹅、布谷、知了、蛐蛐、蝈蝈、轱辘等。

译音型

通过汉字来记录外语词的发音。

刹那、拷贝、袈裟、咖啡、沙发、扑克、布丁、雷达、坦克、尼龙、夹克、沙龙、纳粹、马克、吉普、巴黎、蒙太奇、白兰地、马拉松、阿司匹林等。

双音式

通过将汉语语音形式双音化而产生新词的方法,是伴随着汉语词汇双音化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造词方法。

重叠型将单音词重叠变成双音词,从而创造新词。

有的变化前后基本意义不变。

妈妈、爸爸、姑姑、嫂嫂、哥哥、弟弟、星星、渐渐、悄悄、草草、纷纷、活活、匆匆、常常等。

有的变化前后意义不同。

爷爷、奶奶、宝宝、万万、通通、往往、斤斤、源源、济济、堂堂、熊熊等。

附缀型

在单音节的基础上附加上意义虚化的词缀,从而形成双音化的新词。前后意义基本不变。

老师、老虎、老鼠、老鹰、阿姨、阿婆、第一、初六、石头、木头、砖头、舌头、指头、桌子、椅子、鼻子、筷子、帽子、尾巴、泥巴、盐巴等。

变音型

通过儿化、变调等语音形式的改变而创造新词。

盖——盖儿 扣——扣儿 尖——尖儿 眼——眼儿 个——个儿 本——本儿 好(hǎo)——好(hào) 转(zhuǎn)——转(zhuàn)

联绵型就是把两个无意义的音节连缀起来,形成一个双音节单词来指称某种事物。

双声的

蜘蛛、孑孓、琉璃、尴尬、忐忑、倜傥、参差、蹊跷、仿佛等。

叠韵的

骆驼、蟑螂、傀儡、馄饨、喇叭、伶仃、蹒跚、烂漫、彷徨、邋遢等。

非双声叠韵的

蝌蚪、蚯蚓、蝙蝠、鹦鹉、鸬鹚、蜈蚣、玻璃、憔悴、溜达等。

词语结构分类:

词语

定义

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由语素构成,是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

构成方式

单纯词

分类

概念

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

单音节

人、鸟、山、走、飞、高、绿、狠

多音节

双声词

仿佛、鸳鸯、伶俐、蜘蛛、蹊跷、坎坷、参差、忐忑、含糊、澎湃

叠韵词

骆驼、徘徊、逍遥、混沌、霹雳、苗条、蹉跎、朦胧、轱辘、迷离、腼腆

非双声非叠韵词

葡萄、蝴蝶、芙蓉、鹧鸪、蜈蚣、囫囵、襁褓、妯娌

叠音词

侃侃、翩翩、孜孜、冉冉、喋喋、迢迢、谆谆、悻悻、猩猩、栩栩然

拟声词

叮当、扑通、哗啦、轰隆、扑哧、吧哒、劈里啪啦、稀里哗啦

多音节

敌敌畏、萨克斯、麦克风、阿司匹林、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英特纳雄耐尔

合成词

分类

概念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词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

并列式

概念

由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语素并列融合而成。

示例

语言、声音、领袖、质量、开关,褒贬、忘记、雕塑、降落、开放,明朗、温柔、好歹、动静、长短,而且

偏正式

概念

前一语素修饰、限制后一语素,以后一语素为主。

定中式

电脑、手机,快餐、特区、软件、太阳;高级、大型

状中式

欢迎、前进、瓜分、朗读;雪白、火热、金黄、热爱;只要、只有

陈述式

概念

前一语素是陈述对象,后一语素对前一语素进行陈述。

示例

民主、地震、日蚀、国庆、夏至、河流;鸟瞰、眼熟、嘴馋、手快;自豪、年轻、性急、胆大、面生

支配式

概念

前一语素表示动作或者行为,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示例

主席、司机、理事、立冬、结晶;美容、动员、招标、投资、牵头;满意、努力、贴心、进步

补充式

概念

后一语素补充说明前一语素,而以前语素的意义为主。

处置式

增强、提高、推广、充实、扩大、延长、改正、说明、搞活、澄清、缩短、削弱

名量式

车辆、花朵、布匹、案件、房间

叠音词

AA式: 天天、看看、样样、红红、事事;迢迢、皎皎、纤纤、脉脉、盈盈、依依AAB式:呱呱叫、 泡泡糖、 毛毛雨、 团团转ABB式:圆溜溜、 笑眯眯、 笑嘻嘻、 笑呵呵、娇滴滴;哗啦啦AABB式: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咿咿呀呀ABAB式:一个一个、雪白雪白、飞快飞快、漆黑漆黑AABC式:恋恋不舍、念念不忘、孜孜不倦、哈哈大笑ABCC式:文质彬彬、生气勃勃、兴致勃勃、雄心勃勃ABAC式:人来人往、人山人海、如火如荼、如醉如痴

附加式

概念

由实语素和虚语素构成。

前缀式

阿—、老—、第—、可—、所—

后缀式

—头、—员、—子;—者、—性、—化、—的

词语语义分类:

音义结合法

任意式

指用某种语音形式任意命名事物的方法。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最初往往是任意性的。当人们用某种语音形式指称某个事物时,该语音形式就获得了所指事物的意义。

人、手、足、头、山、石、风、雨、鸟、羊、刀、车、蚕、大、小、千、万、蟋蟀、逍遥、玲珑、徘徊、慷慨、蚯蚓等。

音义式

指词语的一部分指声音译音,而另一部分指与声音译音有关的事物。

吱声、吭气、哈哈镜、呱呱叫、抨击、呕吐、啤酒、高尔夫球、沙丁鱼、卡片、芭蕾舞、沙文主义等。

语义关联法

语义关联法主要是以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语义关联为基础,通过组合或比拟等手段来直指或喻指事物现象的方法。 1.直指式:通过概念之间的关联直指事物现象的方法。

组合型

把两个或三个不同的概念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列形成新词来指称事物现象的方法。

突出事物性质

方桌、优点、弹簧、硬座、石凳、晚会、甜瓜、函授、重视、国旗等。

突出事物用途

枕巾、雨衣、书桌、餐具、耕地、医院、牙刷、浴盆、保温瓶、消毒水、吸铁石、洗衣粉、漱口水等。

突出事物领属

豆芽、鱼鳞、树叶、日光、羊皮、鼻尖、刀把、衣领、门口、屋顶、象牙、鞋带、菜心、火车头、丝瓜瓤等。

突出事物颜色

红旗、绿豆、黄金、白银、白酒、紫菜、蓝天、红绿灯、红药水、黑板报、红蜘蛛等。

突出事物单位

人口、房间、马匹、船只、车辆、枪支、案件、花朵、信件、书本、米粒、石块、纸张等。

突出事物情状

静悄悄、白茫茫、恶狠狠、亮晶晶、光秃秃、雾蒙蒙、泪汪汪、冷冰冰等。

类推型

根据与已有概念的语义关系类推成词的方法。

类义类推

雨衣→风衣;文盲→科盲、法盲、音盲、色盲、舞盲、股盲等;国际→人际、省际、校际、厂际等。

反义类推

空姐→空嫂、空哥;女士→男士;国手→国脚;富翁→富婆;先进→后进;冷门儿→热门儿等。

喻指式

通过概念之间的关联喻指事物现象的方法。

比喻型

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段创造新词喻指事物。

有的是整体比喻。如:龙头、龙眼、雀斑、下海、银耳、鸡眼、虎口、佛手、螺丝、蚕食、琢磨、心腹、把柄、垮台、撑腰、纸老虎、绊脚石、驴打滚等。

有的是部分比喻。如:木耳、虾米、木马、雪花、瓜分、鲸吞、林立、火热、冰冷、笔直、杏黄、蜂拥、鸭舌帽、芭蕉扇、喇叭花、牛皮纸、笑面虎、安全岛等。

引申型

运用语义引申的手段创制新词。

开关、骨肉、山水、口舌、领袖、爪牙、手足、江湖、岁月、矛盾、身手、左右、针线、规矩、见闻、锻炼、裁缝、组织等。

借代型

借用与事物本身有关的特征创造新词,并用此特征指称事物。

伯乐、红包、菜篮子、红娘、红颜、巾帼、须眉、江东、白宫、五角大楼、玉兔、请缨、国脚、爬格子、挂鞋、洗手等。

短语缩略法

短语缩略法是指基于交际的经济性原则,通过简缩部分语素或词使短语缩略成词的造词方法。

分段简缩式

把短语分段,每段取一个成分。

土地改革→土改、研究制造→研制、知识青年→知青、邮政编码→邮编、空中小姐→空姐、高等院校→高校、军人家属→军属、外交部长→外长。

截段简缩式

把短语分段,取其中具有区别性特征的一段。

复旦大学→复旦、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中国南极长城站→长城站。

综合简缩式

把分段与截段相结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治协商会议→政协、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安全理事会→安理会。

取异合同式

保留差异成分,把相同成分合一。

工业农业→工农业、病害虫害→病虫害、中学小学→中小学。

数字概括式

用数字概括相同的成分,省略不同的成分。

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好;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四化;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讲;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四美。

有一种诗词之美,叫做叠音词美

通过叠音词的使用,能够传神地描写出人和物的音、形、情、态,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

文学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叠音词的运用,能达到增强韵律感、增加音乐美的效果;在摹状拟声绘色上,叠音词对景物特征可以做出传神的描绘;在抒写情感上,叠音词可达到细腻生动、绵密曲折的表达效果;有时叠音词可起到加深程度、强调范围的作用;几对叠音词连用,可以增强气势、强化氛围。

叠音词,指的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成的词,在现代汉语中非常普遍。叠音词的使用,除了表程度和特定语气外,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文学体裁中,还有许多特定的作用。相对于其他词汇来说,叠音词有着独特的气质和情感,放在特定语境之中能大放光彩。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叠音词,人们司空见惯,但在古诗词中使用叠音词,也许有人会认为不可思议,其实并不少见。而且,古诗词中叠音词的运用,更加增添无穷的艺术魅力。

古诗词中运用叠音词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诗经》,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下列句子:关关雎鸠,蒹葭苍苍,桃之夭夭、坎坎伐檀,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忧心忡忡……或拟声,或绘景,或表情,令这些句子音韵谐美,摇曳多姿,增强了表达效果。同样,在《古诗十九首》中叠音词也比较常见,它们有的用于绘景,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有的用于写人,如“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有的用于状物,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不管是写人、绘景还是状物,都营造了一种美好的画面感,引人联想,发人深思,生动形象,节奏舒缓,给人以美的享受。像“迢迢”、“皎皎”、“纤纤”、“脉脉”、“盈盈”,都是为了恰到好处地表达感情,用叠词可以增强诗词的音韵美,让诗句更有美感,同时也突出了距离之远,感情之细、柔、美。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毕竟离我们远了一些,那么,今天人们都喜爱的唐诗宋词及以后的诗词里面有叠音词的使用吗?当然有,而且其美感丝毫不输前者,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首先,在脍炙人口的《琵琶行》中就使用了大量叠音词,比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弦弦掩抑声声思,低眉信手续续弹等句子。这些句中叠音词的使用,或者直接模拟声音,或者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

其次,我们看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名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句中的叠音词“漠漠、阴阴”使描写的景物显得气韵生动,形象鲜明,饶有风趣。与王维同时代的李嘉祐有两句诗“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不为人知,而经王维用这两个叠音词一点化,马上大放异彩,可见王维技艺之高和叠音词的使用之妙。

叠音词使用最著名的还是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开头连用了七组叠音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词,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梁绍王称“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这七组叠音词在内容上表达了词人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寻寻觅觅”,重写动作,心神不定,怅然若失;“冷冷清清”,重写感受,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凄凄惨惨戚戚”重写心境,悲惨凄凉,终日愁苦。三者用“情”贯穿一起。在声律上铿锵有韵,节奏感强。在结构上为整首词定基调,创造出悲伤的氛围,使读者屏息凝神,受其感染。

使用叠音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应该是元吉的《天净沙即事》吧。天净沙即事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这首小令全由叠音词组成,总共使用了14个叠音词,既有名词叠音也有形容词叠音,使得这首词小令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分明,节奏和谐。从这反复的叠音词中亦可以感受到莺歌燕舞、姹紫嫣红的烂漫春季有多么灿烂可爱。

下面还有一些使用叠音词的经典诗句,大家来感受一下吧。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

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李白《古意》)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其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