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耳朵里,有一个碳酸钙的结晶构造叫“耳石”它会因为不适宜的运动、缺钙,或者作息不规律、劳累、情绪波动等引起内环境紊乱,导致结构不稳定甚至脱落,成为“耳石症”患者 医生说,这类患者经常眩晕而找不到原因,建议到耳鼻喉科检查,看是否得了耳石症 文/记者 白丽 通讯员 钟婷婷 漫画/小牛 案例 眩晕大半年治不好 竟是因“耳石”脱落 74岁的李奶奶有眩晕大半年了,这半年来她先后前往多家医院的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等做了大量检查,曾诊断过眩晕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颈椎病等多个病种,也进行过“通血管”的输液治疗和颈椎理疗,然而眩晕的症状并没有好转为了防止因头晕而跌到,腿脚利索的她还是给自己买了一根拐杖用了起来 近日,李奶奶听人讲耳朵里的毛病也会导致眩晕,于是来到厦门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问诊主诊的主治医师叶海杉通过沟通后,推测她是因患有耳石症而导致的眩晕 叶海杉认为,耳石症发作与体位改变有关,通过简单的体位试验,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就可以判断是不是患有耳石症他让李奶奶半坐于一张硬板床上,快速躺下,然后头向一侧转45度,果真,李奶奶出现了短暂的旋转性眩晕,眼睛也出现无法控制的运动,即耳石症非常典型的眼震症状,由此,李奶奶被确诊为患有耳石症 分析 结构不稳脱落 三类人群易得 叶海杉说,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中有不少是耳科的疾病引起的但由于认识不够,患者大多辗转就诊于神经内科和骨科,忽略了耳科疾病方面的检查,导致眩晕不能得到及时明确的诊断和治疗 他说,耳石是人耳朵里的一个构造,每个人都有,它本身的结构是碳酸钙的结晶,人体如果缺钙,耳石的基础就会不牢固,?导致耳石脱落 耳石症是目前眩晕人群里最常见的疾病,尤其老年人是高发人群,人老了耳石就比较脆弱,做一些幅度比较大的运动如跑、跳等就很有可能引发耳石症围绝经期的女性,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加快了钙的缺失,耳石症发病率、复发率都会相应升高 此外,年轻人作息不规律、劳累、熬夜、情绪波动等引起内环境紊乱等,都会导致耳石结构不稳定甚至脱落,成为耳石症患者 提醒 没有药物可预防 复位之后防复发 叶海杉说,耳石症确诊之后,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就是复位,80%的耳石症患者通过手法复位就可以回复正常,让脱落的耳石远离刺激位置,看是哪一侧的耳石脱落到哪个半规管里,然后通过几个动作及体位的改变,让耳石重新回到前庭内,使眩晕症状消除 李奶奶就按照叶海杉的指导,做了几个特定的左右摆头动作,然后起来试试是否还有眩晕的感觉,几个弯腰低头动作,都没有引发眩晕感,直夸这种“摆弄”几下就治好眩晕的方法 叶海杉说,有些患者的耳石症不是一次复位就能完全成功,还要服用一些配合改善前庭功能的药物后再复查 他特别讲到,耳石症没有药物可以预防,耳石复位后也难以重新长住,容易有新的耳石脱落导致复发他还建议眩晕患者在其他科室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要到耳鼻喉科进行相应的听力学和前庭功能检查,避免造成后续严重的耳前庭功能损伤 别自行尝试手法复位 走错道诊疗困难更大 厦门市海沧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文志说, 耳石这种结晶小颗粒,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正常时它就粘附在内耳某个位置别看它小,功能却很强大,不仅能感受人体空间位置及加速度,还能控制和协调人身体的平衡 他说, 耳石颗粒因各种原因脱落后,会掉落在内耳管状器官内(半规管),当人头部转动的时候,耳石颗粒就在管内转圈运动,导致晕眩发作,严重的会呕吐、摔倒,通过耳后复位,眩晕能快速恢复正常 李文志说,每个内耳的管状器官有三个,通过眼震电图可以检测到耳石究竟掉落到了哪个管内定位后,通过专用的耳石治疗仪,将患者头部按一定的方向旋转,最终将耳石倒回复位 他提醒,耳石症眩晕急性发作的朋友,千万不要尝试自行手法复位,容易造成耳石颗粒误入别的半规管,给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耳石脱落没有眩晕了听不见?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耳石脱落没有眩晕了听不见(耳内石脱落)

耳石脱落没有眩晕了听不见

人的耳朵里,有一个碳酸钙的结晶构造叫“耳石”。它会因为不适宜的运动、缺钙,或者作息不规律、劳累、情绪波动等引起内环境紊乱,导致结构不稳定甚至脱落,成为“耳石症”患者。 医生说,这类患者经常眩晕而找不到原因,建议到耳鼻喉科检查,看是否得了耳石症。 文/记者 白丽 通讯员 钟婷婷 漫画/小牛 案例 眩晕大半年治不好 竟是因“耳石”脱落 74岁的李奶奶有眩晕大半年了,这半年来她先后前往多家医院的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等做了大量检查,曾诊断过眩晕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颈椎病等多个病种,也进行过“通血管”的输液治疗和颈椎理疗,然而眩晕的症状并没有好转。为了防止因头晕而跌到,腿脚利索的她还是给自己买了一根拐杖用了起来。 近日,李奶奶听人讲耳朵里的毛病也会导致眩晕,于是来到厦门市中医院耳鼻喉科问诊。主诊的主治医师叶海杉通过沟通后,推测她是因患有耳石症而导致的眩晕。 叶海杉认为,耳石症发作与体位改变有关,通过简单的体位试验,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就可以判断是不是患有耳石症。他让李奶奶半坐于一张硬板床上,快速躺下,然后头向一侧转45度,果真,李奶奶出现了短暂的旋转性眩晕,眼睛也出现无法控制的运动,即耳石症非常典型的眼震症状,由此,李奶奶被确诊为患有耳石症。 分析 结构不稳脱落 三类人群易得 叶海杉说,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中有不少是耳科的疾病引起的。但由于认识不够,患者大多辗转就诊于神经内科和骨科,忽略了耳科疾病方面的检查,导致眩晕不能得到及时明确的诊断和治疗。 他说,耳石是人耳朵里的一个构造,每个人都有,它本身的结构是碳酸钙的结晶,人体如果缺钙,耳石的基础就会不牢固,?导致耳石脱落。 耳石症是目前眩晕人群里最常见的疾病,尤其老年人是高发人群,人老了耳石就比较脆弱,做一些幅度比较大的运动如跑、跳等就很有可能引发耳石症。围绝经期的女性,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加快了钙的缺失,耳石症发病率、复发率都会相应升高。 此外,年轻人作息不规律、劳累、熬夜、情绪波动等引起内环境紊乱等,都会导致耳石结构不稳定甚至脱落,成为耳石症患者。 提醒 没有药物可预防 复位之后防复发 叶海杉说,耳石症确诊之后,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就是复位,80%的耳石症患者通过手法复位就可以回复正常,让脱落的耳石远离刺激位置,看是哪一侧的耳石脱落到哪个半规管里,然后通过几个动作及体位的改变,让耳石重新回到前庭内,使眩晕症状消除。 李奶奶就按照叶海杉的指导,做了几个特定的左右摆头动作,然后起来试试是否还有眩晕的感觉,几个弯腰低头动作,都没有引发眩晕感,直夸这种“摆弄”几下就治好眩晕的方法。 叶海杉说,有些患者的耳石症不是一次复位就能完全成功,还要服用一些配合改善前庭功能的药物后再复查。 他特别讲到,耳石症没有药物可以预防,耳石复位后也难以重新长住,容易有新的耳石脱落导致复发。他还建议眩晕患者在其他科室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要到耳鼻喉科进行相应的听力学和前庭功能检查,避免造成后续严重的耳前庭功能损伤。 别自行尝试手法复位 走错道诊疗困难更大 厦门市海沧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李文志说, 耳石这种结晶小颗粒,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正常时它就粘附在内耳某个位置。别看它小,功能却很强大,不仅能感受人体空间位置及加速度,还能控制和协调人身体的平衡。 他说, 耳石颗粒因各种原因脱落后,会掉落在内耳管状器官内(半规管),当人头部转动的时候,耳石颗粒就在管内转圈运动,导致晕眩发作,严重的会呕吐、摔倒,通过耳后复位,眩晕能快速恢复正常。 李文志说,每个内耳的管状器官有三个,通过眼震电图可以检测到耳石究竟掉落到了哪个管内。定位后,通过专用的耳石治疗仪,将患者头部按一定的方向旋转,最终将耳石倒回复位。 他提醒,耳石症眩晕急性发作的朋友,千万不要尝试自行手法复位,容易造成耳石颗粒误入别的半规管,给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

来源: 厦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