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显示世界前,让史诺啰嗦地开个场:

显示产业是超级高度分工的复杂产业,横跨好几关的水平分工、垂直分工,个别制程又拥有数种实践作法与材料选项,从知识的含量来看,若把显示领域(设备、材料、制程)的专业书籍全部叠起来,不知道能盖出几栋高楼;从市场与经济的角度来看,显示的总产值不仅破兆美元,上下游的就业人口更是百万的数量级!显示涉及的范围之广,对人类经济活动、生活方式的影响之深,绝对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尽的。

所以几十年下来,即使每个领域都有专精的高手,但供应链之间永远存在语言障碍,对非专业领域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雾里看花,光要分辨数不清的专有名词就叫人吃不消了,想通盘了解每个材料的特性、运作原理、不同技术的对比等知识,乃至于打开未来趋势与商业竞合的视野,门槛是没道理的高,需要的跨领域知识多得让人生气,如果不是工作所需或兴趣使然,基本上只能望而兴叹,求个似懂非懂,骗骗宝宝也就心满意足了。

所以我的老师伊萌学士说了:“学海无涯,唯勤是岸。”

当然,史诺还在学无止尽的旅程中,而过去四处流浪求教的人生,幸运的得到不同领域高人的指点与无私分享,所以抱着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心理,希望能描绘一个容易理解的显示架构与格局,帮助各位善良民众消除常见的盲点与谬误,内容不求鉅细靡遗,只求双观-“客观”与“宏观”。在漫谈的系列中,史诺的节奏会以点到为止、深入浅出为主,目标是能启蒙初学者、协助不同参与者融会贯通,进而让专业人士也能有所收获,若然如此,就不枉史诺苦守边疆的漫漫长夜了。

当然了,于此往后有错误或是不明的地方,也请各位不吝指教。

选择背板(Backplane)起头是有意义的,背板顾名思义就是“显示器背后的板子”,看似平凡而无奇,却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显示灵魂,光是纵横观之,涵盖范畴就可以从电路板、玻璃一路到半导体硅基板,神奇的是这些产业明明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有千丝万缕的共通点,对于显示产业的跨领域特性是很好的辉映。更要紧的是,背板是显示演义里的主角,很大成分的影响显示产业的脉动,如同画作的画布、料理的盘子,背板是影像依附的载体,更是显示技术发展的枢纽。

首先让我们连结三个无论是思惟、文化、技术与资本密集程度都南辕北辙的产业—“印刷电路板产业”、“面板产业”与“半导体产业”,这三个产业不必多费唇舌就能领会它们的差异,的确,一般来说这三个角色是不会在出现在同一个故事架构里的,但显示背板却成了它们不可思议的交集,这道理就像鬼怪、神仙与外星人皆与人疏途,但在好莱坞的电影里,它们都会说一口好英文。

显示背板信息(显示通俗演义-背板篇)(1)

背板的三大族群:

A:印刷电路板

B:玻璃基板

C:硅基板

背板的功能直观说就是“画面的载体”,组成画面的本来是光,但光不会乖巧的排列成一个井然有序的平面、不会没有能量喂养就发亮、更不会没有控制系统就能准确地单点控制,于是背板成了集成光学、驱动、控制、散热、组件整合、固定等功能的必然存在,什么光机电热的一举囊括,威风的一蹋糊涂!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可以体谅“没有万能背板可以满足所有需求”这个事实,显示的应用何其多?从超高亮度的大楼显示屏,到超高像素密度的微显影,各种近乎苛求的特性,自然衍生出完全不同制程、不同概念的背板技术,主流的应用种类罗列如下表:

显示背板信息(显示通俗演义-背板篇)(2)

从印刷电路板、玻璃基板到硅基板,成本、集成能力与产值是由低而高,以系统复杂程度的角度来看,印刷电路板好比建一个停车场,只要留好格子规划好动线就恰如其分了;玻璃基板则宛如盖一座公园,需要规划一下树木、草地、凉亭和步道,严格说来也不难,只是好与不好的差别而已;硅基板呢,就是军事基地了,必须由专业人士来规划,路人就只能玩沙。

那么,参访军事基地之前,我们先找个停车场:

◆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

印刷电路板身为一个极度成熟与传统的产业,数十年来都是电子组件的绝佳伴侣,举凡各种系统的控制板、计算机的主板,显示背光与照明的Light Bar,都可以看到印刷电路板阴魂不散的踪迹,PCB可以说所有电子产品里头,必然存在的材料,是联络个别电子组件的基础建设。

PCB核心功能为导电、导热和组件集成,主要种类依特性分成硬板(Rigid)跟软板(Flexible),硬板依导热需求可以再细分,导热要求不高的广泛使用FR4(一种耐燃等级的代号,直接理解成PCB的细分类就好),导热要求高的可以采用MCPCB(Metal Core PCB),主要差别在多一层铝帮助散热,所以又叫做铝基板;

对于一些因设计要求需要可弯折的电路板,就会选择PI film为基底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这里插播一则快讯,实现可饶OLED的方法也是把玻璃背板换成PI背板(聚酰亚胺,PI是Polyimide的缩写),本篇为了不让分类太过复杂,所以没有独立出PI背板的选项,以讨论硬式背板为主。

在印刷电路板上链接电信号的是导热导电都良好的铜线,把每块PCB板想成一座城市,上面图案化的铜线就是联络道路,负责从城市外围把物资(电讯号)运送到每栋大楼(电子组件)里,城市与城市之间由港口相连接,扮演港口与航道的就是连接器(Connector)的接头与接线。

显示背板信息(显示通俗演义-背板篇)(3)

好了,电路板的组成架构其实就这么简单,电子组件透过打件(Surface-mount technology,SMT)制程链接在电路板上,电路板上蚀刻出的铜线能实现组件间的串联、并联与信号隔离,然后再透过外接的控制板来控制及输入电信号,完成整个系统的运作。

PCB做为显示背板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公共显示屏(Public Display),每个LED封装由RGB三原色芯片组成(全彩显示屏),然后依像素的数量需求打件在电路板上,再由外围的Driver IC控制个别LED的亮暗,组成高亮度、高稳定性的全彩显示屏幕,优点是可以透过模块化串接实现基本上无限大的屏幕,但限制是画质很差,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如果民众顽皮想调戏显示屏,一来可能被太高的亮度闪的好生气,二来一颗一颗的LED会马上现形,变成尴尬的马赛克效果。

显示背板信息(显示通俗演义-背板篇)(4)

分辨率的需求是由观赏距离来决定,常用的单位是PPI(Pixels Per Inch),大楼上的显示屏观赏距离远,PPI 10以下就够了,展览或是演唱会的显示屏,把PPI拉到20也绰绰有余,但要进入电视的观赏距离,没有个40以上是不行的,这个数值到了平板是200以上,到了手机是300以上,VR现在的水平是450~500,未来的目标是1000以上。

然而受限于LED封装尺寸、铜线线宽和打件制程,PCB的极限就差不多PPI 20了,做为显示背板市场明显在公共显示屏,反观玻璃基板可以轻松拉到PPI 500以上,足够满足了目前所有消费电子的需求。

停好车了,去公园走走吧!

◆ TFT玻璃

之所以成为消费电子的主旋律,就因为玻璃是「低成本,高画质」的背板,玻璃本身是不导电的,如果没有制作导电线路在玻璃上,玻璃就纯粹是可以摆放组件的装饰品而已,更何况要控制高度精密的画面,需要更多微小的控制单元,才能实现稳压、定电流、灰阶控制、电路补偿等功能,PCB单纯把线路拉去外围控制的方法,并无法实现如此大范围、高密度,又要求准确的复杂机制。

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的诞生解决了这个问题。

玻璃上每个像素里,都有若干个薄膜晶体管和电容组成的控制单元,能直接「就地」完成画面亮度控制与色彩稳定的功能,显示的讯号和开关等其他功能才拉到面板的两端由Driver IC控制,这样子的分工机制,就如同改变物流与运输产业的轴幅系统(Hub-and-Spoke),城市里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补给站,透过联外道路与物流中心互通,进而实现更有效率、更实时的资源调度。

显示背板信息(显示通俗演义-背板篇)(5)

TFT与玻璃的世纪恋情,一口气实现了大、中、小尺寸高画质的影像控制,给了液晶显示器尽情挥洒的舞台,更成了OLED揭开序幕不可或缺的伙伴。

一开始薄膜晶体管传导电的材料是非晶硅(Amorphus Silicon,缩写为a-si),非晶硅简单说就是晶体排列不规则的硅,硅依结晶的平整度分为非晶、多晶(Poly-crystal)和单晶(Single-crystal),所以往高端走也衍伸出多晶硅TFT和另外一个很特别的分支-氧化物TFT(Oxide TFT),为什么TFT还要升级?

关键还是在于画质,玻璃背板画质的限制就是薄膜晶体管的尺寸,当手机走向FHD、电视走向4K、8K时,薄膜晶体管还得继续缩小才行,这时候非晶硅的电子迁移率就吃不消了,把电子迁移率想成货车运输的效率(容量和速度),当物流中心变小、道路也变窄时,为了完成每次任务需求的补给量,就必须提升运输的效率才行。

显示背板信息(显示通俗演义-背板篇)(6)

多晶硅依制造的方式还分高温多晶硅(High Temperature Poly-silicon,HTPS)与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升级到LTPS时基本上已经能完成显示背板大部分的需求了,但仍然有其极限,最好的例子就是投影,投影的PPI需求动辄上千,完全是LTPS也无法触及的水平。

目前投影市场主流技术有LCD、DLP和LCoS,DLP是采用德州仪器独家的MEMS技术,在此不多讨论;LCD投影采用的背板是高温制程的HTPS,电子迁移率比LTPS更高,但因为一般玻璃不耐高温,须采用非常昂贵的石英玻璃,庆幸的是一般消费电子用到LTPS已经绰绰有余,否则一大片的HTPS石英玻璃,价格肯定贵到让人流眼泪;至于LCoS身为新生代的投影技术,号称能突破过往技术的PPI极限,靠的就是单晶硅的超高速通道,而玻璃上面是做不出单晶硅的,完美结晶的硅,就必须靠硅本身来完成。

那么,欢迎来到尊爵不凡的军事基地。

◆ CMOS硅基板

当今控制密度最高的显示背板,当数CMOS硅基板莫属,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全名是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是半导体结构的名称,也可以直接称为CMOS基板,是靠货真价实的半导体制程,在硅晶圆上做出无数个微小的CMOS,和玻璃背板相比直观的理解是把玻璃换成硅,把TFT换成CMOS,但集成能力可是提升好几个量级!

背板从PCB进化到玻璃,再从玻璃升级到硅基板,三个选项的成本与精密程度壁垒分明,CMOS身为「当今商业化最高端的背板」绝对当之无愧,想象在PPI已达数千的微小芯片中,每个像素还由大约六个CMOS完成复杂的电路分工,此时回头看那概念清新简单的PCB,效能就好比军舰对比独木舟。

嗯,当然,价格也是。

CMOS基板除了用在高端投影LCoS外,也同样被用来驱动OLED(被称为OLED on Silicon,或OLEDoS),进而实现破千PPI的OLED Display,应用市场是VR头盔,以及专业相机的取景器(Electronic ViewFinder,EVF)。

显示背板信息(显示通俗演义-背板篇)(7)

图:Epson的电子取景器系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icro LED切入高PPI显示时(如VR和Projector),CMOS也成为背板的不二人选,目前欧美方面的研究多以Micro LED on CMOS为主,和亚洲面板厂主要研发的Micro LED on Glass形成非常有趣的分野。

————————————————————

好!显示演义的背板篇到此告一段落,够不够通俗不好说,可以确定的是史诺是个俗人,够俗,算一算良率也有50%起跳。

*注:本文由行家说APP与作家专栏作者囧史诺联合出品。谢绝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授权联系hangjia199

阅读全文,欢迎点击:

hangjianet/wenzhang/wenzhang_detail?aid=147909720364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