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长篇小说2020秋卷
桂子飘香的秋天,冯骥才来到上海,参加《收获》杂志为他举办的研讨会——他写于今年春天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经由《收获》长篇小说2020秋卷面世了。
这部近20万字的小说回溯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时代浪潮的起落,描述了人称“三剑客”的3位热爱绘画的年轻艺术家楚云天和洛夫、罗潜,带着理想寻找美、爱和友情,时代的变迁下,有人被商业浪潮吞噬,有人江郎才尽,有人坚守艺术初心……
“我不回避,这部小说写的就是我这一代人的生命史,包括心灵史,还有艺术追求史。”在上海,冯骥才说,“我们心里仍然有着非常纯粹的东西。”
冯骥才
有趣的是,《艺术家们》的诞生,也和今年上半年特殊的“疫情生活”有关。据悉,疫情暴发前冯骥才忙于博物馆建设诸事,并没有想写它。到了春节,他安安静静在家待着,那些人物忽然就走进来了。三个多月后,他写完了小说。
《艺术家们》按时间顺序分为前卷、中卷、后卷,开卷各有一句话,前卷是:“荒原上的野花是美丽的天意。”中卷是:“闪电从乌云钻出来;我的歌啊,你也从囚禁于我的心里飞出来吧!”后卷是:“被美照亮灵魂的人,才是真正的富翁。”
冯骥才在上海
评论界评价,这是一部“清澈明亮的艺术家心灵史”。作家赵丽宏说,“我非常仔细地读,我非常感触,我有些时候会流眼泪。我觉得冯骥才的创作就是这样,这是他对这个时代的感受、思索,他自己的经历,非常深刻细腻地写在这部小说里。”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说,“我在这里面看到了冯先生的赤子之心,我想对这部作品的解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历久弥新。”
作家孙甘露认为,《艺术家们》表面上写的是艺术家的生活,反映的是剧烈变动的时代。
《收获》执行主编程永新表示,作品让人看到“明亮而流动的阳光”,“大冯写了一群出生在天津租界区的艺术家生活,通篇流淌着明亮的情绪,哪怕是写困厄和苦难,也有着他特有的节制而悠长。”
“重归书房,不是我找文学,而是文学找我。”冯骥才说,“太阳是黑夜下的鸡蛋。这是我对艺术家的理解,我就想写这样的艺术家。”(曹玲娟 图片由《收获》提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