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流浪地球2》,第一感受是这部电影已经达到了世界科幻电影的巅峰,一点也不输给《星际穿越》《阿凡达》这种好莱坞科幻大片,甚至在剧情方面还超越了后两部。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1)

同时也有几点不好的看法:一是这部电影部分情节应该是模仿了好莱坞电影《2001太空漫游》以及《源代码》;二是电影的两条主线显得不够聚焦,对于“人类数字化”的交代不够清楚;三是电影部分情节强行搞笑,其实完全没必要。

当然,任何电影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负面看法一点儿也不影响对这部电影的整体评价。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堪称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很可能从这部电影开始,科幻电影会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类型。

非常期待《三体》电影系列,如果拍得好,中国科幻电影极有可能占据世界科幻电影的主流。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2)

国外媒体、影评人以及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整体而言,国外的观众对于电影的评价相对更客观一点。截止本文发文时,《流浪地球2》在IMDB评分为8.0,呈下降趋势,在烂番茄网站的新鲜指数为82%。这两个网站的评分可以视为国外普通观众对电影的评价。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3)

IMDB评分8.0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4)

烂番茄新鲜指数82%

可以看出,无论在IMDB还是烂番茄网站,《流浪地球2》都达到了80分以上的水准,是绝对的上乘之作。(《星际穿越》IMDB评分8.6,烂番茄新鲜指数则只有72%)。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5)

《星际穿越》IMDB评分8.6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6)

烂番茄新鲜指数72%

和普通观众相比,国外的媒体、影评人的评价就没那么客观了,他们大多时候只看到了电影的负面,基本上和我前文观影感受中提到的那些一致。

纽约时报:《流浪地球2》没有《流浪地球》那种欢快的气氛,反而因为故事的错综复杂,主题的不够鲜明显得混乱、沉闷。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7)

影评人凯迪.史密斯.黄:《流浪地球2》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令人瞠目结舌的史诗动作场面,空中战斗和巨大的爆炸加剧了刺激程度,这些场景栩栩如生,是一种视觉享受,这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科幻大片,但在长达3个小时的时间里,电影戏剧化的元素过多,让观看这部电影显得很辛苦。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8)

编辑西蒙·艾布拉姆斯:《流浪地球2》是美丽而昂贵的计算机图形展示,一部脆弱的、本质上是老式的太空歌剧,电影的唯一目的是宣扬那些无私、一心一意、有能力的人存在的可能性。

影评人罗杰·摩尔:《流浪地球2》是一部中国人自我牺牲和英雄主义的电影,电影表达了中国和俄罗斯的英雄主义,却要凸显美国宇航员的胆怯(电影中确实有这么一个情节:一个美国宇航员在乘坐太空电梯时恐惧地呜咽、呕吐,说要找妈妈)。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9)

影评人杰斯·哈森格:《流浪地球2》包含了太多的好莱坞电影,是一部拙劣的模仿之作,像是《不要抬头》和《独立日》的混搭,同时融入了《星际穿越》的片段,并借鉴了《月球陨落》的套路。这么多电影,以及灾难、倒计时的循环往复,或许将创下新的纪录。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10)

太空漫游2001剧照

不得不说,以上这些问题或许多多少少确实存在一点,但完全抛开好的一面,只说不好的,纯粹就是鸡蛋里头挑骨头,而且是就因为挑出了2根骨头,就说这不是鸡蛋,只是骨头。

这是西方媒体的一贯作风,也不可能指望他们说好的。

作为国内观众,我感觉电影中存在的问题。

我个人当然认为《流浪地球2》是一部上乘之作,但在观影过程中也确实感觉到还是有一些问题,下面展开说说。

1、这部电影可能模仿了好莱坞电影《2001太空漫游》《终结者》《源代码》。

这部电影是有野心的,在拯救地球这个主题之外,它想涉猎的太多:人类记忆数字化、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与反叛、未来人类给现在地球人提供帮助。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11)

电影中刘德华将去世的女儿数字化

记忆数字化是电影《源代码》的主题,即,将人类的意识数字化后接入网络,人类会在网络中实现永生么?

《流浪地球2》中“人类数字化”和“流浪地球计划”是人类面对太阳爆炸的两个自救方向,但却没有展开讲“人类数字化”的部分,这部分稍显潦草。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12)

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和反叛,是《2001太空漫游》和《终结者》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幻电影的重要方向,《流浪地球2》显然也有这个野心,所以埋下了伏笔:电影中出现了550A、550W的量子计算机,这个计算机可以操控全球的网络系统,而且电影中还多次出现摄像头默默监控人类的画面。遗憾的是,最终电影没把这个主题点出来,所以前面的铺垫就成了一个坑。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13)

2001太空漫游中人工智能哈尔和宇航员的对话

2、部分桥段强行搞笑,有点尬的感觉,影响了电影整体观影效果。

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情节:

第一个情节:一位外国宇航员先后两次说了“我们没有医疗保险,看病不报销”。这个不仅不搞笑,而且也不符合那个场景——人都要死了,还说自己“没有医疗保险”?这不是强行搞笑么?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14)

就这个小伙

第二个情节:一名外国人说月亮消失了无所谓,只要有月饼吃就可以,还强调说自己喜欢吃肉馅的月饼,然后一名中国人说月饼没有肉馅的。接着尴尬的来了,那个外国人说“你丫是北方的吧”,而且全程都是说的普通话。就问你尬不尬。

3、电影中也确实存在一些硬伤。比如月球接近时地球的变化,按道理,月球在靠近地球和月球解体以后,以及地球不再自传以后,地球上的引力会有一个急剧变化的过程,将引发巨大的海啸,可是电影中只是引发了轻微的海啸,这个有点不应该。

另外就是在核弹没法远程引爆的情况下,还有备用的机械引爆方式,这个备用方式竟然是需要人拿着遥控器站在核弹旁边引爆,由此引发了200多名宇航员的大义赴死。需要给悲壮一个理由我能理解,不过我想问,核弹的引爆设计有这么让人无么?就站在核弹旁边引爆?

外国人看完流浪地球2的观后感(国外影评人对流浪地球2的评价)(15)

总的来看

无论从剧情还是视觉效果上,这部电影都达到了科幻电影的世界一流水准,电影所表达的主题——人类文明的延续需要团结、牺牲,更是将电影推向了另外一个高度,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

很明显,从《流浪地球2》的一些细节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很大概率还会继续拍续集,并且极有可能以人工智能的反叛,以及未来人类给现在人类提供帮助为主题,非常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