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人们就学会了使用芦苇杆写字,并且在后来逐渐演变成芦苇笔。而1858年,终于有人将橡皮和铅笔合二为一,从此就有了戴着橡皮的铅笔了。

锡纸主要成分是铝为什么要叫锡纸(锡纸用的不是锡箔)(1)

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了的文具,自从娃上幼儿园就喜欢用铅笔画画,起初是觉得有橡皮的铅笔可以方便擦错的地方,不用翻找橡皮了,使用起来也方便。相比自动铅笔,传统的带橡皮的铅笔更加方便,而且孩子的握笔力度也好掌握,不会出现断铅的问题了,对于小朋友培养专注力也有帮助。

我们每个人最先接触的文具差不多都是铅笔,但铅笔最初的时候却不是现在的样子,而且在铅笔还没有出现的时候,“铅笔”这个词儿就已经出现了。

锡纸主要成分是铝为什么要叫锡纸(锡纸用的不是锡箔)(2)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用的很尖的铅制成的笔,而这种笔却不是我们现在所用的,现在小朋友们使用的铅笔其实并不是铅制成的,而是另外一种材料---石墨。

铅笔的出现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一阵狂风将一棵大树连根拔起,大树之下是一个矿床,人们当初还没给这种材料取名叫做石墨,只不过他们给这个材料取的名字都跟黑有关系,最终有一种变得很普通,它就是“黑铅”,大概人们觉得这种材料的样子和铅很像,所以这个名字用的最多。

最开始,人们发现它可以做记号,给自己家的羊做好标记以示区分,后来为了不弄脏手,人们又给黑铅加了用线缠好的外壳,这种携带也方便,也不会弄脏手的设计很快就传遍了欧洲。

锡纸主要成分是铝为什么要叫锡纸(锡纸用的不是锡箔)(3)

16世纪,人们又使用木头做了外壳,包裹住石墨条,当然,它还是和现在使用的铅笔不同。人们使用木条挖出一个凹槽,然后把石墨放进去,经过修整,保证石墨和木条是齐平的。

1795年,法国人孔特使用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了新的材料,并且申请了专利,这种混合之后的材料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沿用。开始孔特用字母标记铅笔的硬度和黑度,分别是H和B,其中最为常用的铅笔就是HB 的,而很多人考试使用的铅笔的标记是2B,而其他标记的铅笔很多学习素描的学生也都在使用,不过这其中最为常用的是2B。

锡纸主要成分是铝为什么要叫锡纸(锡纸用的不是锡箔)(4)

相比钢笔和打字机一旦出错就没有办法改正,铅笔写字的话一旦出错还可以用橡皮擦掉,(当然电脑可以直接删除就暂时忽略掉,在电脑出现之前,可擦的铅笔仍然是人们喜欢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说“我每次初稿都用铅笔。”

作家海明威也提到过“如果哪天用了两只2号铅笔,说明这天产出不错,”他在巴黎时,随身携带笔记本,铅笔还有一个卷笔刀。

看来作为修改稿件要用的作家而言,没有比铅笔更适合的了。

锡纸主要成分是铝为什么要叫锡纸(锡纸用的不是锡箔)(5)

马上又要开学了,给孩子准备的新文具有哪些呢?文具店里的铅笔、橡皮,修正带,彩色铅笔,都有它们各自的历史,《谁把橡皮戴在铅笔头上》,是文具的千年演化史,翻开它找到的是文具的历史,不妨看看修正带,曲别针,便利贴都是怎么来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