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经常在各种影视作品中看到各种关于阴阳八卦的元素,例如游方道士通过掐指算卦、龙虎山天师用八卦阵困住邪祟、以及古代士人动辄谈阴阳卦象等,那么这些文化元素不是凭空产生,一定有它的源头,这些阴阳八卦、连山归藏等思想的源头来自哪里呢?
中国文化之盛,五千年不曾断绝,代代相传,才有如今的博大精微、包罗万象。
而先秦经典著作《周易》一书,在华夏文化史上有着大道之源、万物总纲的极高赞誉,这不是刻意的夸大和粉饰,这就是《周易》此书本该有的荣誉。
首先,《周易》成书非常早,当《史记》《春秋》等典籍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文化经典。最早是上古帝王伏羲做八卦,周文王与其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礼乐家周叔旦推演出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两者相辅相成,这才有了《易经》。
其次,《周易》可不是指代一本书,而是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也就是说伏羲、周文王父子做出来《易经》的部分,而《易传》的部分,则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孔丘做出来的,这一本书的作者,有伏羲这样的帝王、周叔旦这样的礼乐专家,还有孔子这样的博学家,你说牛不牛?
最后,《周易》中的阴阳观念以及“易”“乾坤”等辩证法思想,可谓影响了华夏族群的千秋万世。上古先民以神话传说来论证自己的文化属性,而伏羲做八卦则是对自然万物的辩证总结,所以说《周易》算是上古先民观察人与自然得出的思想结晶,并且后世一直在沿用这种思想。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阴阳学说大行其道;魏晋时期,还有士大夫清谈论学,研究周易八卦之说;以及李时珍、张仲景等名医以阴阳之论推及人的五脏六腑,从而建立了系统的中医医学理论,这些思想的源头都可以说,最早来自于《周易》此书。
周易,所谓周者,就是代表朝代,西周所用的书都在前面冠以周字,所以叫《周易》。其中《易传·系辞下》有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圣德也。也就是说,此书最早流行在西周早期。
《周易》中的易字,有“易简”、“变易”、“不易”三种含义。
“易简”则是一种占卜的工具,相对占卜而言,周易的卜算只需要五十五根蓍草就可以完成。“变易”是“易”的主要含义,结合现在的哲学来理解,就是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时刻的变化之中,也就是事物处于无限的发展中,而因为“变中有常”,变化之中还存在可以预见或把握的规律和常道,这就是“不易”。
总体来说,易就是反应带自然中损益、盈缺的原理和法则,富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不少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易经》包含了《周易》。《周礼‧春官‧大卜》中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易经》有“三易”,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