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易经》发展的第二个关键节点,《周易》的诞生标志着自三皇五帝时代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了成熟时期,在思想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了礼乐文化,从此,中华民族领先了世界一千多年,成就了华夏礼仪之邦的美名。

1

《周易》为周文王姬昌所著,姬昌(约前1152年―约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

易经到底用先天还是后天八卦图(不一样的易经从八卦到周易)(1)

《史记.周本纪》中说周文王:“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按照司马迁的观点,《周易》是周文王从八卦推演而来的。

《系辞》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系辞》这句话讲述了《易经》的发展过程,首先,八卦象的创造是《易经》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八卦之间相互重叠形成六十四卦,在这个过程中,代表着“时位”的“爻”就形成了;第三,每一卦中的每一“爻”因为阴阳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状态,变化就贯穿于其中;最后,给每一个卦命名,给每一卦著卦辞,给每一爻著爻辞,这都是“时位”运动的结果。

在这四个过程中,伏羲创造了八卦,成为了《易经》的创造之神;第二、第三过程,司马迁认为皆是周文王所为,但本文更倾向于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连山》开始了重卦的实践,《归藏》则完善了六十四个重卦;周文王被囚羑里,推演六十四卦就是在前三个过程的基础上,重新将六十四卦进行排序,给每一卦命名,撰写卦辞、爻辞,基本完成《周易》的撰写工作。

前文《从八卦到连山》、《从八卦到归藏》分别描述《连山》、《归藏》形成的过程,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时代的思想和时代的意义,本文将介绍《周易》形成的过程及时代需求。

2

时空来到了商汤夺取夏桀政权500年之后,商朝政权开始积弊难返,新的时代潮流开始涌现,在稳定和变革之间,社会又面临着改变。

帝辛(?-前1046年?),子姓,名受 ,殷商王朝第三十一代天子,商朝最后的帝王,世称“纣”、“商纣王”等。《史记》里称帝辛“长巨姣美,筋力超劲,手格猛兽”,是一个能力超群的家伙,他对内加强统治,打击贵族及诸侯,对外扩张领土,但最终成为了亡国之君。

易经到底用先天还是后天八卦图(不一样的易经从八卦到周易)(2)

和夏桀一样,商纣王在后世被极度贬低,传说中的他是一个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的帝王,有关他的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

“桀纣”两位末代皇帝的形象被后代极度贬低,这是中国的特色,也是为了维持中国封建体制的需要。中国历史上每一次革命的领导者,无论其最初的目的如何,最终都臣服于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利益,从一个革命者走向了继承者。帝王权力和利益带来的满足,让每一个革命者都丧失了对制度进行改革的动力,重新走上了历代王朝的老路——维持王权的稳定。为此,为前朝政权树碑立传,肯定前朝的功绩,把前朝灭亡的理由归罪于个人,回避对体制弊病的反思,成为了一个惯例,“桀纣”二人就是这种思维最早的受害者。

3

在时代面前,旧势力即使殚心竭虑也难免被推翻的命运,新势力即使乳臭未干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成长壮大。

商、周两朝就是典型的旧势力与新势力之间的斗争,商王朝世袭三十一代最终落败,周王朝通过四代人的努力就取得了成功。

易经到底用先天还是后天八卦图(不一样的易经从八卦到周易)(3)

从《周易》的观点来看,周朝的祖先们可谓是“潜龙勿用”。《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朝始祖周后稷,名弃,其母如伏羲之母一样,见巨人迹而孕,少时,“屹如巨人之志”,长大后,擅长选择农地,耕种稼穑,于是,尧帝任命他为农师,他的后代承继了他的志向,崇尚道德,“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周朝初祖古公可谓是“见龙在田”。古公的部落本生活在北方地区,因屡遭戎狄的攻击,带领家属迁徙至岐下,部落的百姓也跟随而至。在新的大陆,古公移风易俗,实施变革,部落开始兴盛。古公有三个儿子,老大泰伯、老二虞仲、老三季历,老三季历长大后娶太任为妻,生子姬昌。姬昌在出生时,天有圣瑞,所以古公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老大泰伯、老二虞仲听说后,就文身断发,把继承权让给了季历。因此,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赞扬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二祖季历可谓是“终日乾乾”。季历“修古公遗道,笃于仁义,诸侯顺之”,在他的励精图治下,国家开始强大。他对戎狄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解决了戎狄之患,和商朝建立了友好关系,成为了商王朝的诸侯国。

三祖姬昌可谓是“或跃于渊”。姬昌“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当时名士纷纷前往,国力不断扩张,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

开国帝王姬发可谓是“飞龙在天”。周武王姬发借助先辈三代人的努力,发动了对商王朝的革命,推翻了商王朝,成立了周朝,登上了帝位。

4

“汤武革命,顺天而应乎人”,周朝推翻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次革命之一,这场革命不仅仅是时代的推动,也是周王朝和商王朝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所导致。

易经到底用先天还是后天八卦图(不一样的易经从八卦到周易)(4)

季历为了周国的稳定和发展,成为了商朝的诸侯国,并在商王武乙的支持下,对戎狄部落展开了进攻,打败了戎狄。

《周易》未济卦九四爻辞就记载了这件事:“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季历受到商王的重用,通过三年的征战,打败了戎狄,受到了商王的奖赏。】

随着周国的不断发展,成为商朝西部的一个强大方国,遭到了商王文丁的猜疑,商王文丁为了遏制周的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他为“方伯”,实则软禁并将其杀害。

季历死后,文王姬昌继位,欲为其父报仇。当其时,商王文丁去世,帝乙继位,东南夷方部落先后叛乱,帝乙为避免东西方同时受敌,采用和亲的方法缓和商周矛盾,稳定局面,全力对付夷方。姬昌审时度势,认为周与商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急于报仇并不现实,为争取时间,同意与商联姻,此事史称“帝乙归妹”。

《周易》归妹卦六五说:“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帝乙把妹妹嫁给姬昌,姬昌发现他的衣服远远没有帝乙妹妹的衣服精美。到了月圆的时候,吉利。】

通过联姻,姬昌从新婚夫人的衣着上发现他的策略是正确的,周国的实力还远远没有商国强大,于是采取隐忍的态度。

帝乙去世后,帝辛纣王继位,迫于周国强大的势力,借故将姬昌拘于羑里,姬昌长子伯邑考为救姬昌,主动入殷都为人质,纣王却杀害了伯邑考,把他做成肉汤送给姬昌,姬昌强忍悲痛,吃下儿子的肉汤。

至此,商、周之间结下了三代人的仇恨,身负仇恨的姬昌在羑里狱中,潜心思索三年,完成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著作——《周易》。

5

文王被囚狱中,一定不会像一般人一样,为生死而担忧,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也知道不管他能否活着走出羑里,一场对商王朝的革命即将开始,他需要为这场革命做好思想准备。

易经到底用先天还是后天八卦图(不一样的易经从八卦到周易)(5)

有鉴于《洪范》为夏朝的创立做好了思想准备,商汤一手高举“天命”的大旗,一手高举“人心”的大旗,为商朝的革命进行了思想造势,周文王也要为即将来临的新的革命做好思想准备。

《周易》一文就是周文王革命思想的结晶,为了革命的成功,他在推演《周易》时,至少有以下几个目的,首先,他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思想,合情合理地去推动对商朝的革命;其次,他需要吸收夏、商两朝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治理国家的策略;最后,他需要用道德文化提高百姓素质,创建和谐社会。

三个目的构成了《周易》的三大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天地之道,第二个主题是经世之道,第三个主题是人生之道。

天地之道为周武王的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包括了乾、坤二卦;经世之道为后人治理国家提供了纲领性的策略,包括屯、蒙、需、讼、师、比、临、巽、兑、涣等卦;人生之道为大众提供了认识生命、认清社会、提高修养、提升境界的修行路线,包括了《周易》的大部分内容。(具体内容在以后的介绍中逐渐解读,有兴趣的也可以参考《易经与四维人生》一书。)

周文王被囚三年之后,回到周国,八十九岁时得“赤雀丹书”,受天命,开始了他的革命,七年后逝世,享年九十七岁。

公元前1046年,在周文王去世后十年,周武王姬发发动了对商朝的征伐,牧野之战,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革命成功。

【原创文字,盗用必究!欢迎阅读、点赞、转发、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