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学杰时尚的定义不仅会突破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的限制,还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更迭而有所改变,但动机都是一致的:装扮人体,表现身份为了展现时尚的发展脉络,《时尚通史》追溯了各个时代、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尚代表作,向我们证明了“时尚远非无意义的循环变迁,而是社会和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每一件传统服饰都是文化的载体?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每一件传统服饰都是文化的载体(藏在服饰里的人文世界)

每一件传统服饰都是文化的载体

作者:夏学杰

时尚的定义不仅会突破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的限制,还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更迭而有所改变,但动机都是一致的:装扮人体,表现身份。为了展现时尚的发展脉络,《时尚通史》追溯了各个时代、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尚代表作,向我们证明了“时尚远非无意义的循环变迁,而是社会和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时尚通史》由英国时尚领域专家玛尼·弗格率领国际专家团队联合编撰。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图文书,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从公元前500年至今2500年来人类追求美与时尚的恢弘画卷,通过描绘服饰演变的历史,让读者了解不同时代的审美追求以及人之生存状态。

“Fashion”一词源于拉丁语“facito”,字面意思为“制作”,用来表示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包含诸如一致性和社会联系、反叛和古怪、社会愿望和地位、诱惑和欺骗这些差异巨大的概念。本书表示,盛装打扮的欲望突破了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的限制,尽管形式和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动机都是一致的:装扮人体,表现身份。

时尚的定义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更迭而有所改变。为了展现时尚的发展脉络,《时尚通史》追溯了各个时代、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尚代表作,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垂裹服饰、中国唐朝的宫廷丝绸服饰到当代运动服设计和日本街头文化,关注每一次时尚潮流的演变。既呈现了印度莫卧儿帝国的宫廷服饰、19世纪的钢箍撑裙,亦讲述如何欣赏经典套装的线条设计。

人们总是希望将自己时尚、美丽、自信的一面呈现在众人面前。个性妆容、修饰和自我展示对于人类来说就如同呼吸般自然,从我们古老的祖先开始就是如此。纽约服装学院博物馆馆长瓦莱丽·斯蒂尔在本书序言中写道:时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约公元前5世纪)时期的服装风格,同样也可以从古代中国、埃及以及印度开始。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民创造了不同风格的服装和装饰,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维持了相对的稳定性。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促使缝纫重视变化的规律。这通常被视作时装的“开端”。然而,近年来,学者们也强调在许多非欧洲国家中也存在着类似时装的产物。比如,中国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生产复杂的丝绸织物的工厂。这些织物被制作成各种款式精美的服装,随着时间的更迭而变化显著,并且与之前或后世的朝代风格迥异。

翻阅书中的古代绘画可以发现,古希腊、古罗马人喜欢穿长袍,简单地就像围一块布当衣服。本书指出,这是由原材料与布匹织造方法所决定的。那时,绝大多数服装都由密集劳动加工生产出的编织布匹制成,成品布当时被视作极端珍贵的物品,就连裁剪缝纫以使其合身的行为都被视为浪费。因此,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一般都穿着自然垂坠、卷裹式的服装。这类服装都是通过折叠、卷裹、别针连接、收拢制成,少数情况下才会缝合面料围拢在身体上。在长袍之上,人们还可以再穿一件服装——奥希玛申,这种衣服同样属于卷裹类服饰,作为户外穿着的外衣,男女皆可穿用,但有时候男性会单穿,下面不再穿着长袍。这种服装在穿着时无论男女都需要用一只手臂来固定,因此只有那些不用做体力活的阶层才可以穿着。

对于唐朝的服饰,本书着重作了介绍。本书认为,在唐朝,中国女性的自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她们所穿着的服饰中,也可从允许她们从事的活动上得见究竟。公元618年之前,女性外出时需要佩戴一种被称作幂篱的长长的面纱,为了防尘,更为了遮挡住自己的面容。650年左右,这种长幂篱被帷帽所取代,即只在宽檐的四周垂挂一层薄绢来防范路人窥视妇人容貌。到713年,帷帽消失不用。据《旧唐书》记载,妇人“靓妆露面,无复障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唐朝人的确向世人展示出了高度的开放与自信。

在武则天统治期间,妇人间开始流行穿着低领服饰。此前,妇人的标准服饰是长袖上襦、长裙和帔子。上襦有窄袖,没有衣扣,是将衣领交叠,右衽在外系紧。7世纪晚期,一种全新式样的大胆装束——紧身半臂上衣被引进中国。这种上衣在胸前敞开用细带系结,或是有着敞开的宽大衣领套头穿着。服装领口被裁得很低。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可以一窥唐朝人的服饰。画卷中女人身着的罩衫由透明的纱制成,这种材质对于遮盖袒露的脖颈和肩部所起的作用很小,但中国人对这种几乎感觉不到重量的材质却充满赞赏。

有时,不了解历史也是看不懂服饰的。日本平安时代宫廷中女性所穿着的衣服名为“十二单”,由10至25件单独的丝质服饰组成。女性为何要穿这么厚的衣服,并且袖口还要弄得层层叠叠五颜六色的呢?因为宽大厚重的服饰能够让一切个人身体特征都不再相关,隐没不见。此外,日本衣袍的选择组合代表了女性的学识水平和敏感程度。当时日本贵族女性在公众面前唯一被允许的行动方式就是乘坐无窗的牛车,因此女性们发现,可以将多层袖口伸过车厢门底部的缝隙露出在外,向公众展示自己。如果有潜在的追求者见到,并认为衣袍的颜色组合相当雅致,他可能会去求见女子的家人,并开始长期通信,请求与这名女子建立爱情关系。

瓦莱丽·斯蒂尔说:“时尚经常被视为微不足道、无聊的话题,不值得被认真对待。这种说法大大贬低了时尚的价值。时尚远非无意义的循环变迁,而是现代社会和文化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深以为然。(夏学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