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当中有不少会“卖萌”的选手,图片或者影像里的它们看起来可爱极了,让不少人直呼想带回家养。比如说雪貂、银喉长尾山雀,它们的照片经常被人们加工成表情包使用,足以见得人类对它们的喜爱之情。银喉长尾山雀也被称为“糯米团子”,它的身形很小却圆滚滚的,因此也被人们亲切地叫做“肥啾”。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1)

其实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麻雀就和肥啾是亲戚,不同之处就在于麻雀的颜色看起来灰扑扑的,不像它一身雪白那么漂亮。现在大家走在街上总能看到许多蹦蹦跳跳的麻雀,它们不太怕人,即使人靠得很近也不会急于飞走。不少人说现在的麻雀太多了,都已经泛滥了,可奇怪的是面对已经泛滥的麻雀,为什么没有人敢抓呢?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2)

麻雀

麻雀是雀科麻雀属之下所有鸟类的统称,麻雀属当中共有27种,其体型都非常娇小,属于小型鸟类雪团子银喉长尾山雀属于山雀科,不过其外貌和麻雀还是非常相似的。麻雀的大小、颜色都很相似,羽毛的颜色一般是由棕色和黑色交杂分布的,看起来灰扑扑的。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3)

麻雀的喙很短但是却很强壮,其形状类似于“圆锥体”。喙不张开时,上下之间没有缝隙。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世界范围内共有27种麻雀在中国生活的有5种。其中比较常见的类型有树麻雀黑顶麻雀家麻雀山麻雀

麻雀一般栖息在海拔300米到2500米的地方,喜欢在疏松的灌木丛和草丛中生活,这也就意味着它们很少受浓密森林的庇护。值得一提的是,麻雀很喜欢生活在人类附近,不论是在房屋附近的田野中还是大树上,它们都能筑巢安家。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4)

它们的走路方式也不同寻常,在地面移动时它们一般都会“蹦蹦跳跳”的,人们也将这种跳跃式前进的方式称为“雀跃”。它们的可爱还不止体现在这一点,不少动物学家观察到麻雀经常会在沙地里“打滚”。经过研究发现,这其实是麻雀特殊的洗澡方式,它们通过在沙地当中翻滚来抖落身上的寄生虫。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5)

因为巢穴和人类居住的地方很近,所以它们的食物常常以人类种植的粮食为主,这也是后来它们遭受灭顶之灾的原因。其实麻雀是杂食性动物,虽然会吃禾本科的植物种子,但是也会吃鳞翅目的害虫。不过,当初被偷了粮食的人们显然没有想这么多,直接就把麻雀打为了“四害”之一,将这种可爱的鸟类和老鼠、蟑螂等归为一类。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6)

为何泛滥却没人敢抓?

麻雀之所以在以前被定义为“四害”之一,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上文中所说的它们喜欢吃农民种植的粮食,第二则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实在是太强了。所以,麻雀在不允许猎杀的情况下,其种群数量迅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7)

尤其是它们本就属于群居鸟类,在秋天时最喜欢扎堆,每群的数量能达到几百只甚至是几千只,这种现象也被人们称为“雀泛”。因此,许多人会觉得麻雀现在已经呈现出了泛滥的局面,数量已经这样多了,为什么却没有人敢抓呢?

这是因为麻雀早在很久之前就被“平反”了,当时许多动物学家表示麻雀并不是害鸟,应当被从四害名单中剔除。所幸经过多方调查后,最终确定了麻雀的确不属于四害这一事实,算是将已经被大量捕杀几乎濒危的麻雀抢救了回来。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8)

国家林业局2000年发布《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当中,麻雀就被列入其中。

可以说,虽然麻雀算不上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却属于受到国家保护的“三有”保护动物。这意味着如果有人擅自捕捉麻雀,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相关法律条款来看,捕杀麻雀数量超过20只就属于刑事案件了,不仅会面临着巨额赔偿,可能还会有“牢狱之灾”。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9)

所以,作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们还是不要对这些可爱的鸟类有什么非分之想了。再者,大家都是新世纪的文明人了,虐杀小动物或者说食用野生动物都不符合我们的思想道德观念。

不是害鸟而是益鸟

1958年时的爱国卫生运动,首次把麻雀列入了四害之一。至此,全国上下都展开了围捕麻雀的行动,不论是通过放药还是捕捉网的方式,总之那段时间麻雀被追的四处飞窜,成片成片的的被人们杀死。

当时不少人称麻雀为“家贼”,指出它不仅会偷田地里的粮食吃,还会飞进人们的屋子偷吃的,至此,它彻底成为人们心中欲除之而后快的生物。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10)

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仅仅甘肃省一个省份,7天内就消灭了23.4万只麻雀,北京3天捕杀麻雀40万只,上海2天灭麻雀50万只,全国各地捕杀麻雀总量超过20亿只。

不过后来动物生态学家表示,麻雀并不是只吃粮食的害鸟。在春秋季粮食没有成熟的时候,它们还会帮忙吃庄稼上的害虫,到了秋季丰收时才会偶尔“偷吃”人们的粮食。后来人们也发现,没有麻雀帮忙守护的田地很快就出现了虫灾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11)

得益其会捉害虫的特性,麻雀很快被列为了保护对象。并且由于那时的捕杀活动实在太多了,使得麻雀的数量大量减少,即使有着超强的繁殖力,也快走到了濒危的局面。所以,在有了相关立法之后,麻雀开始被人们关注和保护,免遭捕杀的它们逐渐又恢复了从前的生机。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12)

值得一提的是,前文提到了麻雀早早就被列入了“三有保护动物”当中,而不少人看到现在麻雀的数量众多认为它们并没有灭绝的风险,因此不太理解为什么这样还会受到保护。

这就与麻雀的种类密切相关了,我们的本土家雀确实已经面临灭绝了,为了避免物种灭绝,所以仍需对麻雀群体进行保护。现在大家看到的“泛滥”的麻雀大多是杂交种或是外来引进品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13)

家雀与树麻雀

在大捕杀中,我们本土的麻雀基本上已经被抓完了,种群遭到了重创。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十分困难,并且田野里的恶劣状况也等不了本土家雀慢慢恢复了。

因此,我国就从前苏联进口了不少麻雀,其数量大约有几百万只。这种进口麻雀的学名叫做树麻雀 ,与本土属于同属,并不存在“生殖隔离”。进入国内的树麻雀迅速和本土麻雀开始杂交繁衍,使得生态状况有所改善。不过,当时家雀的数量本来就很少了,经过杂交繁衍之后,纯种的家雀还是面临几乎灭绝的情况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14)

许多喜爱麻雀的人表示,家雀和树麻雀的外形其实有很大的差异。家雀的颜色要更深一些,树麻雀则更黄。并且从体型上来看,虽然大小都差不多,但是家雀要更胖一些。树麻雀也许是因为喜欢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需要经常飞来飞去的所以体型看起来更加“精干”。

动物学家表示,树麻雀因为其过去生存的环境,使得它和人类并不会特别亲近。换而言之,它的警惕性更强。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些“憨憨”的,看到人接近也不飞走的麻雀,应该是家雀与树麻雀的杂交种。总之,我们普通人还是很难区分出这两类麻雀有什么不同,毕竟也没有凑太近观察的机会。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15)

麻雀的血泪史

麻雀可能也无法理解,自己明明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却要因为人类的误解遭受无妄之灾。如果说动物也有“幸运值”这样的说法,那么麻雀一定是个“幸运值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世界历史中,麻雀曾经几度遭到人类猎杀

18世纪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就曾经下达过猎杀麻雀的指示,其缘由是他看见麻雀正在啄食他花园中的樱桃。他宣布,只要国民参与猎杀麻雀的行动就能获得奖金,杀死一只可以获得6个芬尼的奖金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16)

后来,麻雀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消灭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情况就是国内的诸多果园遭受虫灾,腓特烈大帝发现之后收回了灭绝麻雀的成命,但是遭到打击的生态已经无法恢复了。

我国在颁布立法保护麻雀之后,各地仍旧有捕杀麻雀的情况。不少犄角旮旯里的大排档就在偷偷出售“烤麻雀”,这种猎杀野生动物只为饱口腹之欲的行为实在是太可恨了。所幸这些年在执法部门的大力监管下,这种现象已经少了很多了,偷猎野生动物的商家都应该被严格处罚。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17)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虽然是地球上智商最高的生物,却不应该把自己放在“造物主”的位置上。不仅是麻雀,还有不少生物都在人类片面的认知中被杀死了,其种群甚至一直面临灭绝的风险。自然界当中存在着固有的食物链,不论是其中的哪一环遭到破坏,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圈的正常运转。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18)

以草原为例,许多人觉得草原上的野兔那么可爱,对谁都没有威胁,每天只是吃食一些草料而已,却要遭受老鹰的捕杀,实在是太残忍了。所以人为地捕杀老鹰,旨在为了保护兔子。最终导致草原上的兔子泛滥,大量的草场被野兔啃食。此外,啃食草根的老鼠失去了老鹰的猎杀,其种群也迅速壮大,使得草场的生态变得更加严峻。

为啥麻雀没灭绝(为何麻雀泛滥却没有人敢抓)(19)

可见,许多事情并不是人类想当然的,我们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不论是本文的主角麻雀,还是草原当中的老鹰。人类对于自然过度的干预,本来就是错误的行为

不知道人类什么时候达到陆游诗中所写的“野竹成阴无弹射,不妨共享同窗风”的和谐境界。人类不单是要与鸟类和睦相处,面对自然界当中其他的生物也一样。要知道,越是掌握着“生杀大权”,越是要处事谨慎,我们将和谐相处的观念深植心中,那么生物圈的多样性一定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