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电影的发明把人类的生命延长了三倍。而我觉得电影的发明不止在时间维度上把我们的生命延长了三倍,让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物千姿百态的一生;还提供给了我们三倍于自身视野的广角镜头,用来捕捉世间的悲喜万物。而香港,对于这些异乡人来说,更是以广角镜头的形式,呈现出了世界的千姿百态。
我来到香港以后,便开始了追寻电影的脚步。当年在北京求学的时候,我便非常喜欢去中国电影资料馆看电影。疫情前的中国电影资料馆每周都会放映院线里很难看到的优质电影,其中很多都是经典电影的修复版。像我就看过《阿飞正传》、《穆赫兰道》、《马路天使》、《花外流莺》、《大都会》这些。
来到香港以后,得益于去年春季开始香港疫情好转,香港电影资料馆也在修缮后重新开业。在这期间我看了许多的电影。这些经历点缀在了我一个个疲惫的日子里,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幸福的花边。
在内地,我们年轻人买电影票基本上都会采取手机APP购票的方式。当然在香港也可以用像Hong Kong Movie、城市售票网等手机APP来购票。但很多时候要支付额外的手续费。而且城市售票网的操作界面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模样,用户体验很差。经常付款的时候突然被卡出去,而且不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只能用信用卡购票。
因此我有时会直接去电影院柜台买票。如果看电影资料馆的电影,还会去遍布香港各地的康文署的窗口买票。放映厅倒是和内地的差不多,不过一般座位不会很多的。电影结束后,我发现大部分人都会等片尾放完才离开。
在电影资源上,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又是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这方面真的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许多电影公司设立在香港,便于开发和制作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发行。
与内地相比,香港的电影放映在这几个方面有所不同。首先,香港积极引入世界各地的电影在院线上映。2019年一年,香港便有46部本地电影和280部外地电影上映,票房总收入为19.23亿港元。而内地则不能无限制地引进海外电影。每年最多引进20部普通分账片(其中最多14部美国电影);14部特种分账片(均为采用IMAX或3D技术的电影);和进口买断片(没有数据指标,大多为欧洲、日韩的中小成本电影,历年实际引进数量从10到70不等)。原因很简单,庞大的中国电影业需要本土市场的呵护和支持,例如每年暑期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当然,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内地和香港的合拍片均不受进口配额限制。
其次,香港早在1988年便制定了《电影检查条例》。采用清晰明确的分级制来为不同的电影框定不同的适合人群。既规范管理了电影的上映和公共影响,又保障了不同人群的观影权利。具体来说,香港将影片分为I、II、III三个不同的级别,而其中II级又分为IIA级和IIB级。第I级影片安全无害,适合任何年龄人士观看;第III级影片则只允许18岁或以上的人士观看。内地则没有电影分级制度。
同时,部分电影进入内地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些调整,而在香港往往能够看到完整版的电影。记得去年我在香港电影资料馆看了李安上世纪90年代家庭三部曲中的《饮食男女》。
这部电影我在内地时就在爱奇艺上看过了,因为很喜欢所以决定重温经典。没想到这次重温经典的时候竟发现,至少有五处情节和镜头是我之前没有看到过的。
除了遍布全港各大商场的电影院外,香港电影资料馆也是一个影迷们不得不提、不得不去的所在。香港电影资料馆的电影大多是根据系列来展映的。比如“寻珍记”系列的电影就都是香港电影资料馆珍藏的片子,电影的拷贝都是四处寻来或者海外捐赠的。“瑰宝情寻——声影留传”系列则是放映悬疑、犯罪题材的电影。“上海典藏文学电影巡礼”则聚焦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风格各异、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包括《芙蓉镇》、《日出》、《家》等等。
同时,香港电影资料馆的展览厅还会举办各式各样电影主题的展览,方便影迷们驻足观赏有关电影的一切。
香港电影资料馆还积极发挥其资料收藏、服务大众的属性。位于三楼的资源中心是一个好去处。在这里,你除了可以阅读世界各地的电影类杂志和书籍之外,还可以观看任何你想看的电影——只要香港电影资料馆有收藏你心仪的影片。
观影的时候,你会拥有一个私密的空间。进入这个小小的放映间前需要寄存你的包包,连手机、水杯都不能携带。只能携带纸笔用于记录感受。所以在电影放映期间,你会拥有一段真正属于自己且没有干扰的悠闲时光。
想要前往香港电影资料馆看馆藏电影的话,记得提前打电话来预约观影时间段。电话里职员会问你想要看什么电影从而提前帮你准备好片子。一次最多可以看三部电影,看完可以再请职员帮你找其他的电影。
当时我办理了资源中心的视听资料观赏年证,价格164港币。可以在一年内不限次数地预约观看喜欢的电影。得益于资料馆丰富的馆藏和亲民的服务,我常常花一整个周末的下午在那里看各种各样的电影,在光影交错中寻寻觅觅。
而除了香港电影资料馆以外,不得不提的便是一年一度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每年电影节都会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欣赏世界各地优质电影的机会。比如2021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就放映了多部经典港片。有王家卫的《春光乍泄》和《2046》,关锦鹏的《胭脂扣》和《阮玲玉》等等,都是一票难求。
其实这些电影在家也可以看。但是置身于香港大会堂这样恢弘的放映厅,和现场那么多观众一起欣赏一个上世纪的动人故事,这本身便是一种很难得的体验。更何况是在疫情肆虐的当下。
总的来说,在香港看电影的经历给我编织了许多快乐的泡泡。让我可以置身其中,感受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尽管放映厅灯光亮起来的那一刻这个泡泡就破了,但这不妨碍我依然热爱和追随光与影。
(本文作者:Anson)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