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十年里,创业环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硅谷曾是创业者的天堂,而最近的数据显示,2003 年以来成立的 10 亿美元以上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是在硅谷以外创立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经济全球化之争?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经济全球化之争(本地增长VS国际化扩张)

经济全球化之争

过去的十年里,创业环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硅谷曾是创业者的天堂,而最近的数据显示,2003 年以来成立的 10 亿美元以上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是在硅谷以外创立的。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普及,应用程序平台的规范化,以及移动支付培养出了人们在线上支付的意愿,创业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在不同地区快速复制自己的商业模式。创业者最重要的是专注于自己的产品,保持用户的自然增长和留存。其他的问题,都有更专业的公司来解决。

伟大的公司可以来自任何地方,但是今天,伟大的公司也需要扩展到任何地方。

这篇文章,从公司怎样进行“国际化扩张”的角度上,给了一些建议。

1.从创业开始,业务就能全球化吗?

有些企业,从创业第一天起就能成为全球性的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增加客户几乎不需要额外的努力。这些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不需要本地操作或物流;不需要本土化的产品;通过在线渠道获得客户。

第一类是游戏公司和消费应用程序,它们以 App Store 和 Facebook 为渠道进行推广,不需要大规模的从线下获取用户。例如:葡萄酒扫描仪 Vivino、学习应用 Memrise和 游戏开发商 Wooga,都可以从产品发布当天就在全球推出他们的游戏和 APP。另一类则是 App 易上手、客单价低的企业服务公司。如,在线招聘应用 Workable、开发工具 Sketchfab。研究表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公司平均需要 2 年才能走到国际市场,而需要更多募资的创业公司平均要花费 4 年的时间。进入特定行业,社交和游戏公司是国际上最快的,而企业数据和企业安全是最慢的。

国家人口小于 5000 万的创业公司,平均在建立公司一年半之后就会选择国际化;人口越少的国家意味着市场规模小,这种国家的公司越有可能提前准备国际扩张。

2.你的产品适合扩张到目标国家吗?

对于扎根于本土的企业来说,进行国际扩张的关键问题是产品是否适合进行扩张。在扩大市场之前,公司应该清楚地了解产品的特性,自然增长的数据是否健康,及资金是否充足。公共软件服务公司 Crane 的一项分析显示,在国际市场扩张之前,一半以上的公司在本土市场的收入超过了1000万美元。

除了首要考虑目标国家的监管政策外,人口结构、经济水平和文化,任何一个条件与国内的差异都有可能导致扩张的失败。

TCL 曾进行过一次盲目扩张:先是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双方合资成立TCL汤姆逊公司。同年,TCL集团闪电般地并购了法国阿尔卡特的移动电话业务。结果前者持续亏损,后者在合资仅一年后就以失败告终。

导致 TCL 集团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欧洲的运营成本高、尤其是员工成本高,而彩电行业当时一直处于低利润时期;此外,在当时的欧洲人们对液晶电视需求高速增长,但是 TCL 集团却还在生产普通显像管电视机。这次教训造成了 24 亿港元的损失。

一个有经验的国际扩张团队是进入新市场的重中之重。此外,技术、营销和客户资源都需要被考虑到。如果是一个电商类型的企业,还需要业务人员深入扎根在该国家,建立行之有效的销售模式。

3.本地扩张 VS 国际扩张

通常,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力是阻止竞对市场份额的扩张,尤其是那些网络效应很强的企业。但如果一个本土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根深蒂固,想要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并非轻而易举。以德国的就业社交网站 Xing 为例,Linkedin 曾在 2009 年拟收购过 Xing ,最终没有成功,而且至今也没有吃掉太多 Xing 的市场份额。

另一个驱动因素是,如果企业的国际化不够早,你的企业就只能在国内扎根,缺少海外扩张产品的能力。这是 2000 年至 2010 年欧洲科技公司的常见错误。幸运的是,现在有了更多的风投和基金,带来了资金和资源帮助创业者进行国际扩张。

许多公司需要进入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打败竞对才能成为行业内的领头羊。对于 SaaS 企业来说,情况往往就是这样。在这些企业中,转向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展示他们能够赢得客户打败本土竞争对手,是培养自己长线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

国际扩张的 ROI 通常低于国内。一般来说,在国内市场上经营良好的企业,会优先加大本地业务的投资,以增加用户数量和营收;而在本地市场达到饱和时,再选择国际扩张。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上,本土扩张的回报率更高。

因此,创业者面临的困境是,本地的投资增长更快,但先进入国际市场往往能缩短国际市场的战线。每个公司的具体情况会导致战略方向不同。对于一家像机器人投顾 Nutmeg 这样的公司,在本地有十亿美元的市场,而如果进行国际化,则面临着国际监管严格和高昂的产品成本,正确的答案是在其发展的后期进行,则必然是优先在国内市场内稳扎稳打。而在二手车销售公司 Frontier Car Group 的案例中,由于网络效应带来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因此该公司从第一天起就在四个国家的市场推出。

有效的评估方法应该是,管理团队用 1 - 2 天的时间整合所有的相关数据,再重新衡量想要进军的市场的基本状况、以及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核对。然后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编译注:文章来自外网,原文的角度多以美国和欧洲为出发点进行阐述;中国市场处于人口红利期,市场规模潜力大,与国外情况差异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