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发源地在洛阳(牡丹为什么偏爱洛阳)(1)

洛阳老城丽景门

洛阳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富贵高洁的牡丹更是给洛阳增添了些许浪漫的色彩。牡丹尽管以其根皮为药物,早在东汉就被医家利用过,但作为观赏花卉被社会普遍认识,唐宋人大抵都认为这是唐代的事。牡丹的种植,最早可能是在今天山西东南部一带。唐代两京当中,首先种植牡丹的也是长安。不过牡丹却最终在洛阳绽放出最绚烂的风姿。

牡丹发源地在洛阳(牡丹为什么偏爱洛阳)(2)

关于牡丹与洛阳的结缘,还有一个浪漫的故事。据说武则天登基之时,恰逢冬季,武则天下令百花齐放,百花摄于武则天的淫威竞相开放,唯独牡丹保持了自己的傲骨,无动于衷。武则天大怒,将牡丹贬往东都洛阳,结果牡丹来到洛阳以后迎风绽放。不过这个故事显然不是历史的真实。首先武则天登基地点在洛阳。其次武则天的时代洛阳为神都,地位高过长安,如果将牡丹从长安搬到洛阳,也不是“贬”而是“擢”。再说,武则天登基是秋天,并非冬日。

牡丹发源地在洛阳(牡丹为什么偏爱洛阳)(3)

洛阳天堂明堂景区

虽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洛阳在唐朝已经与牡丹结缘则是事实。洛阳人喜欢花则是很有传统的,李白曾有《洛阳陌》诗曰:“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中唐诗人李贺的《牡丹种曲》诗说:“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劚春草。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美人醉语园中烟,晚花已散蝶又阑。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李贺的诗说:秦蘅已经枯萎,荷花尚未长出枝条,富人家驱赶马匹驮着钱币去购买牡丹花苗。香土培根,清水浇灌,移植在月牙形的花盆中。牡丹为着凌晨开放,一夜里锁闭着花苞。赏花人园子中说说笑笑,酒意半酣。到傍晚花瓣松弛,彩蝶纷纷飞迁。只有那绿叶不倦,随着南风摇曳,像歌妓应着乐曲的节奏舞袖翩翩。暮色中帐幕昏暗,妇人拖曳披肩离去。花谢香消,不再有谁垂恩怜恤。不知那些俊男靓女今宵在哪里安眠,楼台中只剩下燕子对着月光窃窃呢喃。李贺是河南府福昌县人,今河南宜阳县人,只活了27岁,曾去长安短暂出任奉礼郎,其余时间基本上在家乡一带度过。他的这首诗描写人们移植牡丹和观赏牡丹的狂热情况,极有可能说的就是洛阳地区的事。

牡丹发源地在洛阳(牡丹为什么偏爱洛阳)(4)

唐代关于洛阳牡丹有这样几处明确的记载: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诗说:“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思黯是牛僧孺的字。牛僧孺任东都留守时,在洛阳归仁里修造第宅,“南墅”是他在洛阳城南伊河旁的园林,刘禹锡《和思黯忆南庄见示》诗说:“丞相新家伊水头。”洛阳尊贤坊田弘正宅,“中门内有紫牡丹成树,花发千朵”。田弘正在唐宪宗时是魏博节度使,兄弟子侄住在长安、洛阳者数十人之多。洛阳宅中牡丹成树,可见栽培有些年头了。洛阳宣风坊安国寺,也以种植牡丹而闻名。可见牡丹栽培的时间不算短,只是价格昂贵,分布未能普遍,所以牡丹花开才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大诗人白居易形容当时牡丹花开的盛况为:“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因此,到了唐末,牡丹依然很珍贵。权臣朱全忠洛阳宅牡丹开谢,都要登记数目。新及第进士睢阳人许昼醉酒,私摘十来朵,还辱骂朱全忠。朱全忠“命械昼而献”,许昼吓得“亡命河北,莫知所止”。

牡丹发源地在洛阳(牡丹为什么偏爱洛阳)(5)

武则天画像

关于唐代洛阳如何培育牡丹,一则资料说:“洛人宋单父,字仲儒,善吟诗,亦能种艺术。凡牡丹变异千种,红白斗色,人亦不能知其术。上皇召至骊山,植花万本,色样各不同,赐金千馀两。内人皆呼为花师这则说法出自题为唐人柳宗元撰写的《龙城录》“宋单父种牡丹”条。但自宋代起,人们多认为《龙城录》是假托柳宗元的伪作,出自宋人王铚或刘无言之手,其文笔与柳宗元的峭拔矫健似乎有所不同。但是,这条材料多少也可以透露出唐代洛阳牡丹的种植情况。

牡丹发源地在洛阳(牡丹为什么偏爱洛阳)(6)

进入宋朝以后,洛阳的花卉种植更加普遍,宋代花卉品种之繁多当首推洛阳,周师厚《洛阳花木记》中就记载他所到的牡丹109种,芍药41种,杂花82种,各类果子花147种,还草木、水花、蔓花芋百余种。牡丹已经成为洛阳最知名的花卉,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说:“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而且来到洛阳的文人们脱离了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以后,完全可以把他们的心灵解放出来追求生活的品味。于是我们看到,一座座的园林纷纷出现在洛河两岸。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就向大家记述了当时盛况。这些花卉和园林,无疑在洛阳的历史中添加了一抹亮色。

牡丹发源地在洛阳(牡丹为什么偏爱洛阳)(7)

牡丹之于洛阳城,不仅仅是一种花卉而已,在很大程度上,牡丹已经成为洛阳城的名片和象征。南宋时陆游曾经在四川为官,有一年四川彭州牡丹盛开,当地人请陆游前去赏花。赏花之后,陆游挥毫写下了《天彭牡丹谱》一文。在《天彭牡丹谱》之中,陆游先是逐一罗列了自己所看到的牡丹品种,讲述了这些牡丹娇艳的姿态。最后,陆游说道:“嗟乎!天彭之花,要不可望洛中,而其盛已如此!使异时收复两京,王公将相筑园第以相夸尚,予幸得与观焉,其动荡心目,又宜何如如也!”

牡丹早已经与洛阳城融为一体,城因花而浪漫,花因城而富贵,城与花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