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举案齐眉”新解(上)——是夫妻恩爱还是男尊女卑?》~~

3

梁鸿和孟光隐居后,由于总是被人找上门,连皇帝都派人来招揽;两口子嫌烦,又收拾收拾,两次搬家,几经辗转来到一个叫皋伯通的人家里当奴仆。在这里,梁鸿的工种是舂米,这可着实是个辛苦的活计,有些朝代的宫廷甚至把舂米当成一种刑罚,可见一斑。

举案齐眉故事大全(举案齐眉新解下)(1)

孟光则继续伺候梁鸿,而且越发谨慎守礼,已经到了在梁鸿面前都不敢抬头直视的地步。孟光每天准备好饭菜后,将摆放碗碟的托盘高举至眉毛那么高,恭恭敬敬请梁鸿吃饭,这个POSE就叫“举案齐眉”。

家主皋伯通看到之后很诧异,因为在他眼里,梁鸿就是个没有文化、只能卖苦力的下里巴人。可一个粗鄙下人竟然能把老婆教育得这般谦卑守礼,着实稀罕。皋伯通由此认为梁鸿定非凡品,于是把他奉为上宾,好吃好喝招待着。

所以说白了,梁鸿是借由老婆孟光成功吸引了皋伯通的注意!在提高地位、改善生活后,梁鸿写了十多篇著作;但由于多年奔波辛劳,他的健康状况很糟糕,没多久就病死了。

梁鸿死后,皋伯通遵照其遗愿,没让他儿子扶灵回乡,而是将梁鸿葬在当地四大刺客之一要离的坟墓旁边。大家说要离是烈士,梁鸿是清高之士,可以葬在一起。办完丧事后,孟光带着儿子回了老家,从此不知所踪。

4

“举案齐眉”的典故就是这样,大家看完之后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作为现代女性,小姐姐们是想嫁给梁鸿那样的男人,还是想做孟光那样的女人呢?纵观《后汉书·梁鸿》全文,梁鸿与孟光的结合固然是你情我愿,但从情感角度来看却是意难平。

孟光敬重贤士,肯陪梁鸿过清苦日子,那是她的兰心蕙质;可梁鸿却不该视此为理所当然,真的让妻儿清苦一辈子。一个有才学的男人,单身时可以放飞自我去养猪;然而有了家室后,还依然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考虑妻儿的生活品质,这叫不负责任、没有担当。

孟光给予梁鸿一生的敬重与服侍,可梁鸿回馈给孟光什么?从梁鸿写文章没多久就病死了来看,他舂米的时候身体就已经不好了。带病还要干重活,可见梁鸿不但没有钱财积蓄,更没有养老计划。

举案齐眉故事大全(举案齐眉新解下)(2)

梁鸿的一生都在随心所欲,活一天是一天,哪天活不动了就病死算了。他自己这样无所谓,但他为老婆孩子着想过吗?古代女子因何以夫为天,就因为男子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但很显然,梁鸿并没做好这根支柱,更没撑起这个家。

梁鸿留给孟光的只有一座客葬异乡的坟茔,一个孤儿寡母的晚年。没有钱,没有家,孟光和儿子以后怎么生活?是孟光织布还是儿子舂米?或者我们可以进行美好的畅想——也许孟光回乡后投奔有钱的娘家了?也许孟光的儿子入仕当官了?

但娘家兄嫂不见得能容下出嫁多年的小姑子。而梁鸿早年曾因写诗见罪于朝廷,为逃避抓捕都到了改名换姓的地步,他的儿子能入仕吗?畅想终究不是现实,孟光母子的结局不容乐观。

5

在古人眼中,妻子是丈夫的附庸,名声更是重于性命;所以范晔写《后汉书》可以忽略孟光的感受,只一味褒奖“举案齐眉”。但婚姻中的酸甜苦辣需要每位女性亲自体验,而不是只活在别人笔下,寥寥几句就走完一生。

所以现代女性应该将爱情与现实并重,毕竟过日子需要钱,养孩子更需要钱。虽然把物质当做衡量爱情的唯一标准会错失真正的爱情;但一个劝你有情饮水饱的男人却绝不是值得托付终身的良人。

男人不是不能穷,有道是莫欺少年穷;但男人不能满足于穷,甚至理直气壮拖着老婆孩子一块儿穷;而且还给老婆洗脑,说吃苦代表高尚的操守、美好的品德。

清高不能当饭吃,更不能牺牲家人的生活品质来成全自己的清高——有物质基础的清高才是真清高,没物质基础的清高叫死要面子活受罪。

男人如果做到梁鸿这个份上,在外头为奴为仆低声下气,回家后靠着老婆“举案齐眉”找补尊严,甚至最后“博出位”都是因为老婆,那还有什么脸面活着?

这样的男人,把《鹿鼎记》中顺治叮嘱康熙的话送给他——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举案齐眉故事大全(举案齐眉新解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