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粹京剧与时代共鸣(24火花解放思想与时俱进)(1)

作者:陈旺葵

京剧,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美工,都是艺术中的精品,曲艺中的瑰宝,全球范围内无可比拟。它具有雄厚实力,完全有征服广大观众潜力,然而,从市场来看,京剧观众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

京剧要走出现在的困境,就得发扬《红灯记》精神。

新国粹京剧与时代共鸣(24火花解放思想与时俱进)(2)

首先是内容上解放思想,不要认为唱经典就行,把经典唱好就行。这里不是讲经典不应该唱,而是说,京剧的内容要进行大胆地更新。应该创制出一批新的作品,用新的作品唱时代精神。我们“嫦娥”登月,有“万米”下潜的英雄故事。我们有抗疫精神,有雷锋精神。这些都可以成为京剧作品内容。《红灯记》最大的胜利,就在于内容上使用了现代革命内容,这个内容贴近当时广大人民的需求。现在是什么时代,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网络小说、网络电剧为什么能够有市场?就是因为内容与现代人需要贴近。

第二,在形式上应该与时俱进。一是保留京剧韵味,向流行音乐进军;二是选择京剧中原本接地气的丑角、净角作为主打,用这类重趣味的角色做主角,创作贴近社会生活,增强京剧的趣味性。《红灯记》虽然演了现代革命内容,就只是保留了京剧的意味,其它方面的形式都改变了。包括音乐、舞蹈与服装,但大家一看,还是京剧,没有走味。如果我们能够通知京剧来演小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要觉得这是玷污了京剧的本质,不是的,它是形式上灵活变化,只要坚持《红灯记》的创作精神,但不是它曾经的方法,带有喜剧性质的京剧未必不能进春晚。

新国粹京剧与时代共鸣(24火花解放思想与时俱进)(3)

第三,将京剧小段流行化。得到《大碗茶》,《我还最爱我的北京》等许多的歌曲中,就是有京剧的味道,听起来也很舒服。为什么不这样推广京剧呢?京剧成功的小段,像《满江红》等,都是脍炙人口京剧。有许许多多的京剧不知名小段其实也很好听,用它来表现当代爱情、当代追求等当代情感,为什么不能?

第四,京剧艺术创作队伍年轻化。老艺术家将看家的本领传授给年轻人之后,灵活的创作还是应该交由年轻京剧人来创作。同时,当代创制歌曲的写手们,应该是可以写京剧的。请他们出面创作京剧,一定可以创作贴近当代人需要的京剧歌曲来。

新国粹京剧与时代共鸣(24火花解放思想与时俱进)(4)

第五,新的京剧作品出来之后,应该影视化。当初《红灯记》就是影视化后,被推向全国的,现在为什么不影视化呢?每年的跨年度晚会,京剧与流行歌曲各占一半,不行吗?

不管什么艺术,只要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就会走向衰落。

振兴京剧艺术,唯一的出路,就是将京剧平民化,植根人民,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必为艺术而艺术。

希望京剧爱好者有不同的声音出来,共同研究。欢迎向《紫苏习惯阅读》投稿京剧类讨论文章。

新国粹京剧与时代共鸣(24火花解放思想与时俱进)(5)

~~~~~~~~

主管单位:天津子苏五星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天津子苏五星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编辑单位:天津子苏五星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别:杂志

主编:陈旺葵

编辑:陈旺葵

美工:陈苒思航

摄影:陈苒思航

声明:《紫苏习惯阅读》图文均为本号独有,2020年12月31日前,均允许转载,但必须注明来自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