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的公路你见过吗?

在德国就有这样一种公路,每分钟能“喝”掉4吨水,城市再也不用担心内涝问题。

吸水公路为何这么神奇,能否引进我国解决城市的内涝难题?

排水最牛的大坝(这条公路1分钟能喝4吨水)(1)

德国最早开始使用海绵公路

这种会吸水的公路,被称为“海绵公路”。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德国就开始尝试在城市和乡村铺设这种海绵公路了,因为德国的降雨量比较多,路面积水会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困难,使用这种公路能极大地解决出行的问题。而随着混凝土工艺材料的改良与进步,现在这种海绵公路的吸水性已经非常优秀了,甚至每平方米在每分钟内可以吸收4吨的水,吸水能力是沥青公路的120倍。目前德国已经有80%的道路都铺设了这种海绵公路,可以说,除了洪涝水灾,以后下雨天出门,德国人根本不用担心需要“边走边游泳”。

那这么优秀的公路,为什么我国不引进呢?

排水最牛的大坝(这条公路1分钟能喝4吨水)(2)

海绵公路优点多

其实我们国家也早就开始尝试使用海绵公路来改变城市的排水问题了。

不过由于两个国家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不同,用于制作海绵公路的材料也有差别,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降水量,调整修筑海绵公路的材料。虽然做不到像德国海绵公路那样优秀的吸水能力,不过广州市荔湾区的海绵公路,每平方米每分钟吸收270升左右的水是完全没问题的,而且广州的雨最多每分钟100毫升,因此这条海绵公路的铺设可以达到减少当地街道浸水情况的要求。

而济南建设的100万平方米海绵公路,在特大暴雨中甚至可以吸收10万吨的雨水进入土层,大大降低了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让大家看到了海绵公路的实力。

排水最牛的大坝(这条公路1分钟能喝4吨水)(3)

道路上既然没有了残留的水,也就意味着空气中的水雾不会多,能见度自然也就得到了改善。宾夕法尼亚州运输部还曾在4条海绵公路上进行过抗滑性和速度梯度的测试,发现海绵公路具有较高的抗滑能力和较低的速度梯度,许多司机也表示,即便是下雨天经过海绵公路,轮胎和路面之间也不会产生水压,再加上没有水雾遮挡视线,车辆的行驶比以前更安全,他们也更放心。

而且,海绵公路为了吸水,路面不仅多孔,而且孔隙还留得比较大,这就使得公路具有一定的吸音作用。当车辆从路面行驶而过,海绵道路就会吸收一部分车辆发出的噪音,大大减少交通车辆形成的噪声污染。这样一来,如果穿过城内的高速使用了海绵公路,还能减少防噪音护栏的安装,节省开支。

排水最牛的大坝(这条公路1分钟能喝4吨水)(4)

说到节省开支,有人会问,吸水性这么好,那海绵公路的造价不会比沥青公路贵吗?事实上,海绵公路的造价虽然比普通沥青略高,但又比彩色沥青便宜很多。而且对海绵公路进行道路养护也不难,总的来说成本不高。与其用高价格的彩色沥青铺设一条吸水性差的路,铺设色彩鲜艳的海绵公路,不仅能改善以往黑色沥青给城市增添的沉闷单一风格,光吸水这一点就已经完胜沥青公路了。

不过,即便海绵公路有这么多的优点,也不免让人担心,公路能像海绵一样吸水的话,会和海绵一样软吗?就算市内通车没问题,那大型货车的重量可不一样,如果车辆通过路面,不会有什么安全隐患吗?

排水最牛的大坝(这条公路1分钟能喝4吨水)(5)

海绵公路不易维护?

海绵公路因为孔隙多,且比沥青公路的孔隙大,所以会给人一种“松散”的感觉,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海绵公路使用的沥青膜厚度不足,结合料过度老化,以及在冻融状态下沥青粘附性的丧失而给人带来的印象。实际上,现在使用的沥青粘度都不错,而且还会加入纤维等外加剂来增加沥青膜的厚度,再严格控制搅拌工艺和加热温度,这样就能避免建造公路的结合料过度老化,让海绵公路可以更加耐磨抗压,因此,即便是大型卡车压过路面,也依旧能保证安全。

排水最牛的大坝(这条公路1分钟能喝4吨水)(6)

其次,公路上的大孔隙虽然方便透水,可是也同样会有灰尘堵塞的问题,每天来往的车辆和行人这么多,尤其是北上广深等地,更容易造成孔隙堵塞。天津就曾建造过海绵公路,然而路面依旧在暴雨后发生了积水问题,这不由得让人怀疑,这海绵公路能用的时间这么短,水透不下去,那城市不就又要重回“看海模式”了吗?

大家可能没注意到,路面的孔隙大既然方便透水,当然也方便使用高压水枪对路面进行清理,只要水压没有超过一定限度,堵塞的灰尘是很容易清除的。如果在一些不方便使用高压水枪的地区,也可以用压缩空气冲刷孔隙,或者真空泵来吸出灰尘。

排水最牛的大坝(这条公路1分钟能喝4吨水)(7)

至于天津为什么还会积水,那不光是因为路面的缝隙被大量的灰尘所堵塞,更是城市的其他排水系统没有能和海绵公路很好地搭配起来,当时国内刚引进海绵公路不久,很多设施都还没能完善,所以才造成了有海绵公路也仍然积水的问题。

那假设海绵公路的其他搭配设施都修好了,公路吸了这么多水,冬天要是结冰的话,路面不会开裂吗?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担心,因为透水性铺装的公路比一般的混凝土路面拥有更强的抗冻融能力。它本身具有的孔隙结构,能让路面不会受冻融影响而断裂,也能使较低的地下温度能传入地面,从而降低整个铺装地面的温度,因此,海绵公路在吸热和储热方面可以更接近自然植被所覆盖的地面。

排水最牛的大坝(这条公路1分钟能喝4吨水)(8)

这种公路既然如此优秀,那为何我国没有大面积推广呢?

排水防涝,不能光靠公路吸水

实际上,北京在2004年的时候就在5个示范区内铺设了海绵公路,通过海绵公路存下来的雨水用在了家庭冲厕、小区绿化等方面,雨洪综合利用效果非常好。

而2012年的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上,我国也提出了要建设海绵城市的概念,而海绵公路就是其中最为主要的部分。2015年,财政部就公开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名单。然而,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的统计,一共纳入试点的30个城市中,有19个城市都发生了内涝,其中包括北京、重庆、济南,以及刚才我们提及的天津等大城市。

海绵公路明明有效,但刚才也说了,没有和海绵公路打配合的其他设施,城市的内涝仍然无法解决。

排水最牛的大坝(这条公路1分钟能喝4吨水)(9)

而我国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时间不长,随着城市的急速扩张和发展,排水系统的能力跟不上城市的需求。但德国地下管网的发达程度和排污能力都远强于我国,一些处理雨水和污水的设施甚至有140多年的历史。

而且古人也说:“因地制宜”,对他国成功的经验照搬照抄肯定是不可取的,我国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暴雨和台风雨经常光顾,每年都有很多的洪涝灾害事故发生。城市以前的“死亡性地面”让城市中用于调节小气候的地表植物难以生长,甚至缺水死亡,而水分难以下渗,还降低了城市对地表、温度的调节能力,以至于扬尘严重、地表干燥、水分蒸发快,从而导致空气闷热,温度升高,产生热岛效应。

排水最牛的大坝(这条公路1分钟能喝4吨水)(10)

我国必须要立足于我们自己的国情,找到问题,制定相对应的方法,才能建设出有效的海绵城市。直到今年6月,已经有25个城市成为了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这意味着建设海绵城市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已经是大势所趋。

排水最牛的大坝(这条公路1分钟能喝4吨水)(11)

我国以海绵公路为基础开始,逐步建设其他相关的雨水处理系统,减轻城市排水管道的负担。如今,美、德、日的发达国家都在建设海绵城市,我国今年南京秦淮区也正准备推进31个海绵项目,包括老旧小区改造、整治和治理河道湖泊等多个方面,相信随着其他设施的不断完善,各省市的海绵城市逐渐建成,能够进一步地改善我国城市的积水问题,从而调节城市气候,改善环境。

参考文章:

陶鹏鹏,刘礼辉.海绵型高速公路应用前景与展望[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6,12(05)

透水沥青路面的优缺点

徐君,贾倩,王曦.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镜鉴及比较[J].当代经济管理.2021,43(03)

罗义,曹永超,王兆宇,路歌.国内外海绵城市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居舍.20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