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端午将近,贵州铜仁的粽子火出了圈。

6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她的推特上发了一则视频推送,并配文:“为庆祝即将到来的端午节,铜仁的村民们参加了6月2日的包粽子比赛,参赛者将粽子整齐地包裹在粽叶中,展示了他们家族传承的技艺。”

(华春莹向世界推荐)(1)

折粽叶、放糯米、缠细线……视频中,一个个浑圆饱满的鲜绿粽子在村民们的巧手下迅速成型,参赛村民们争分夺秒全力比拼,现场粽香四溢,一派火热景象。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华春莹向世界推荐)(2)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不仅要吃粽子,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等各种贺节活动也在全国各地热烈展开。在美丽多彩贵州,端午节又有哪些习俗,一起来看看!

贵州各地龙舟赛

(华春莹向世界推荐)(3)

施秉龙舟千帆渡

你见过的最长木龙舟有多长?6月9日,在“水墨云山·中国施秉”全国独木龙舟邀请赛暨舞阳河端午节传统龙舟赛系列活动中,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为世界最长木龙舟的施秉县77.8米龙舟惊艳亮相。

(华春莹向世界推荐)(4)

世界最长木龙舟

现场2169名抬龙舟的队伍加上1万余人组成的120支姑妈盛装队,延绵1公里,载歌载舞共庆端午盛会。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传统也最热闹的一项民俗活动,除了施秉,在端午到来之际,贵州的铜仁市、镇远县等多地都将举办盛大的赛龙舟比赛。早在2011年,镇远赛龙舟已被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春莹向世界推荐)(5)

镇远赛龙舟

今年6月14日,“千年古韵寄乡愁·龙舟飞渡逐新梦”为主题的第三十七届镇远“赛龙舟”文化节将开幕,届时不仅会有来自各地的赛龙舟选手上演一场激烈的龙舟展演,舞水摇滚音乐节、河灯祈福活动、龙船饭体验活也将精彩呈现。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从2015年开始,每逢端午,铜仁锦江河都会上演的中国传统龙舟大赛,“龙舟文化”已发展成为铜仁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每年比赛均会吸引百余支中外龙舟队伍近5000名选手参赛,数十万观众到现场观看比赛。

平塘泼水耍“水龙”

(华春莹向世界推荐)(6)

泼水耍“水龙”

端午节耍“水龙”、泼吉祥水等活动在平塘县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是当地居民因干旱祈雨而产生的一种民俗活动。耍“水龙”时,城中的男女老少全副武装,手持瓢、桶、盆、水枪等,尽情地向水龙泼洒,你一盆,我一瓢,大家你来我往,乐趣无穷。近年来,平塘县人民政府加强当地旅游业的开发,并努力打造民族文化与自然原生态旅游,使耍“水龙”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活动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众人下河“抢鸭子”

(华春莹向世界推荐)(7)

端午“抢鸭子”

“抢鸭子”是贵州苗族同胞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目,这一习俗源于纪念古代苗族英雄杀死恶龙、为民除害的传说,一直沿袭至今。每到端午节,黔东南同胞在举行龙舟赛的同时,还会将一大群活鸭放入河中,任由众人抢捉,抢到鸭子则意味着大吉。例如,黔东南州镇远县每年都会组织龙舟比赛和抢鸭子比赛,水性好的游客还可以参与其中,和当地人一起抢鸭子赚好运。

茅台镇祭麦制曲

(华春莹向世界推荐)(8)

茅台镇“端午踩曲”祭麦仪式现场

在遵义茅台镇,端午这天,大大小小的酒坊都要举行隆重的祭麦仪式。这个全国独一无二的端午传统活动,已在茅台镇持续600多年。茅台人端午祭麦,源于当地酱酒都是用小麦制作酒曲,酒曲要经历高温发酵期,端午之后,茅台河谷的暑热夏季到来,意味着新一年的白酒生产正式开始。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撰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来源: 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