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天门8月18日电(通讯员 周阳)7月4日至7月2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爱心支教团来到天门市干驿镇干驿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几天与孩子们的相处,志愿者发现少数学生有时会出现不文明礼貌等行为。为了让学生们有清楚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学习好的方面,改正、规避不好的方面,同时了解国家历史,学习先辈们自强不息的精神,铭记时刻热爱祖国,做一个懂文明、懂礼貌、爱国的好少年。支教团成员特设爱国教育课和文明礼仪课。在活动这段时间内,用课程教学和实际行动,尽每个志愿者最大的努力去影响、改变孩子们。

祖国现如今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先辈的努力与奋斗,作为中国公民,需要把爱国放在第一位。尤其应该从小树立爱国思想观念,时时刻刻牢记历史使命。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展爱国教育课程,志愿者提前准备了关于国家历史的一些题目,以及爱国电影和爱国歌曲,多方面的教学。志愿者首先讲述祖国各大历史事件,比如香港回归,建国建党党过程等,让学生们清楚的了解历史,去体会当时情景下先辈们的处境,明白如今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然后,将准备好的历史相关题目分发下去,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讨论完成题目。并且为了鼓励孩子们踊跃答题,志愿者提前准备了奖励贴纸,告诉他们回答哪组正确的题数越多,就能得到奖励。顿时,整个课堂活跃起来,每个孩子都在积极的讨论中,似乎都在暗暗较劲,同时为那张贴纸和荣誉在默默努力。过了一段时间后,志愿者核对答案,讲述该题目相关的历史事件与过程,当说出谁要回答时,一个个小手举的特别高,一双双渴望被点回答的眼神都在告诉着志愿者点他。核对完成后,虽然有的同学未能完成所有题目,或者错误很多,但是相信这些题目相关的历史事件,通过志愿者讲述后学生们不会忘却,铭记于心。

暑期三下乡多家媒体报道(湖北学子三下乡)(1)

图为学生讨论并完成历史相关题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徐帅 摄

据了解,观看爱国视频相比直接书面讲述历史事件或许更能让学生们印象深刻,感触更多。所以支教团特拿出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观看《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在观看的途中,发现学生们的情绪随着剧情在变化,有时流泪,有时激动,有时大笑,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之情都发现出来。这部电影,让孩子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中国的历史,以及感受先辈们的爱国之情和奉献精神。下课后,孩子们主动要求学习电影同名歌曲,在之后的音乐课上,孩子们都学习得非常认真与专注,声音中充满了热情与朝气。之后的生活里,每当问及孩子们通过爱国教育课程学习到什么时,他们都能凯凯而谈,问及梦想时,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回答到,好好学习,建设祖国。

在生活中,文明礼仪不能忘。由于网络盛行时代,孩子们年纪尚小没有判断能力,很容易被不文明的内容所影响。所以需要旁人加以纠正观念,正确引导。因此,志愿者查找资料,搜集、罗列出生活中不文明、文明的方面。在上课前,提前询问学生了解到的生活中哪些文明和不文明的行为,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初步了判断生活中与之息息相关的行为是否正确。之后,志愿者仔细讲解礼仪的各个方面,以及文明和不文明的具体行为。在学生们清楚了解后,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判断是非能力,志愿者参照查找的资料,让学生判断题目所给的是否属于文明行为。学生们一个比一个积极举手回答,通过一番了解后,正确率达到百分之百。其实,孩子们有时不是故意出现不文明、礼貌的行为,而是周围的人没有正确引导孩子,严格要求自己。在进行完文明礼仪课程教学后,学生们经常看见志愿者都会主动打招呼,说话文明。

暑期三下乡多家媒体报道(湖北学子三下乡)(2)

图为志愿者讲解校园礼仪相关事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肖郭乐 摄

每个家长都告诉孩子要爱国,要懂文明、懂礼貌,但孩子们没有清晰的认识是不会明白这些道理。支教团想通过此次活动机会,结合生活实例,让孩子们自己去感受、去判断,慢慢地孩子们会知晓这些道理。同时,也是在警示家长严格要求自身行为,为孩子做好榜样,在生活中,及时指出孩子不好的行为,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热爱祖国,懂文明,懂礼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