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曹州梆子,它的唱腔特点是什么,作为山东梆子的一个分支,它又和另一分支--汶上梆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相信很多山东梆子戏迷心中都有这样的疑惑。作为山东省内一个比较大的剧种,理应受到戏曲界的关注和追捧,遗憾的是,各界对山东梆子的理论研究却相当之少,至今也未出现令人信服的观点。以至于戏迷无从辨别,意见纷纭,更让新山东梆子戏迷一头雾水,莫衷一是。

一,曹州梆子是山东梆子,不是豫剧。

2007年山东梆子现代戏《山东汉子》在央视11套节目中播出,在山东梆子戏迷群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其实这出戏2003年就已经登上舞台,是由菏泽地方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排演的一出新戏,2004年还获得了国家级文华大奖。这出戏的主题突出,时代性强,故事情节也很感人;同时舞台形象新颖,音乐设计优美;且精雕细琢,几易其稿,编剧和导演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但是,虽然挂名为山东梆子,这出戏的音乐唱腔却并非山东梆子唱腔,而是地道的豫剧唱腔,演员也是豫剧演员(菏泽地方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原为菏泽地方戏剧院豫剧团)。且不论推出这出戏的目的如何,编导及各方面是对是错,它的出炉,注定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注定永远伴随着争论和非议。山东梆子没有山东梆子味道,这个致命的硬伤使《山东汉子》的艺术性大打折扣,无法弥补,也是其不被山东梆子戏迷认可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出戏在央视播出后,影响极为恶劣,有些戏迷直接说它是豫剧;有些戏迷称之为伪山东梆子;更有些刚刚接触山东梆子剧种的戏迷朋友被剧中的豫剧唱腔所迷惑,认为山东梆子就是豫剧,山东二字不过是加在豫剧身上的一件冠冕堂皇的外衣,纯粹是地域情节作怪而已。

山东梆子的发展过程(曹州梆子的前世今生)(1)

不可否认,山东梆子和豫剧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和豫剧的祥符调、豫东调和沙河调联系更为密切。解放前,山东梆子和豫剧演员互相搭班同台演艺司空见惯。山东梆子和豫剧同属梆子腔系,在未分出剧种之前,它们都称之为高调,而山东西部和河南地地界毗邻,语言相近,风俗相似,更大大增加了两个剧种相互交流的机会。豫剧大师陈素真的回忆录就记载了上世纪30年代河南的班社邀请山东的梆子演员去演出的事迹(如山东梆子和豫剧演员黄儒秀、赵义庭、王锡堂、刘德润等),并明确指出这些梆子演员的唱腔和当时豫剧的唱腔不一样;同时河南的一些演员也到山东的西部发展,特别是解放后,随着豫剧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有更多的河南豫剧演员成了梆子剧团的顶梁柱,泰安山东梆子剧团原团长郝瑞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也许没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剧种划分,也就没有今日的这些争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戏曲大繁荣的黄金时期,此时的戏曲工作者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挖掘并命名出了一个又一个濒临灭绝的剧种,一个又一个的稀有剧种得以保存并发展,而山东梆子就是其中之一。感谢这些老戏曲工作者,没有他们,也许河南豫剧和山东梆子还统称之为高调,没有他们,曹州梆子也就会淹没于《朝阳沟》的旋律之中永远不会翻身。

山东梆子的发展过程(曹州梆子的前世今生)(2)

史料记载:1952年,流行于山东西部的高调梆子,包括以菏泽为中心的“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汶上梆子”统一定名为“山东梆子”!山东梆子不是豫剧,而是一个不同于豫剧的剧种!这是老一辈戏曲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谁也不能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在解放初期异常苦难的情况下,凭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对地方戏曲的尊重,能把戏曲剧种和剧种流派划分的如此清晰明了,他们定是走访了当年无数的老艺术家,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山东梆子能独立成为一个剧种,在梨园界占有一席之地,自然有它独特的音乐唱腔,这些唱腔定是其他剧种所没有的,是山东梆子独有的,是山东梆子剧种存在的根本!

庆幸啊庆幸,感谢啊感谢,山东梆子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诞生了,专家定义它有两个分支--曹州梆子和汶上梆子,而曹州梆子的杰出代表“大兴班”,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上调省会济南组成了山东省梆子剧团!以三刘--刘玉朋、刘君秋、刘桂荣为代表的曹州梆子随后突飞猛进,名噪一时!

山东梆子的发展过程(曹州梆子的前世今生)(3)

二,曹州梆子的唱腔特点。

山东梆子是山东的一个古老剧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山东地域特征,承载了当地的地域文化。山东梆子唱腔优美,激昂高亢,其不同于其他兄弟梆子剧种的突出特点是花腔多、甩腔多,生角多用二本嗓(假嗓)演唱;净角多带炸音,甩腔结尾多落在“啊咦”音上,中间经常有“嘿嘿”、“嗨嗨”、“哼哼”等花腔;旦角演唱多用真假声结合,甩腔结尾多落在“啊(奥、咦、嗯等)”音上,并在“啊、奥、咦、嗯等”音上抑扬顿挫。音乐唱腔是一个剧种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根本,山东梆子之所以区别于豫剧,正是由于它独特的音乐唱腔。作为山东梆子的一个分支,曹州梆子自然也不例外,它的板式、过门、音乐也定是属于山东梆子体系,是自己独有的、豫剧所没有的。

一说曹州梆子,就不能不提已经过世的老艺术家刘桂荣,作为曹州梆子老班社“大兴班”培养出来的旦角女演员,她的花旦和闺门旦风格独特,在山东梆子戏曲届影响甚大,足以称门立派。可惜的是,生前刘桂荣留下来的资料非常少,不过从仅存的几段音频中我们依然能窥探到刘桂荣的艺术风采。无论是《墙头记》中大怪妻的一段唱“提起来亲爹心里喜”、《打金枝》中公主的一段唱“头戴着翡翠冠压鬓齐”、《玉虎坠》中王娟娟的一段唱“禅院深深雨潇潇”,还是《五凤岭》中吴凤英中的两段唱“打一杆大旗拉在空”、“催战鼓不住的咚咚嗒”,都很好的体现了山东梆子剧种旦角唱腔的特点:花腔多,甩腔结尾多落在“啊”音上。特别是《织黄绫》中七仙女的一段唱《七仙女上机来神梭响亮》更是精彩绝伦,这段唱板式丰富,琴韵悠扬,同时刘桂荣的嗓音高亢明亮,唱腔委婉动听,是山东梆子剧种特点集大成者,是目前留下来的山东梆子旦角唱腔中最为精彩的唱段之一。

“三刘”之一的小生刘君秋是曹州梆子的另一代表人物,她在《墙头记》、《花打朝》、《打金枝》中分别饰演二怪、罗通和郭暧,在这些剧目中她的嗓音高,花腔多,唱腔也很好的体现了山东梆子的特色。

有很多朋友听刘桂荣和刘君秋的某些唱段,感觉唱腔中豫剧味道比较浓厚,这样说也不无道理。由于菏泽和河南东部相邻,地面畅通,上世纪30年代曹州梆子演员频频被邀请到河南开封唱戏,40年代又有很多河南梆子演员经常到菏泽演出;同时河南梆子的改革也走在了曹州梆子的前面,特别是40年代中期“大兴班”从河南邀请来了5为女旦角演员“五云”,女演员才开始登上大兴班的演出舞台,并红极一时。两个剧种的频繁交流使得梆子演员的唱腔受到豫剧的影响,这也是现在听刘桂荣和刘君秋的某个唱段,感觉豫剧味道偏重的一个原因。即使某个唱段梆子唱腔和豫剧唱腔并存或者豫剧味道偏重,也不能否认她们唱的就不是山东梆子,因为剧种的相互交流使唱腔融合化,不能简单的说某个唱腔只属于豫剧或山东梆子。艺术是没有界限的,只要大多数唱腔的本质不变,就不能以偏概全!

山东梆子的发展过程(曹州梆子的前世今生)(4)

三,地理位置和曹州梆子剧目。

曹州梆子,顾名思义是以古曹州府(今菏泽)为中心的梆子。那么古曹州府指的是哪里?它的历史辖区变更如何?曹州梆子与曹州辖区的变更又有什么关系?曹州梆子的影响范围又有多大呢?

资料介绍,曹州梆子已经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明清时期的曹州辖区理应是曹州梆子的发源地,而清后期和民国时期则是曹州梆子的繁荣时期。那么明、清、民国时期的曹州辖区包括哪些地方呢?菏泽简介之“历史沿革”中这样介绍:

“明(1368~1644年),境内大部属山东承宣布政司兖州府的曹州、济宁州和东平州,西部和北部各有一小部分属京师大名府的开州和山东承宣布政司东昌府的濮州。1368年(明洪武元年),因水患曹州徙治安陵镇(今菏泽市大黄集乡安陵集),次年再徙治盘石镇(今曹县城址)。1371年(明洪武四年),降曹州为曹县。1445年(明正统十年),复置曹州于古乘氏县址(今菏泽城)。这时的曹州虽领两县,但为府辖州。

清(1644~1911年),改布政使司为省,境内西部和东北部分属直隶省大名府和山东省兖州府外,均属山东省曹州府。1724年(清雍正二年),曹州升为直隶州,辖区较明代不变。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升曹州为府,辖一州10县,附郭设县,赐名菏泽。此时辖区面积略大于今菏泽市。

中华民国(简称民国1912~1949年),1912年,政区仍沿用清末省、府、县三级制,道为省的监察区。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颁发组织令,规定地方实行省、道、县三级制。今境除东明县属直隶大名道、鄄城县和梁山县(原为寿张县)属山东省济西道(后改为东临道,治聊城),其他县均属山东省岱南道(后改为济宁道,治济宁)。1925年10月22日,山东省将原四道增为11道制,于今菏泽市区置曹濮道(治菏泽)。1928年废道制,东明县直属河北省,其他县直属山东省。1932年南京政府规定省下设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

从上述历史沿革来看,古曹州的中心地带应该是在今天的“菏泽、定陶、曹县、成武、鄄城、东明”一带,而“菏泽、定陶、曹县”应该是中心中的中心,而定陶“大兴班”被誉为曹州梆子代表班社,也不是妄然之说。

山东梆子的发展过程(曹州梆子的前世今生)(5)

菏泽(古曹州)素以“戏曲之乡”著称,“八大地方剧种”相应生辉,其中的“大平调”和山东梆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山东梆子一样,大平调于也是梆子声腔剧种,因其唱腔音乐比山东梆子、豫东调、河北梆子的音调都低,所以定名为平调或大平调。大平调的活动范围也是以曹州为中心,不仅流行区域和山东梆子大致相同,唱腔和剧目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明清以来,大平调艺人中就流传有“七东八西莫乱窜,曹州还有四个班”的说法,这四个班社为:东明的“三憋肚班”、曹县的“袁家班”、菏泽的“尤家班”和“天兴班”。之后,较著名的班社有:菏泽的“双盛班”和“德盛班”、曹县的“袁豁子班”、东明的“耿发深班”。上世纪40年代,陈桂欣、陈广臣兄弟在定陶收徒传艺,培养出一批后起之秀,其中有红脸郭盛高、彭盛江、马洪轩等,并在建国初期组成“菏泽县新兴剧团”。同时,由“双盛班”演变而来,以张全臣、牛印合、张文祥等老艺人也在此时组成“菏泽县新生剧团”。以上看出,大平调的活动中心就在“东明、菏泽、曹县、定陶”一带,于曹州梆子几乎相同。

在大平调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和高调(毋庸置疑是曹州梆子)合班收徒演出过,曾有“高、平两调俩教员,三百本戏一个单”的说法。同时大多数人也认可这种说法:菏泽地区流行的大平调,是由河南的“滑县大梆”、“陈州大油梆”,经豫鲁接壤的东明县传到菏泽之后,受当地方言的影响,移植了部分山东梆子剧目后,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剧种。大平调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多以历史题材为主,角色以生、净戏为多,内容大多取材于《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包公案》、《杨家将》、《大红袍》等古典小说。有人说曹州梆子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戏为主,不敢苟同也。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上世纪30、40年代,从菏泽出去的梆子演员,不仅旦角演员有马金凤、崔兰田这样的名家,生角如黄儒秀、赵义庭、刘德润等也都成了豫剧届响当当的人物。虽然也有不少的豫剧演员来菏泽演出,但生角成名的却很少,不知道是不是豫剧的生角在当时的菏泽不受欢迎。曹州梆子好的生角都去河南演出了,我想这也是曹州梆子给人以主演“小生、小旦、小丑”三小戏印象的原因吧。

山东梆子的发展过程(曹州梆子的前世今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