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建安风骨”?

“建安”是汉献帝年号,起止时间为公元196-220年,正是汉末三国初期。

“风骨”二字,可以分开来讲,但是不能分成两个概念来看,因为这一概念必须具有完整性。

“风”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又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比较虚化,它与内容和情感有关,但又并非指内容和情感。

”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即作品本身应显现出的刚健力量,具有实的概念,使作品在用词的准确、简练方面能表现得有力。

观沧海写出诗人胸怀豪迈(建安风骨中的名篇观沧海)(1)

综上既是“建安风骨”的意义。那么建安风骨文学作品又有哪些特征呢?具体来说有三点:

第一、此时的作品,真实的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

第二、抒发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三、这些作品也会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哀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而代表建安风骨的人又是谁呢?这三人当之无愧: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被誉为建安时期的文坛巨匠。在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中这样点评三曹的作品,他写到: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

足见三曹在建安文学上的代表地位,特别是曹操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时代。比如他的建安名篇《观沧海》,以诗壮志,写的沉雄健爽,气象壮阔。

观沧海写出诗人胸怀豪迈(建安风骨中的名篇观沧海)(2)

公元207年,魏武帝亲率大军,北征乌桓,历尽艰辛终得胜,于是沿辽西走廊回师,途经碣石山的时候,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了曾经秦始皇、汉武帝也登过的碣石山,面对沧海,心中波涛汹涌,难以平静,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观沧海》。

诗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将沧海的景色与自己的壮志雄心,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

前四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诗人北征乌桓,得胜归来,乘兴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水波淡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突兀罗列,高耸挺立的山岛,是如此的神奇壮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一片秋景。虽然已是秋风瑟瑟,草木凋零的季节,但是岛上的树木百草依旧繁茂丰美,而海面上却是洪波巨澜,波涛起伏。表现出诗人依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似乎天空的太阳和夜里的明月,都是从这浩瀚的沧海中升起降落的;银河里灿烂的群星,也似乎是从这浩瀚的沧海中迸发出来的。暗含了曹操希望自己,能像大海一样能容万物,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怀。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啊,庆幸得很,就让诗歌来表达我内心的志向吧。其实这句也是合乐的套语,与诗的主题无关。

观沧海写出诗人胸怀豪迈(建安风骨中的名篇观沧海)(3)

纵观全诗,虽是全篇写景,但是仍然能感到诗人,有深深的情怀寄托。通过对耸峙的山岛,吞吐日月的大海的描写,使读者似乎触摸到了一代枭雄的内心境界,就是锐意进取,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而这首《观沧海》,以诗壮志,写的沉雄健爽,奋发进取,也成了建安风骨中的千古名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