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书接上回,继续讲解如何才能一步一步地掌握古玉鉴定的两个最基本特征的方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玉鉴定的几个要点?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玉鉴定的几个要点(初学者如何正确的学习古玉鉴定技能)

古玉鉴定的几个要点

我们书接上回,继续讲解如何才能一步一步地掌握古玉鉴定的两个最基本特征的方法。

C. 带工残片——解决工艺特征问题。

突破工艺痕迹特征,一定是建立在了解古代工艺加工设备、砣具基础之上的,初涉之时,最好还是从带工的残片开始,一是省钱,二是盘玩时可以随意进行破坏性实验。

这个时期,切不可盲目看一些纹饰方面的文章,以免受其影响,一定要从东西本质去看问题,看玉器上的加工痕迹是否符合入土特征的影响,是否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条件,工艺痕迹特征和入土特征之间有什么相互关系等。

比如:这件玉器工艺部分,特别是小孔和细阴线里的包浆是否统一。一件商代的玉器,如果上面发现了明显的铁质工具留下的痕迹特点,就排除掉;一件玉器上如果有裂、沁色、土蚀土咬等现象,看其是否自然,同时与工艺之间是否存在先后关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工艺鉴定技能时,高倍清晰的放大镜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在50—120倍之间最佳,有的人拿几千倍的显微镜去观察玉的肌理结构及次生变化,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一是高倍微观下,同一种类玉的结构几乎是一致的;其二 ,局限于一个点来“窥一斑而知全貌”不足以说明问题;三是造假者已经在利用自然侵蚀的孔洞作伪,所以此举大可不必。

改造的数码显微镜,放大倍数60倍,可以上下调节观察大件物品,可以直接在电脑成像拍照。

知识的积累没有捷径,思路方法正确,大量实践是第一位的。切记:在没有思路和方法前提下,看多少个博物馆的玉器,读多少本专家的鉴定书籍,对你鉴定经验的提高,几乎是无济于事的,唯有大量地实践,也就是盘玩、总结,你才能取得经验。

D. 归纳器形纹饰特征——解决年代问题。

随着国家的考古发掘,出土玉器数量的增加,专家学者们对纹饰的研究总结也日臻完善,再加上馆藏玉器高清大图,这就为我们总结纹饰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提供了很好的资料。所以,从纹饰特征去推断年代的问题,借鉴他们的成果,是非常好的途径。

当然,民间藏品对年代的判定,因为脱离了出土环境,我们无法从考古的角度去验证,而根据个人掌握的经验,判断出来的只能是接近年代。

大家也要记住:器形和纹饰仅仅是辅助推断年代的必要条件,它对古玉的新老起不到决定作用。

下一期 讲解初学者

如何正确学习古玉鉴定技能(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