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决战》正在热播,大家吐槽得最多的就是刘涛演的宋美龄,最认可的就是王劲松饰演的蒋介石。

这部剧从重庆谈判开始讲起,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都在为中国的未来而僵持。中共是以为人民谋利益为宗旨,而国民党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

这个重庆谈判,看起来是蒋介石安排的一出和平的戏码,其实是在偷偷地为内战做准备。蒋介石一边谈判,一边拉拢美国帮自己运输兵力。而美国也企图将中国建立成一个表面独立,实则受自己把控的国家,以便与苏联抗衡,自然支持国民党内战。

而苏联这边为了保持自身的独立,他们也是站队美国。

这场谈判国民党是面上平和,私下谋划着暴力。也就是说,蒋介石必须得把自己隐藏得很好。而毛泽东这边也不傻,他怎么会看不清蒋介石的阴谋,只是为了和平,为了人民能够恢复主权,他们必须得进行这次谈判。

可是,在剧中,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对白,却完完全全没有任何的谈判水平。语言直白露骨且不说,更是明晃晃地告诉对方,国民党要向共产党宣战。

重庆谈判下(大决战里的重庆谈判)(1)

先来看餐桌上的对白吧,蒋介石专门为毛泽东准备了一罐湖南的辣椒,他知道毛泽东无辣不欢,毛泽东知道蒋介石不喜欢烟味儿,特地把自己的烟递给了秘书。

这里本来没什么问题的,体现出互相尊重。

可是,当毛泽东问蒋介石是否要尝一下辣椒的时候,蒋介石却说: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啊。毛先生自便吧,我蒋某人不爱吃的东西,我从来不碰。

按照正常交际的话,就算别人叫你品尝的东西你不喜欢吃,你也不能这么明戳戳地说人家的是毒药吧。这不就是在告诉毛泽东国共两党势不两立吗?就算不是谈判桌上,平常的交际里面,合作伙伴请你吃饭,就算你不喜欢吃别人递给你的东西,你可以吃少一点,但还是要尊重他人的习惯,不能说人家的东西是毒药。

重庆谈判下(大决战里的重庆谈判)(2)

不过,毛泽东的台词倒是很有修养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虽然说生活习性有所不同,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就这个意义上说,我对这次重庆之行是充满信心的。

毛泽东知道蒋介石的意有所指,所以用一种既礼貌又立场坚定的方式来对蒋介石作出了回应。

重庆谈判下(大决战里的重庆谈判)(3)

蒋介石也不含糊:

我们要有信心,大家都应该有信心嘛。

意思就是说,国民党也不会输给共产党,这是明晃晃地宣战啊。这蒋介石的对白这么露骨,在餐桌上真的合适吗,谈判都还没开始呢。尤其是他本身就已经在筹划着内战,就这么明显地对毛泽东表示排斥,一点都体现不出他的诚意啊。

重庆谈判下(大决战里的重庆谈判)(4)

后面,蒋介石还把自己这地儿比喻成龙潭虎穴,问毛泽东怕不怕,这不是在给人下马威吗?宣布自己国民党的主权吗?

重庆谈判下(大决战里的重庆谈判)(5)

毛泽东后来回应:

龙潭虎穴,委员长是虎踞还是龙蟠哪。

这个倒是点到蒋介石的痛处,蒋介石对外宣传和平,私底下谋划着内战。如果说自己是虎或者龙,那就相当于承认自己专制,跟封建主义没什么区别。

重庆谈判下(大决战里的重庆谈判)(6)

这句话着实是高。蒋介石后来不得不说出自己是公仆,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包括后面他说这次谈判是国共两党的事,也是他和毛泽东之间的事,用不着全国人民来谈。可毛泽东依然秉持着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来回应他,就算让全国人民来谈又有何不可,未来的世界就是让人民当家作主啊。

重庆谈判下(大决战里的重庆谈判)(7)

后面,蒋介石更加地火上浇油:

他们跟我讲,毛先生是第一次坐飞机,有没有感觉到高处不胜寒啊。

这其实也是在跟毛泽东暗示,国民党的武器都是外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而共产党都是穷人当家作主,两党真的打起内战,蒋介石是在给毛泽东打预防针,说他不是自己的对手。

重庆谈判下(大决战里的重庆谈判)(8)

由始至终,毛泽东这边的谈话都很坦荡,也可以理解编剧为何这样写蒋介石的台词。可是从塑造圆形人物的角度来看,蒋介石这么露骨的宣战对白,就显得他这个角色有些平面化了。

再怎么说他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在餐桌上这么明戳戳地划界限,这一点也不符合一个蒋委员长的风度啊。

重庆谈判下(大决战里的重庆谈判)(9)

毛泽东对蒋介石说自己第一次坐飞机感到害怕也一点都不避忌,他承认自己是紧张,但是能俯瞰祖国的山川大地,也不失是一种享受。

毛泽东出差都是坐火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唯独这一次谈判他坐了飞机。这也体现出了毛泽东的勇敢。

也许是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也许是现在的文学不再流行咬文嚼字。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很多网络文学的语言都更加趋于直白,所以编剧为了迎合大众的胃口,特意将谈判的对白写得更加的露骨,突出蒋介石宣战的决心。

可是,从写实的角度讲,这样的谈判方式,显得蒋介石很没有军事谋略,也没有那种老谋深算的感觉,什么都写在脸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