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看懂山头茶(走进莽枝山头茶)(1)

莽枝山头茶

莽枝茶山东接蛮砖茶山,西南与攸乐茶山相连,东北邻革登茶山,古茶园主要分布于秧林、红土坡、曼丫、安乐、江西湾几处。莽枝茶山在元朝时已有成片的茶园,莽枝山脚的曼赛、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明朝末年有内地商人进入莽枝茶山贩茶。清康熙年间,莽枝茶山的牛滚塘已成为六大茶山的茶叶集散地之一,传说诸葛孔明南征至此地,埋铜(莽)于此,因而取名为“莽枝”。莽枝茶山虽然面积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清代倪蜕的《滇云历年传》(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记载“雍正六年(1728年),莽枝产茶,商败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坐地收购茶叶,轮班输入内地。”可见当年入莽枝茶山收购茶叶者与今人到此收茶叶者相仿,都寄宿于茶农家中,等行待收齐所需茶叶后,运往加工地加工成成品后,再运至市场贩卖。清朝时期外来的生意人和茶商主要集中居住于牛滚塘街,当时牛滚塘街是象明“四街”之中最繁华的一条,今天的秧林村就是当年莽枝茶山培育茶苗的地方,而大寨是种植茶叶的地方。今大寨已无人居住全部搬迁到秧林村与曼丫去了。

秧林山头茶

一张图看懂山头茶(走进莽枝山头茶)(2)

秧林村隶属于安乐村村委会,有农户26户,人口180人。从象明乡出发沿象仑公路西行约12.7千米,至曼赛村转入安乐通村公路行驶约16千米即到达秧林村。途中要穿越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路面为弹石路,比较湿滑。沿路各种奇花异木映入眼帘,不时有各种珍禽从车前、车侧掠过,走出森林后便可见路两侧全是古茶园。在进入秧林村之前的公路两旁的山坡上有一片古茶园,当地人称为“大荒地茶园”。这里的茶树粗大苍老,大部分树龄在400年左右茶园里伴生杂木繁茂,生态环境优良。茶园里有多株乔木型的紫芽古茶树,专家说是古茶树的自然变异,紫芽古茶树叶片所含的花青素比一般茶叶要高。茶园大、中叶种混生,茶树受人工干预少,基本上呈自然生长状态。此茶园与革登茶山隔箐相望。村东还有一块当地人称为“大茶园”的古茶园,全村年产毛茶约2吨。秧林山头茶汤色橙黄透亮,香气柔和饱满,苦涩味微弱,回甘强劲,喉韵深厚。

红土坡山头茶

一张图看懂山头茶(走进莽枝山头茶)(3)

红土坡小组归安乐村村委会管辖,从秧林村向西行2千米至牛滚塘左转,向南行走3千米后即可到达红土坡小组。农舍建于两山之间的垭口上,林木葱茏,常年云雾缭绕,土质大部分为赤红壤,因而得名红土坡。村中有农户33户,人口120人,基诺族有10户,其余为彝族。茶园就在垭口坡下两侧,右边为茶园梁子,左边是阿他家鹅梁子,一直延伸到莽枝大寨。生态较好的茶园包括阿他鹅冬叶箐、芒果树梁子、强特茶园、甲鹅茶园、对门山茶园等,总面积约700亩,茶树干径不算大,大、中、小叶种混生,生态环境非常好,伴生林木郁郁葱葱。由于近年来茶价不断攀升,茶农做茶愈发认真,不少农户都自建初制所,进入此地收购茶叶的商贩也越来越多。红土坡山头茶汤色橙黄透亮,茶汤黏稠润滑,入口甘中带涩,舌面刺激感较强,茶气足,香气饱满,回甘强,生津快。曼丫小组、江西湾、竜夺也有不少古茶树,约250亩,生态环境茶品与红土坡茶相近。

关于普洱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南茗佳人高级评茶员微号:6480348(长按复制)交流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