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优质禽苗、包成活率”“包搭棚、包技术、包高价回收”——这些诱人的字眼,让来自马山县的石先生等人颇为心动,他们从广西千里迢迢赶往贵州实地考察禽苗养殖情况,签订购买合同。然而,在贵州还活蹦乱跳的禽苗,到了广西却很快死光。对于死因,双方各执一词,一方说是技术员故意让鸡苗热死,另一方说是养殖户擅自打开门让鸡苗冷死。

朋友介绍销售部实地考察买鸡苗

石先生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他是马山县人,在平果市搞养殖。今年2月初,朋友黄女士得知他和黄先生想养鸡,便称自己以前养过几万羽鸡,培训时认识贵州一个鸡苗基地的人,该基地叫“白云名特幼禽销售部”,长期供应优质鸡苗,待鸡养大后还会高价回购,2011年就已达到23元/斤,现已涨到25元/斤。

“黄女士是养猪的,她和黄先生两人在谈恋爱,是我介绍的,我相信她是真心想帮我们。”石先生说,2月26日,他和黄先生等人前往贵州实地考察。他们来到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的郊区,找到“白云名特幼禽销售部”,该销售部承包了一层楼,用纸箱做成了很多格子,在格子里养了数千只鸡苗,鸡苗看上去活蹦乱跳的。

“白云名特幼禽销售部”负责人表示,一只鸡苗19.8元,买3000只送7000只,安排技术员跟到广西提供全程技术,包成活率,还包搭建鸡棚,养大后按照25元/斤的价格回购,饲料1600多元一吨。石先生和黄先生心想,鸡苗价格虽贵了点,但外面市场上的饲料卖到4000多元一吨,一万只鸡苗就算死一半,剩下的5000只养大后除掉成本仍可赚几万元,于是两人各付了1.5万元订金。

一农户450只鸡一夜死光(两男子花十几万元到贵州买鸡苗)(1)

双方签合同约定,销售部提供全程技术,按25元/斤回收成年鸡。

买回鸡苗没几天莫名其妙死光光

3月6日,石先生和黄先生再次来到“白云名特幼禽销售部”拉鸡苗,该销售部要求他们各补交44400元余款后,于3月8日凌晨安排车将2万只鸡苗运到平果市的鸡棚里,并派了销售经理鲍某跟车到平果市。当天上午,鸡苗死了一大半,没过几天就死光了。鲍某称,这是因为保温不好所致,再给他们补发2万只鸡苗即可。

一农户450只鸡一夜死光(两男子花十几万元到贵州买鸡苗)(2)

鸡苗莫名其妙全军覆没。

4月6日,他们到“白云名特幼禽销售部”拉鸡苗,该销售部称养鸡过程中需用到很多兽药和疫苗,2万只鸡苗共需6万元的兽药和疫苗费,若不付,就不让拉鸡苗。无奈之下,石先生和黄先生只好每人又付了3万元。

4月7日凌晨,该销售部派车将2万只鸡苗拉到平果市的鸡棚里,并派了2名技术员。次日,鸡苗就开始死亡。4月10日,鸡苗死光。4月11日,2名技术员不打招呼就悄悄溜了。

鸡苗为何三番两次死光光?石先生说,鸡棚里的温度本来是35℃,比较适宜鸡苗成长,但“白云名特幼禽销售部”安排的技术员要求调到45℃,之后鸡苗就开始死亡。鸡苗死光后,他们报到平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经取样检验,鸡苗没有感染病毒。该中心工作人员口头称,45℃太高了,人都顶不住,更别说鸡了,鸡苗是被热死的。

一农户450只鸡一夜死光(两男子花十几万元到贵州买鸡苗)(3)

鸡苗陆续死光。

销售部已经注销养殖户要求赔偿

5月19日,石先生和黄先生等人来到“白云名特幼禽销售部”,发现该销售部已不存在。石先生拨打12315投诉,接线员称该销售部于5月12日已注销。他们找到鲍某,鲍某称销售部已注销,随便怎么弄都无所谓。石先生从多方渠道获悉,贵州当地已有十几户投诉该销售部,还有人将该销售部及经营者起诉到白云区法院。

7月20日下午,记者致电鲍某,他称自己不是销售经理,只是负责安排车辆发货。第一次是因为石、黄二人不听技术员的指导,擅自找人把鸡棚的门打开,导致鸡苗受冷感冒而死;第二次是因为石、黄二人搭建的简易钢架鸡棚四周漏风,当时天气寒冷,鸡苗被冷死了。第一次补发鸡苗时双方签了一份补苗协议,约定后期鸡苗再次出现伤亡,与厂方无任何关系,由养殖人承担,厂方终止一切合作。

一农户450只鸡一夜死光(两男子花十几万元到贵州买鸡苗)(4)

销售部称,补鸡苗后签了终止合作的协议。受访者供图

对于鲍某的说法,石先生认为纯属找借口。石先生说,他们缺乏养鸡经验,一直都听从技术员的指导,没擅自打开鸡棚的门,而且鸡棚四周都用塑料彩条布围得严严实实,根本就不漏风。第一次鸡苗死光后,如果他们不签补苗协议,该销售部就不肯补苗。“我怀疑是技术员故意调高温度让鸡苗热死,就不用花钱回购了。”石先生认为,该销售部未履行协议约定义务及法定义务应赔偿,他将起诉至法院进行索赔。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