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由于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内容的枯燥性及其教学方法的传统单调,使学生常常处于“满堂灌”的被动学习状态,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出现老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尴尬局面。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创设得当而又多姿的教学情境,才能使思想品德教学与时俱进,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意义(浅议思想品德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1)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情景的创设和利用也没有固定的方法,教师只有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设施及教师本人特点,才能选择并创设正确的情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思想政治科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1.创设情景,精彩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讲述课堂知识前,运用预先设计好的语言、幻灯、影像、音乐、图表等媒体手段,创设或再现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这样精彩、生动、有趣的导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好奇心,很快进入角色,明确学习目标,集中注意力和思维方向,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趣,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练之以志,导之以行”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悉理解教材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框架和逻辑层次、逻辑关系,创造出一个有特色的、别出心裁的导入,使之景深含于情中,以震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创设情境,活跃课堂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有利条件,良好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它在学生认识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情境的创设,来达到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学习质量的提高的目标。

(1)小品式情境。现在思想政治科的很多内容都很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在上课时根据内容设计成小品,让同学们进行角色模拟表演。通过同学们惟妙惟肖地表演,使同学们很快进入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和角色体验,让学生在表演、观看中去体悟我们要倡导的思想、观念、行为,学生的理解自然深刻得多。

(2)辩论式情境。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有中心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这种讨论、争辩,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作用。

(3)实物演示情境。它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生活式情境。 中外教育名家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 正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通过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

3.巧设结尾情境,达到高潮

好的情境结尾有如画龙点睛。在课堂结尾中,创设得当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巩固原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

结尾的方式多种多样,可采用设疑引思法、图式说明法、教师概括法、学生自解法,也可采取号召式结束,谈话式结束,诗词抒情式或含蓄式结束。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创设结尾情境的作用不仅是制造教学高潮,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有效的结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总结进而能够活用、得到拓展、提升、启智的目的。

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意义(浅议思想品德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2)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情境的层层递进,情景交融,教与学都在愉悦氛围中完成,师生共同享受课堂,获得进步。然而,教学情境创设得巧妙与否,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笔者认为,创设的情境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情景创设须体现其有效性。

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吻合。只有这样,创设的教学情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要求我们必须揣摩清楚教材蕴含的思想,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创设的情境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体现教材的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境和谐统一。

2.情境材料必须具有时代性、贴近生活,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思想政治课就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特定的年龄心理特点,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与创设的情境产生感情的共鸣,那才真正能发挥出情境材料的创设作用。

3.把握好情境创设的时间分配。

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意义(浅议思想品德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3)

整堂课教学情境的所用时间分配要合理,详略得当,才能使得重点突出,张弛有度,呈现出课堂的节奏美。如果创设的情境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还有什么时间去学习、思考课本的知识呢?

4.在展示情境的同时要辅以丰富的语言艺术。

教学情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引导。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特别注重情感的表达,做到以情烘托,以情渲染,触动学生心灵最深处,方能达到教学目的。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展示情境的同时,能运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艺术,必能以点到面,由浅入深,感染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避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很多老师为了“追求时髦”,迎合课改的潮流,每次上课都创设了过多的情境,而不去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课件所展示的情境材料和画面目不暇接,结果却是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搞得学生无所适从,反而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明确,教学情境的创设,只是为了让思想政治课上得更活,取得更好的教学和德育效果。

6. 创设的教学情境应注意趣味性、知识性。

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习愿望,增强参与兴趣,能更主动地进行探索。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有趣味性、知识性的教学情境,才能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畅所欲言,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主人,才能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各种教学情境是为学生学习而创设的。只有能让学生走进情境,他们才能去感知、领悟、体验,综合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使学生主动探索社会和人生的奥秘,形成健康的心理、自觉的道德行为和较强的认识能力,是我们广大思想政治科教师的责任。

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意义(浅议思想品德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