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为明初重臣,这哥们是江苏人,原本不是朱元璋圈子里的人,但是他从小就生活在安徽,所以与朱元璋核心圈子里的人多少都有那些接触,自然而然为他后面的仕途铺开了道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明朝汪广洋简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明朝汪广洋简介(明史-汪广洋之才)

明朝汪广洋简介

汪广洋为明初重臣,这哥们是江苏人,原本不是朱元璋圈子里的人,但是他从小就生活在安徽,所以与朱元璋核心圈子里的人多少都有那些接触,自然而然为他后面的仕途铺开了道路。

按照史书记载汪广洋先生善史书,能经通文,这种人无论是在写官方材料还是应付官场规则方面都是一把潜在的好手。朱元璋渡过长江后,汪广洋被找了过来,他的第一次觐见就提出了“缓称王,广积粮”这样一条颇得朱老板欢心的建议,被留了下来开始步入仕途。

在军中征伐的岁月汪先生跟随常遇春四处奔波,后来打下江西后他在那边任参政。明军北伐后他又被调去了山东负责安排治理,后来北伐军一路向西打下关中后他又到了陕西担任地方行政长官。从这些履历上就能看出来这家伙确实蛮受朱元璋重视的,基本上是大军打到哪他就到哪走马上任,俨然一副救火队员的形象。

后来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李善长生病了,汪广洋的机会来了,他从地方被调往中央,开始步入权力核心区域。当时的中央政府有个叫杨宪的比较专断,这家伙又不喜欢汪广洋,所以汪先生没过多久就被弄到了海南去看大海去了。

朱老板不是怎么好伺候,所以杨宪这么强横被剥皮是迟早的事,原来的被拔出了,那么不是杨宪一伙且被打压的汪广洋似乎应该是被冤枉的,所以他又回到了中央。这是一段汪广洋先生与朱老板之间难得的蜜月期,汪先生每天任劳任怨的干活,朱老板还不时表扬一句“处理机要,屡献忠谋”。

后来李善长因病辞去了丞相职务,朱元璋就把汪广洋提拔为右丞相,与左丞相胡惟庸一起辅佐朝政。事实证明汪广洋先生在处理政务方面是把好手,混官场也是个老油条,但是在揣摩老板心思等方面还差点火候。朱老板让你上来的意思除了干活外,也有点制衡胡惟庸,不要让朝政一家独大的意思。可惜汪广洋由于以前被杨宪整过,自己性格又是老油条惯了,所以在丞相的位置上基本上啥也没干。朱老板一火就把他贬到了广东。但是朱元璋实在很难在当时的朝内找出一个跟胡惟庸抗衡的人,所以最终还是找回了汪广洋,希望这句话在南方把脑袋冷静完了。结果汪先生估计是上上下下被弄糊涂了自己开始借酒消愁,根本达不到朱元璋的预期。

要你派点用场你没用,官场上又是一副老油条老好人谁也不得罪形象,这样的人完全无法满足朱元璋对于自己助手的要求,那么不好意思,我的耐心也没有了,你就跟胡惟庸一起到地下去做搭档吧。

虽说朱元璋要干掉丞相这一制度蓄谋已久,但是汪广洋但凡政治觉悟再高一点,他都不会有这样的下场,毕竟他这种根基不深也没啥野心企图的人一般老朱也不会把你当个对手,可是你三番几次让领导不开心了那么就由不得你了。

所以说,很多时候做对事情很重要,但是知道自己啥该干啥不能干紧跟领导步伐才是更关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