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远萌宠(王国远找不到我)(1)

6月30日,王国远为患者把脉问诊。

7月4日早上6时,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镇沟口村村医王国远早早来到卫生室,开始整理患者资料,并等待前来就诊的村民。

“王医生看病看得好,服务态度也好。”卫生室刚开门没多久,70岁的唐奶奶就前来量血压,并对王国远的医术赞不绝口。

“村民的习惯我都清楚,大家一般都起大早来看病,所以我也早点到。”王国远告诉记者。作为沟口村的乡村医生,王国远每天早上6时开诊,一般到晚上8时才会停诊,遇到紧急情况时,他会立即出诊。

为村民提供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是王国远的本职工作。沟口村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数百人,王国远一年做4次慢病随访,当患者病情出现异常时,他还会增加随访次数。同时,他还要为村民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帮慢性病患者代办门诊病统筹报销等。村民经常看到他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不顾个人安危及时给患者送医、送药的身影。这样的工作,他自从医以来,就没有停过。

“我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没有什么节假日,如果要我一天不干这个工作,我还不习惯,村民也不习惯。找不到我,村民会着急。”王国远说。王国远的父亲原来就是村上的医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沟口村人,毕业回村后,王国远就接过父亲的担子,当上了村医。

“每位患者都是我的亲人。”王国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此前,村里一位老人在家突发昏迷,听到消息后王国远立刻前往老人家中,给老人做了初步检查,发现老人是酮症酸中毒引发昏迷。考虑到村卫生室的医疗条件无法进行下一步有效治疗,王国远立即叫人帮忙,将老人送到县级医院进行救治。整个过程他都守在老人身边。等到老人渐渐恢复意识,他又跑前跑后根据新的医保政策帮老人办理了门诊慢性病补助,为患者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样的故事在王国远身上还有很多。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为了能给广大村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在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中,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王国远投入资金2万余元添置医疗设备。

“现在卫生室的环境越来越好了,硬件上没得说,所以我更需要提高自身医疗水平。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不能只有热心肠,还要有过硬的医术。”他说。王国远深知在乡村行医,必须拥有全面的医疗技术,单凭自己在学校学到的那些西医知识,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看病的需求。因此,在工作之余,他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同时他还刻苦钻研,自学中医、针灸、推拿等,为村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好农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我干这份工作已经干出感情了。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学医,留在村上,为村民继续服务。”王国远说。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务工作者,王国远始终以乐观的心态扎根基层,恪守本职、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他希望能用自己的光阴谱写出为人民服务的动人乐章,用心守护心爱的职业,用奉献丈量生命的长度。与许多乡村医生一样,尽管应约出诊没日没夜,王国远却始终践行着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高村民健康素养、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初心,让广大村民能够拥有更加便捷、温馨的基本“医”靠。(记者 张家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