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认证公众号:曲靖珠江网

qjszjw

曲靖市2019年人口城镇化发展现状简析

近年来,曲靖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述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全市城镇化建设步伐,全市城乡建设、城镇化进程取得了较大发展。

一、曲靖市城镇化发展基本情况

(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

截至2019底,曲靖市常住人口为617.77万人,城镇人口达306.66万人,比上年增加8.45万人。城镇化率不断提升,2019年城镇化率为49.64%,分别比2000年、2005年、2010年2018年上升了30.8、22.64、14.14和1.19个百分点。

(二)城镇化进程加快,带动乡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

2019年,曲靖市乡村人口总量为311.11万人,比上年减少6.18万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36%,比上年下降1.19个百分点。随着曲靖市城镇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流集聚效应得到进一步显现,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不断提高。

(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2019年,曲靖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14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7元,同比增长10.5%。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二、曲靖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率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全国和全省其他州市相比差距较大

2019年曲靖市的城镇化率为49.64%,虽高于全省平均0.73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其中:低于昆明23.96个百分点,低于玉溪3.3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0.96个百分点。

(二)全市县域之间城镇化发展差异较大

2019年城镇化率最高的麒麟区为68.05%,排名第二的沾益县为51.23%,最后的马龙区为41.98%,分别比麒麟区低16.82和26.07个百分点。仅麒麟区、沾益区、陆良县和宣威市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余各县都在平均水平以下。

(三)中心城区人口少,城镇设施基础薄弱

一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曲靖市中心城区(麒麟、沾益、经开区)常住城镇人口为85.44万人,仅为全市617.77万常住人口的13.83%,加之经济结构不优,基础设施薄弱,功能不够完善,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不足。二是小城镇建设推进步伐缓慢。曲靖市县域城镇建成面积普遍较小,与周边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建设规模小、设施差、功能弱,难以有效发挥产业、人口的承接承载作用。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难度大。全市农村总体布局分散、经济发展滞后、社区管理体系不完善。乡镇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居民收入偏低。这种状况致使人口向社区聚集难度增大,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繁重。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14元,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7元的2.72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三、对曲靖市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一)优化结构,以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镇化进程

各国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存在着正向关联关系。城镇化的每个阶段都依靠工业化来推动,同时,城镇化带来的各种集聚效应又会促进和推动工业化向广度深度发展。若两者不能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就会出现“过度城镇化”,或者出现“滞后城镇化”。当前,曲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推进工业化革命,加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工业转型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的发展,促使就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向城镇集聚。三是加大投入,尤其是加大教育、科研院校、职业教育投入,强化人才引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

(二)合理布局,提高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

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产城融合,优化产业布局,加速推进麒沾马珠江源大城市建设,完善市域城镇网络系统建设,积极培育滇东北城市圈,打造区域教育、卫生中心,形成一个立足曲靖中心城区、面向全市、辐射周边,构建省内和四川、贵州、广西与曲靖相临州市滇东城市群落。

(三)积极引导,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积极引导人口梯度转移,实现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坚持就近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机制,积极稳妥解决农民市民化等一系列问题。强化政府和舆论引导,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以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为重点,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鼓励和支持有一定资金实力和管理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育返乡创业典型,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科学规划,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进一步探索城乡建设规划和国土整治规划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统筹市中心城区、中心城镇、中心村的整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区分城市近郊、远郊、偏远地区的不同情况,统筹考虑经济实力、产业基础、人文历史、交通状况等因素,有区别、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根据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加大对城市水、电管网设施、公共交通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投入,改善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充分考虑到城市扩建中农村人口迁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市对劳动力吸纳消化能力。集约利用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原则,加大城镇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加强城镇绿化,切实做好对城市及周边绿地、植被、水资源的保护,降低对自然环境破坏,改善和提高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

(五)打造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农村问题,积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是为了实现城市繁荣带动农村,城乡共同富裕。因此村镇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城乡和谐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紧密融合镇村特色产业、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高标准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加快推动城市基础建设向农村发展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全覆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环境的“三大革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曲靖市政府网

曲靖全市常住总人口(曲靖市常住人口617.77万)(1)

曲靖全市常住总人口(曲靖市常住人口617.77万)(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