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著名明星谢霆锋在2009年拍摄电影《十月围城》时,因角色需要而剃掉头发,经纪人霍汶希发现谢霆锋头皮上有颗黑痣,建议原本不在意的谢霆锋到医院检查,没想到这次检查竟让谢霆锋“捡回一条命”,原来他头上的那颗痣竟是黑色素瘤,好在及早发现,手术去处后已无大碍。

痣,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形态各不相同。

祛痣的黑痣怎么处理(几乎每个人都有的黑痣会癌变吗)(1)

如此常见的痣是怎么和癌症挂上钩的呢?

对于皮肤癌来说,最常见的有三种,一种为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一种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最后一种最为严重为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

医学上“痣”又称痣细胞痣、色素痣、黑素细胞痣或普通获得性黑色素细胞痣。正常来说,痣是由于黑素细胞在局部聚集增生而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很少会癌变。一篇2017年的meta分析纳入了38项研究共2万余个黑色素瘤,结果发现仅29%的黑色素瘤与痣有关,其余均为原发病变。但是,如果你长期日光曝哂、紫外线照射、长期接触化学物质或者慢性刺激、炎症等因素则有可能使“痣”发生癌变,最常见的为BCC和SCC。

Tips

痣为人类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是表皮、真皮内黑素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表现,可以呈现为棕色、褐色、红色、蓝黑色、黑色等。

根据痣细胞在皮肤内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类:高出皮面的、圆顶或乳头样外观的叫做皮内痣;略微高出皮面的多为混合痣;不高出皮面的是交界痣。交界痣的恶变几率要高一些,皮内痣、混合痣几乎无恶变的可能。

一般“长毛”的痣很少存在癌变的可能,但经常受摩擦部位的痣的恶变概率要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如长在生殖器、足底、脚趾、关节等摩擦和运动部位的痣比较容易恶变。因为经常摩擦,痣经常受到刺激,弄破后细菌感染的概率增加,就有可能癌变,甚至诱发MM。

原发性皮肤黑色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大多起源于痣,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仅表现为皮肤的黑色皮损,也可表现为原色素痣于短时间内迅速增大、颜色加深,同时可伴有病灶局部的隆起增厚、破溃出血等。CMM临床表现往往不能引起患者的注意和重视,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通常容易伴有高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等,预后也相对较差。

MM虽不常见,但它更危险,若不及早治疗,能更快地扩散到其他器官和系统。我国MM患者确诊时常处于中晚期,平均生存期较短,如果早期发现和治疗,MM的5年生存率为99%。2020年全球MM患者新增人数约为32.5万,占所有癌症新增病例数的1.68%。死亡人数为5.7万,占当年癌症总死亡人数的0.57%。男女发病人数为1.7∶1.5,男女死亡比例为5∶4[1]。在我国,该病主要发病部位为肢端(足底、足趾、手指末端及甲下)。

祛痣的黑痣怎么处理(几乎每个人都有的黑痣会癌变吗)(2)

如何判断痣恶变为“黑色素瘤”了呢?

1. 在痣的中间画1条分界线,两边看起来非常不对称

2. 原来边界清楚的痣,变得模糊不清或者不规整

3. 直径超过6mm要警惕

4. 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大的痣,要小心

5. 色素痣变得颜色不均匀,深浅不一

6. 痣的表面由光滑变粗糙,或破溃出血

7. 正常痣一般没有感觉,如果突然出现痒或疼,要警惕

8. 如果大痣周围出现很多小痣,像卫星一样包裹着大痣,也要警惕恶变

MM的易感人群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痣可恶变发展为MM,对于黑色素瘤而言,最显著的环境危险因素为太阳紫外线(ultraviolet,UV)辐射暴露,但这种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例如:皮肤类型这一遗传特征可以改变某一给定日光暴露量所呈现出的黑色素瘤发病风险。暴露于同等阳光的条件下,深色皮肤人群的黑色素瘤发病率远远低于较浅肤色人群。在美国,白种人人群的黑色素瘤发病风险约是黑种人人群的20倍。另外年轻人、免疫力高的人身上黑色素痣癌变的几率较小,恶变一般发生在老年人或者是机体免疫力低的人身上。

MM如何治疗?

MM被称为“癌中之王”,我们一定及早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千万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祛痣的黑痣怎么处理(几乎每个人都有的黑痣会癌变吗)(3)

写在最后

广大的“有痣之士”,身体上的痣没有异常情况发生不需要过度忧虑,那是我们身体健康自然变化的“记号”。如果一旦发生了以上归纳的8种情况,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早到医院皮肤科行皮肤镜检查,如报告提示异常,还需取病理组织活检,这是确诊MM的必要步骤

许多爱美之人害怕痣会癌变外并影响美观,会去借助激光“点痣",对此专家表示,如果痣为恶性,激光的剌激反而会导致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本文为美中嘉和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来源。****

参考文献

[1] 王燕,肖生祥,张燕飞.中国皮肤黑色素瘤疾病负担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2,22(05):524-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