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夏你所不知道的冷知识
年号的起源和意义
年号纪年法
我们现在所用的公元纪年是1582年罗马颁行的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开始的一种纪年法,这种纪年法是现在大多数国家通用的。
而在中国古代一般都是采用年号纪年的方式。在古代,没有公元纪年的时期,人们也总是需要用一种方式来表示时间,需要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如果没有时间表示,就会非常混乱。
年号就是封建社会,用于表示纪念的一个名号,发起人当然就是皇帝,皇帝确定一个年号之后,对于时间的表示也能够准确一点。
“年号”这一纪年方法是汉家王朝所独有的,而且被深受华夏文明影响的东亚文明圈内各国家所沿用,每一位新登基的或正统、或偏安、或割据的帝王都会选取一个意义深远的词语作为自己在位期间纪年的象征,通行于疆域之内。
年号,最初的本义是上应天意,下便万民,记录祥瑞,方便纪年才创造出来的。这些年号都有告别旧帝、开启新朝的涵义。
除了首个年号,后来皇帝想换年号的时候,如果出现天降祥瑞就可以郑重到计入年号。这就要看臣子们如何揣摩上意了。
祥瑞,可以是某种罕见的动物或器物,可以是气候现象,甚至也可以是仙人下凡。
例如:汉武帝时某地挖出过一个青铜鼎,于是改元元鼎。
汉宣帝时有人目击了黄色神龙,于是改元黄龙,后世还有青龙、神龙等年号出现。
汉宣帝时期,长安未央宫出现露水,众人视为祥瑞,便改元甘露。大概是关中过于干燥了,连降个露水都能称为祥瑞。后世曹魏的曹髦、前秦的苻坚都用过这个年号。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就曾用“太平真君”来作年号。
如果没有什么像样的祥瑞出现,就会再另找一些表达新开端的词,从《周易》中取材
比如隋炀帝杨广的大业,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唐懿宗李漼的咸通都是取自于此书。事实上唐朝皇帝的每个年号都与《周易》都或多或少有些关系。
这种传统早在夏商周三代早期王朝时就已经确立,不过当时的年号只是以国君登基的时间开始依次纪年,登基第一年就是一年,然后以此类推,直到驾崩后换一位君主才重新开始纪年,而且继位的君主一般会在第二年才开始计算自己的年号。
中国封建王朝的皇帝一般都会在登基后开始用属于自己的年号来纪年,正是为了表示得到了上苍的启示和祝福,昭示天下他们是正统。
昭示天下,用来作为一种纪年方式,中国式的年号能够通行于华夏世界两千年,也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大符号,直至清朝灭亡才结束。
西夏皇帝年号的来历
少数民族政权年号的选择
西夏、辽、金并立的时候,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彰显正朔,大量使用包含“天”“大”“正”“统”等字的年号,更是在年号上费了不少心思。
西夏最开始的国号是大夏,简称夏,又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因其方位在西方,宋朝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之所以能够建立自己的国家,全在于它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获胜较多,得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 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改中兴府为宁夏路。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西夏共经历十个帝王,一共有32个年号,与其他朝代相比,西夏年号有自己的特色,西夏是历史上唯一用过六字年号的朝代例如:天授礼法延祚、天赐礼盛国庆。除此之外西夏还有许多四个字的年号例如:建嗣宁国、天祐垂圣。
西夏年号使用时间最长的皇帝
在位时间最长,寿命最长的皇帝
西夏仁宗——李仁孝
使用过的年号
大庆:年号使用4年
人庆:年号使用5年
天盛:年号使用21年
乾祐:年号使用24年
夏仁宗李仁孝,16岁即位,是西夏第五位皇帝,崇宗李乾顺之子。乾祐二十四年公元1193年九月二十日,夏仁宗去世,他是西夏王朝中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帝。
他统治期间正值为西夏的盛世,也是金国,南宋的盛世,战争很少,因此李仁孝能专心料理国家内政。各汗国羡慕西夏国的强盛,纷纷前来朝贡,文化臻于鼎盛时期,为党项文化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夏仁宗李仁孝在位54年,享年七十岁,庙号仁宗,谥号圣德皇帝。
西夏年号使用最多
拥有8个年号的皇帝
西夏崇宗——李乾顺
使用过的年号
天仪治平:使用时间1年
天祐民安:使用时间7年
永安:使用时间2年
贞观:使用时间12年
雍宁:使用时间4年
元德:使用时间8年
正德:使用时间7年
大德:使用时间4年
夏崇宗李乾顺,3岁即位,16岁亲政,是西夏第四位皇帝,西夏杰出的君主,一生共用8个年号,共计统治54年。
当时,辽、宋都日益衰落,李乾顺采取联辽侵宋的政治战略,夺取宋朝大片土地;后又在辽天祚帝向西夏求救时断然拒绝,联合金朝灭辽、宋,趁机取河西千余里之地。
除此之外,他还整顿吏治,确定君主集权的体制,结束了累朝出现的外戚贵族专政的局面。并且减少赋税,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在李乾顺的励精图治下,西夏国势强盛,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得到很好的发展。
夏崇宗李乾顺在位54年,夏大德4年公元1139年六月初四日驾崩,享年五十六岁,庙号崇宗,谥号圣文皇帝。
揭秘西夏皇帝的“城号”之谜
西夏皇帝的城号
众所周知,中国的皇帝基本上都有庙号和谥号。而西夏的皇帝除了这两个之外,还有城号,这是他们独有的尊号系统。
西夏皇帝的城号
西夏独一无二的城号
西夏是在部落制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政权,反映在政区划分上,既保留党项民族的特点,又广泛吸收中原汉族的制度。
监军司和府州在区划上相互交叉,县乡里和城堡寨并存,广袤的戈壁沙滩只有监军司统辖大小部落,而无州府郡县机构。
西夏在都城、陪都及其他重要区域设府,如兴州兴庆府,后更名中兴府,灵州西平府,后更名大都督府,凉州西凉府,甘州宣化府。
府和州同属地方一级区划,但其地位高于州。西夏的州府大体分为上中下末四等,府当属于上州。由堡寨号为州的洪、定、威、龙等州,实际上就是一个边城。
西夏“五”郡
灵州——灵武郡
盐州——五原郡
沙州——敦煌郡
甘州——镇夷郡
肃州——蕃和郡
郡具有控扼地方的作用,如在甘州设立镇夷郡,在肃州设立蕃和郡,以加强对该地回鹘,吐蕃等民族的统治。同时设大都督府和灵武郡,大都督府属第二等司,灵武郡属第四等司,和定远县、怀远县、临河县、甘州城、永昌城并列。说明西夏中后期的灵武郡属大都督府管辖,其地位和城司相等,或本身就是灵州城司。
西夏“六”帝城
风角城皇帝——李元昊
平城皇帝——李谅祚
面壁城(贵梁城)皇帝——李秉常
明城皇帝——李乾顺
珠城(白城)皇帝——李仁孝
护城皇帝——李纯佑
西夏皇帝的城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是只有西夏帝王才能拥有的殊荣。
西夏皇帝年号以及使用时间
景宗李元昊年号
显道:使用时间3年
应运 :使用时间3年
大庆:使用时间3年
天授礼法延祚:使用时间 11年
毅宗李谅祚
延嗣宁国:使用时间 1年
天祐垂圣:使用时间 3年
福圣承道 :使用时间4年
奲都:使用时间 6年
拱化 :使用时间5年
惠宗李秉常
乾道 :使用时间2年
天赐礼盛国庆:使用时间6年
大安:使用时间 11年
天安礼定 :使用时间1年
桓宗李纯祐
天庆:使用时间13年
襄宗李安全
应天:使用时间 4年
皇建:使用时间 2年
神宗李遵顼
光定 :使用时间13年
献宗李德旺
乾定 :使用时间4年
末帝李睍
宝义:使用时间 2年
西夏四字或六字美好寓意的年号:天授礼法延祚,延嗣宁国,天祐垂圣,福圣承道,天赐礼盛国庆,天安礼定,天仪治平,天祐民安。这些美好的词语代表了统治者对于国家的美好祝愿和期盼。
西夏历代通行的货币
西夏货币,是古代西夏时铸造的钱币。西夏钱币制度深受北宋影响,西夏钱也都是年号钱。
宝文:有通宝、元宝、重宝之称。
币材:有铜铁之别。
币值:有小平,折二之差。
到了后期又出现了“光定元宝”真书和篆书对钱。
西夏钱也有其自身特点,明显的表现在其不仅有汉文钱,还有西夏文钱。同时期的金王朝,虽有本民族文字,但并未发现有女真文钱币,而辽国的契丹文钱则为非流通货币,是只具有纪念币的性质。只有西夏,不仅用自己的文字铸造了钱币而且还广为流通,自成一个体系。
福圣宝钱
折合人民币【5000元-10000元】
西夏文钱币,铜质,钱径2.3厘米,中间有穿。
夏毅宗拓拔谅祚时期(1053-1056)
西夏通行的货币铸有面文为西夏文“福圣宝钱”的小平钱,为其年号福圣承道(公元1053-公元1056)年间所铸造。夏毅宗铸币“福圣宝钱”的小平钱。
大安宝钱
西夏文钱币,铜质,钱径2.3厘米,中间有穿。折合人民币【20000元-50000元】
夏惠宗秉常时期(1060-1086)
通行铸有面文为西夏文“大安宝钱”的小平钱,以及汉文“大安通宝”小平钱,为其年号大安(公元1075-公元1085)年间所铸,也有大安宝黔,大安通宝等字样。
贞观宝钱,元德通宝,大德通宝
折合人民币【20000元-200000元】
西夏汉文钱币,铜质,钱径2.2厘米,中间有穿。
夏崇宗乾顺时期(1084-1139)
通行铸有面文为西夏文“贞观宝钱”的小平钱,为其年号贞观(公元1101-公元1114)年间所铸。
铸有面文为汉文“元德通宝”的小平钱,及“元德重宝”的折二、折三型大钱,为其年号元德(公元1120-公元1126)年间所铸。折合人民币【50000元-100000元】
铸有面文为汉文“大德通宝”的小平钱,为其年号大德(公元1137-公元1139)年间所铸。另外在元朝元成宗大德年间也铸行过“大德通宝”。
夏崇宗铸币“贞观宝钱”
夏崇宗铸币楷书、隶书“元德通宝”小平钱
夏崇宗铸币“元德重宝”折二、折三钱(折三钱为孙鼎旧藏)折合人民币【20000元-200000元】
天盛通宝,乾佑元宝,乾佑宝钱
西夏汉文钱币,铜质,钱径2.3厘米,中间有穿。
夏仁宗仁孝时期(1124-1193)
通行铸有面文为汉文“天盛通宝”的小平钱,为其年号天盛(公元1149-公元1169)年间所铸。折合人民币【50000元-100000元】
铸有面文为汉文“乾佑元宝”的小平钱,钱文有真书、行书两种,为其年号乾佑(公元1170-公元1193)年间所铸。
铸有面文为西夏文“乾佑宝钱”的小平钱,为其年号乾佑(公元1170-公元1193)年间所铸。西夏仁宗为西夏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也体现在铸币上,铸行数量非常多,现在较常见。
夏仁宗铸币西夏文“乾佑宝钱”折合人民币【3000元-20000元】
天庆宝钱
西夏汉文钱币,铜质,钱径2.8厘米,中间有穿
夏恒宗纯佑时期(1177-1206)
通行铸有面文为西夏文“天庆宝钱”的小平钱,为其年号天庆(公元1194-公元1206)年间所铸。铸有面文为汉文“天庆元宝”的小平钱,为其年号天庆(1194-1206)年间所铸。折合人民币【2000元-5000元、折十价格20万左右】
夏恒宗铸币“天庆宝钱,天庆元宝”
皇建元宝
夏襄宗安全(1169-1211)
通行铸有面文为汉文“皇建元宝”的小平钱,为其年号皇建(公元1210-公元1211)年间所铸。折合人民币【500元-800元】
夏神宗遵顼时期(1162-1226)
通行铸有面文为汉文“光定元宝”的小平钱,钱文有真书、篆书两种,为其年号光定(公元1211-公元1223)年间所铸。折合人民币【300元-800元】
夏神宗铸币真书“光定元宝”
夏献宗德旺时期(1181-1226)
没有铸造新的钱币。
夏末帝时期:(1226-1227)即位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灭,西夏亡国,无铸币。
年号可重复使用
年号的重复使用,其实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也没有规定不能重复。年号一般都是两个字,重复使用过的年号也有不少,就比如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汉武帝的“建元”,后世就有再次使用的,晋康帝司马岳、前秦苻坚都使用过这个年号。 另一个非常有名的年号,唐太宗的“贞观”,西夏夏崇宗李乾顺也使用过。
封建帝王年号在用词上是十分考究的,总要经过反复筛选,采撷吉祥字如用“建武”作年号的有7个;“建兴”有11个;“太平”做年号的达9个之多;另外“中兴”、“永和”、“永平”、“永兴”、“建和”、“建平”,这些年号就分别各有6个皇帝使用过
之所以会出现年号重复,有一部分原因是后世的君主想要模仿前朝,追慕以前皇帝的功绩。有的是皇帝和大臣们缺乏历史知识,因为当时的皇帝大臣对于历史的了解不够,想来想去结果却想了一个曾经有人用过的年号,用过也就罢了。
宰相无知的尴尬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的一天,大宋发生了十分滑稽的一幕。脸上画了一条粗重墨痕的宰相赵普,在宋太祖赵匡胤面前支支吾吾地告饶。
原来,前一天赵匡胤跟大臣们聊起刚颁布的新年号“乾德”,认为此号“从古未有”,十分骄傲。赵普也在一旁搭腔,好好拍了一把皇帝的马屁。谁知,赵普的对头卢多逊却猛地跳出来说:“这个年号啊,蜀国之前就用过。”
蜀国,指的是前蜀政权。前蜀皇帝王衍早就用过乾德这个年号,跟北宋相隔没多少年。也就是说乾德是一个小国已经用过的年号,而且已经被灭国了。使用已经被灭了的小国用的年号,太不吉利了。这时候赵匡胤才意识到,是被宰相赵普的无知所蒙蔽了。
赵匡胤急忙命人翻查历史文书,发现果然如卢多逊所言。气愤的皇帝深恨赵普无知,让自己出丑,然后提笔在他脸上大抹一道,吓得赵普回去后整晚都没敢洗脸。等第二天赵匡胤气消了,这位可怜的宰相才把脸上的墨迹清洗干净。
历史上被多次使用的年号有哪些
太和
在历史上重复使用了6次,分别是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227—233年)、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328—330年)、十六国时期成汉后主李势(344—346年)、东晋废帝司马奕(366—371年)、南北朝时期北朝北魏孝文帝元宏(477—499年)、唐文宗李昂(827—835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是第一个使用这个年号的皇帝。
其中最出名使用最长的应该是孝文帝的太和,著名的冯太后孝文帝汉化改革“太和改制”就在这个时期,使用也长达23年
建元
在历史上重复使用了5次,分别是西汉汉武帝刘彻(前140—前135年)、十六国时期汉赵刘聪(315—316年)、东晋康帝司马岳(343—344年)、十六国时期前秦苻坚(365—385年)、南北朝南朝齐高帝萧道成(479—482年)。
其中汉武帝的建元最出名毕竟是第一个年号,使用时间最长的是前秦皇帝苻坚的建元长达21年
建武
在历史上重复使用了5次,分别是东汉光武帝刘秀(25—56年)、西晋惠帝司马衷(304年)、东晋元帝司马睿(317—318年)、十六国后赵石虎(335—348年)、南北朝南朝齐明帝萧鸾(494—498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一个使用这个年号的皇帝。
其中最出名使用最长的是光武帝的建武,长达32年。
建兴
在历史上重复使用了5次,分别是三国蜀汉刘禅(223—237年)、三国东吴孙亮(252—253年)、西晋愍帝司马邺(313—317年)、十六国成汉李雄(304—306年)、十六国后燕慕容垂(386—396年)。蜀汉后主刘禅是第一个使用这个年号的皇帝。
其中最出名使用最长的是蜀汉刘禅的建兴,长达15年,毕竟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建初
在历史上重复使用了4次,分别是东汉章帝刘炟(76—84年)、十六国成汉李特(303—304年)、十六国后秦姚苌(386—394年)、十六国西凉李暠(405—417)。汉章帝刘炟,第一个使用建初作年号的皇帝。
这里面没有出名的也没有使用时间较长的,比较大多数都是十六国时期的年号。
甘露
在历史上重复使用了4次,分别是西汉宣帝刘询(前53—前50年)、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256—260年)、三国东吴孙皓(265—266年)、十六国前秦苻坚(359—364年)。
汉宣帝刘询,是第一个使用甘露作年号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要真想搞清楚一个年号有没有被别的朝代用过,那真得有学问才行。所以大家在读历史的时候不要被重复使用的年号所误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