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9月18日电 1957年9月,一批获释归国的侵华日军战犯成立了以“反战和平、日中友好”为宗旨的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中归联)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日本埼玉县川越市的中归联和平纪念馆,探寻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民间力量,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伪满日俘日侨大遣返档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伪满日俘日侨大遣返档案
新华社东京9月18日电 1957年9月,一批获释归国的侵华日军战犯成立了以“反战和平、日中友好”为宗旨的中国归还者联络会(中归联)。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日本埼玉县川越市的中归联和平纪念馆,探寻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民间力量。
纪念馆的玻璃门上有一张鲜艳的牵牛花照片,湛蓝的小喇叭下,片片“心形”叶片十分显眼。年过八旬的中归联和平纪念馆事务局局长芹泽升雄告诉记者,这不是普通的牵牛花,是“宽赦之花”。
“为什么是宽赦之花?”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了纪念馆的展厅。
展厅里,满墙的照片、满桌的书籍,巨大的“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等书法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我对中国人进行了活体解剖 我被洗脑 完全没有杀人的意识》《我点了火把一家人烧了》《我只有把731细菌战讲出来 才能算是一点补偿》……篇篇文章的标题让人触目惊心。
“在日本,大部分人提到战争就是‘东京大轰炸’等被害经历。但也有这么一群人,现身说法,通过宣讲、出书、拍纪录片等方式讲述自己在战争中、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芹泽说。
1956年夏,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日本战犯副岛进获释归国前,收到了管教员送给他的牵牛花种子。管教员希望他“再来中国时捧着鲜花,不要再拿着武器”。与副岛进同一年回到日本的,还有被关押在抚顺与太原战犯管理所的其他1000余名战犯。在那个新中国被西方多国封锁、中日尚未建交的年代里,中归联主动揭批日本侵华罪行,推动日本社会了解新中国,成为日本民间促进两国邦交正常化的中坚力量之一。
从客厅走到图书阅览室,芹泽向记者展示了中归联成员的著作:《我与战争》《侵略——从军士兵的证言》《归国战犯的后半生》《人间良心》……据介绍,中归联成员在世期间共出版图书数十本,参与媒体和各种友好团体录制的纪录片数十部。这其中大部分图书都由成员自费出版。
“纪念馆里除战犯留下和学者捐赠的5万余册图书外,还有一些史料。”芹泽拿出几张发黄的纸——日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决定书》说:“这是一名战犯生前保存的原件。每当他遇到困难,看到这份文件时就会想起他犯下的罪行,想起新中国对他们的宽赦。这也成为他坚持走和平之路的力量支撑。”
视频截图
现身说法揭批侵华日军的残暴,将殉难中国劳工的遗骨归还,组织成员去中国谢罪,批判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抗议日本自卫队海外派兵……从1957年起,中归联成员用实际行动在日本开展和平反战运动,并积极从事日中友好交流活动。他们在川越市郊建立了中归联和平纪念馆,保存成员留下的史料和书籍,希望真实的历史能永传后世。
得知记者要来纪念馆,跟踪研究中归联活动20余年的日本明治学院大学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石田隆至和明治学院大学教授张宏波以视频方式参与了交流。
石田隆至认为,中归联成员在日本开展反战和平运动,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战争进行了深刻反思,“深入思考是什么把普通日本人变成了杀人工具,变成了‘鬼’;也深切感恩在新中国的改造和审判让他们的良心觉醒,重新做回了‘人’”。
张宏波说,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重温中日建交的“原点”和“出发点”非常重要。在她看来,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点在于日本承认历史、深刻反省。她希望那些选择性遗忘侵略他国历史的人能到这座纪念馆看一看。
在纪念馆的书架上,记者看到了一本名为《宽赦之花》的绘本。在这一根据真实事件创作的绘本里,记载着副岛进把来自中国的牵牛花种子种在了自家院中,又把新结出的种子送给周围人和中归联其他成员。
芹泽家里的牵牛花每年都会绽放。他说,希望有更多的日本人了解那段历史,知道“宽赦之花”的故事,推动日中和平友好。(记者:郭丹、钞文、李光正)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