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力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物流通畅是保障人民正常生活、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基础。在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的33项具体政策措施中,有7项围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其中,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畅等措施,成为当前稳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
在供应链“四流”(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务交易流)协同体系中,物流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从中长期看,我国正在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为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但短期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遭遇多重压力,加之疫情多点散发,物流面临需求下降、盈利收缩、循环受阻等问题,为各地民生保障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挑战。
正因如此,必须千方百计保物流通畅,这样才能保障民生物资稳定供应,推进复工复产有序进行,畅通经济大循环。好比人体一样,毛细血管的疏通与大动脉贯通同等重要。推进物流保通保畅,除了要有效打通交通大动脉,还要着力畅通物流微循环。当前应从三方面重点发力,与其他各项稳经济举措形成政策合力。
一是围绕促复工、保运转、优通行,采取高效透明的方式加速微循环畅通。要继续深化精准防控原则,精细化管控物流人员和车辆,避免“一刀切”,特别是严禁限制疫情低风险地区人员的正常流动。各地应落实属地责任,加强企业员工返岗、物流保障、上下游衔接等方面服务,尽量减少疫情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眼下应分类分级推动涉疫地区的物流配送节点、邮政快递分拨中心和营业网点尽快恢复运营,加快物流配送一线从业人员有序返岗复工。不得随意限制符合防疫要求的物流配送车辆通行,对来自或进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货运车辆,实行“即采即走即追”的管理模式。应精准实施社区末端配送管理,解决好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二是加强建机制、稳仓储、保供给,运用多种手段建立应急管理运营机制。包括发布稳定的产品信息,保障市场供给充足;对受疫情影响较深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企业,因地制宜实施点对点帮扶措施;加大政策储备力度,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针对初级产品的供给保障问题,可优先布局建设一批集仓储、分拣、加工、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大仓基地,确保应急状况下及时就近调运生活物资,充分保障货运物流尤其是医疗防控物资、政府储备物资、生活必需品等民生物资和农业、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物资的运输畅通,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是借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资源整合、流程优化、组织协同,实现降本增效。强化科技驱动,以云计算、5G等技术精准把控运输过程,提升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执行能力;依托生态赋能,利用大数据打通供应链各环节,加快与产业互联网平台连接互通,形成新物流生态系统,为物流资源配置提供最优决策支持,让微循环持续畅通。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日前指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全力以赴重点做好保通保畅、助企纾困、扩大内需和稳定预期等工作。其中,全力以赴扩大内需是激发增长潜力的关键。基于短中长期相结合,扩大内需应从提振投资消费同时发力,重在协同推进新基建新消费。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即外需,投资和消费构成内需。从中长期看,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内需策略正在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阶段以扩大投资为主,转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阶段以投资消费并重。从短期看,在“三重压力”叠加超预期变化的挑战下,出口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唯以扩投资、拓消费作为激活内需潜能的“双引擎”,方可稳住经济基本盘,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等多重目标实现。
扩投资、拓消费日益紧迫,明确“扩”的方向和“拓”的领域至关重要。而究其要义,既不在于释放被抑制和冻结的消费,也不在于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二者都是存量空间,面临着天花板,对内需和增长的贡献能力有限。这也意味着,经济稳增长固然要尽可能稳住存量,但重中之重还是在于做好增量。在两大内需引擎中,投资的增量主要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消费的增量则主要看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即新消费。
对于新基建新消费,近年来已陆续出台不少政策。在新基建方面,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在新消费方面,强调把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涉及不同部门、不同地区间的协调配合,加之传统内需策略惯性及重投资轻消费思维犹存,对新业态新模式的认识又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尽管从整体而言,新基建新消费的成长已取得不同程度进展,但与稳增长促发展的更高需求相比,二者的协同推进仍有待加强。
协同推进新基建新消费,应以新基建为依托、新消费为方向,基于其相同的数字与智能内核做好两手抓:一手抓加快新基建,为新消费拓展创新空间、提升用户体验;一手抓壮大新消费,为新基建牵引市场需求、丰富应用场景。在此过程中,重点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需求导向。新基建要有效衔接终端消费需求,以符合、适应、满足需求为基础,以引领、服务、创造需求为根本,搭建数字经济新底座,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支撑,构筑高水平自立自强新优势。新消费要直击痛点,为新基建投资明晰目标和增强效能,厚植需求土壤,引领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建设。其中,新型信息消费市场是服务终端消费者的广阔天地,有望积蓄巨大新消费能量,激活形成新基建新消费双向循环、持续增长的内需新动力。
二是长短结合。要明确现阶段协同推进新基建新消费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优先布局对投资消费带动强、乘数效应更大的新基建设施,例如5G、数据中心等带动性强的项目。这类项目长期看可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短期看还能为线上消费等新消费提供硬件设备支撑,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与此同时,应充分挖掘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新潜能,加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能源、教育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三是统筹兼顾。立足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结合地区产业特色、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加强顶层设计与科学谋划,超前部署前瞻性设施,千方百计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降低投资门槛,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做到留足空间、给足政策、加足马力,在协同推进新基建新消费的动态跃升中,尽最大努力为我国经济发展积蓄新势能。
近年来,受政策、技术、市场共同驱动,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在疫情下逆势增长,整体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投资、效益增速,均遥遥领先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其投资比重和结构加速优化、利润加速提升、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作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高技术制造业对工业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分行业看,医药、电子及通信制造业利润增势强劲;从产品看,新能源汽车一马当先,机器人基础与前沿技术迭代加快,商业应用涌现并稳步落地;从要素看,大数据、人工智能、5G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及价值链创新;从动能看,互联网促进高技术产业提升创新效率,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数字时代诸多新兴产业的“战略母产业”。
也要看到,当前世界局势更趋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多点散发,相关产业发展受原材料价格高企及"双碳"目标约束影响,面临超预期挑战。在技术壁垒高筑、供应链遭遇阻滞等重压下,高技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节节攀升,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构成威胁。此时亟需加大保供稳价和帮扶力度,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就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自身而言,存在原创技术动力还不够强、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创新能力提升仍有空间等制约,强化这些弱项非一日之功。未来中国制造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在于,通过激活市场主体、夯实产业基础、补齐技术短板、构筑创新生态,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激活市场主体。应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广大企业需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成为“有数企业”,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夯实产业基础。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要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为辅的机制,加强对基础前沿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支持。依托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紧跟战略性新兴优势产业需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补齐技术短板。锚定我国高技术制造业面临的“卡脖子”问题,抓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牛鼻子”,促进高技术制造业技术进步与新基建同频共振。加大针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短板领域深化对外开放与合作。
构筑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强化数字赋能,发挥产业互联网平台优势和科技龙头“数字连接器”作用,引导数字技术向制造业加速渗透融入,推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以科技向善理念引领共享创新,促进“先强带后强”。
近年来,通过质量引领和创新驱动,中国品牌在质量提升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包括全民品牌意识日益增强、品牌发展氛围越发浓厚,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不断涌现且影响力、认可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一批以中国产品、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为支撑的自主品牌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正在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三个转变”。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品牌在产品质量和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加之品牌出海新基建的加速成熟,中国品牌出海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例如相关品牌本身产品日益精品化,创新研发设计差异化趋势逐渐加强;部分以原创产品立身的国内新兴品牌与传统实力品牌同台竞技,正在国际市场上跃升为新主力;此外,中国品牌也陆续开辟欧美以外的新市场和新渠道,包括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成为我国品牌出海的重要阵地。
我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和发达的互联网经济,在本土品牌出海过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助力作用。其中,正是凭借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得以形成一个强大、可靠、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有力支撑和安全保障;而发达的互联网经济作为数字时代诸多新兴产业的“战略母产业”,在本土品牌出海过程中发挥着新型基础设施的功能,以数智赋能、共享创新等特性提升品牌对需求的匹配响应,持续拓展品牌的虚实边界及其在外部市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实现本土品牌出海的价值沉淀和长效发展。
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起到了必不可少的积极助推作用。一是通过优化品质、创新供给,激活市场潜在消费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升级,持续激发经济增长内生活力;二是自主品牌、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突破资源环境束缚,进而畅通国民经济大循环、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三是推动中国产品和服务价值向全球价值链的“微笑曲线”两端跃升,进一步培育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而在陌生市场中寻找自身坐标,是品牌出海的定盘星。中国品牌要在海外市场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从战略上,应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开拓国际市场作为自身发展的新契机和新舞台,以品牌出海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战术上,应协同推进“品牌四化”创新策略,即以品牌专业化安身立命、以品牌标准化外向延伸、以品牌集群化抱团发展、以品牌差异化独步天下,使品牌经济成为未来增长新动能。
面向未来,中国品牌要在质量提升中走在前列、闯出新路。一方面,应深刻认识自身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因素和空间潜力,着眼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文化融合,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与品牌保护,营造有利于品牌发展的优质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要面向全球市场,激活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创等新要素,并强化品质化、本土化、差异化等特点,通过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来增强品牌培育能力,在质量提升中推动品牌建设,构筑一批凸显企业价值、创新能力、工匠精神的高质量品牌集群。
近期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日前,国资委召开对标世界一流采购交易管理体系推进会,对建立完善企业采购交易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进行再部署、再推进。这表明,要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高质量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不断涌现,我国企业在供应链安全、敏捷柔性、价值创造、生态协同等方面多维推进,有力促进降本增效和转型发展,系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强大、可控、有韧性的供应链体系初步成型,并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增强综合国际竞争力,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不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作为企业全流程全链条的关键性因素,当前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应用不足使企业间难以有效连接与协同,产业链各环节未能形成灵活高效的集聚互动格局。以采购环节为例,为找到性价比合理的原材料,采购部门要逐家比较,效率不高且存在信用风险。一些企业寻源信息不全面、了解市场价格不充分,致使采购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因此,对标世界一流采购交易管理体系、高质量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势在必行。
进一步而言,提升企业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仅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也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数字技术与供应链各环节融合创新,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发展供应链的基本方向,正在多维场景中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一些整合协同度高的供应链平台、行业带动力强的供应链领先企业,积极融入数字化发展,面对政策、市场需求以及风险挑战,都可以稳妥有效应对,这样的“有数企业”正成为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主力军。
具体而言,“有数企业”在参与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与竞争力的过程中,要聚焦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稳步积极推动供应链管理转型升级。
一方面,要发挥“有数企业”的数字赋能作用。加速数据和信息在供应链体系流转,持续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应加快打造多中心、多节点并联供应网络,开辟多元化产品进口和供应渠道,加强战略核心物资储备,有力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同时,要切实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开展极端情况下的供应链压力测试并形成“保供”预案,防范风险,未雨绸缪。
在采购交易管理环节,应完善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采购交易管控体系,建立健全面向更大范围的寻源询价机制。做好供应商管理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运用采购交易形成的辐射网络,探索发展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切实纾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另一方面,构筑“有数企业”的共享创新生态。应促进产业互联网发展,提升数字时代新兴产业“战略母产业”,发挥一些企业投资规模大、辐射领域广、引领带动强等优势,增加供应链的“链长”,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协调运转,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从而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
责编:刘安琪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