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第一天,我们来到秦岭七十二峪之白道峪赏雪。

白道峪古称白道谷,隋唐时期是皇族的避暑胜地,因初建时有一千级台阶,远远望去,恰似一条白色的道路,故名白道峪。

峪口有村名曰嘉午台,游人需要扫码测温填表后方可进村。村道上,已经停了很多游人的车辆,我们停好车看时间已经下午两点了。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1)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2)

山下有一座嘉兴禅寺。我注意到门上匾额小字写着“终南山 嘉午台 一天门”,那么山上势必有二天门、三天门?

因为来的有点晚,对于登顶嘉午台已经放弃,主要目的是赏雪。这里的雪果然不负我望。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3)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4)

距离上次下雪已经七八天了吧,可这山谷里依然白雪皑皑,我捡了一根草棍测量,积雪至少十厘米以上,绝对是玩雪的好地方。

刚开始的山路比较宽敞容易走。今年雨水丰盛,道旁溪水潺潺,有些水面还有薄冰,乱石们带着统一的厚厚的白色雪帽,煞是可爱。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5)

越向上走人越少,而雪色越发洁白。大块大块的积雪还没有被人打扰过,它们静静地覆盖在山地上、杂草上、树木枝条上,看上去像蛋糕上的奶油?似朵朵盛开的棉花?小时候嘴巴馋总想着天上下白糖多好呀,对,它们此刻最像白砂糖了。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6)

身陷雪中,不能自拔。与雪合影,留下美好记忆。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7)

体验一把儿时的欢乐。老赵同学坐在山坡上,我轻轻一推,他呲溜溜就下去了……哈哈,这里雪干净,不会把裤子弄脏的。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8)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9)

路越来越滑,没想到老赵同学私自携带了冰爪,这个值得表扬。冰爪看起来很简陋,但是走起来立刻感觉不一样了。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10)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11)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12)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13)

这山上的狗狗特别多,它们都不怕人,跟着游人跑上跑下,迎客又送客,也不嫌累。上图的二黑是后面大黄的宝宝,它们跟着我们,尾巴摇来摇去,可惜呀,我们没带吃的,心里感觉对不起它们。和峨眉山抢包的猴子相比,狗狗们可爱又文明。

可是,“院内卖狗”,它们的主人竟然要拆散它们母子,于心何忍呀!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14)

道路旁边赫然出现“老虎口”巨石,下方有似乎是残破的木门。很久以前,这里有人家?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15)

果然,二天门。对联很精妙“闲人免进贤者进,盗者休来道者来。”看那三只汪汪叫的狗狗,请我我也不想进去呢。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16)

原来这里是通灵观。古代,有的人自称可以和死去的人的灵魂对话,或者在梦中互通信息,这种行为就叫做通灵。不知这里的道士有没有这个本事。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17)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18)

从通灵观向上,有一段路陡峭难行,有位四十多岁看起来刚从偏瘫恢复过来的人在这里挣扎了十几分钟。我都劝他放弃了,上都这么难,下就更不容易了。可他硬是在同伴的牵引下上去了,真是的,准备当励志模范吗?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19)

发现一处壁刻,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斑驳,有些已经看不清楚了。这首《悟空》比较清晰:

来时空空去空空,错错对对无影踪。

妄念是非非是是,临界始悟悟空空。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20)

圣泉禅寺是我们此次行程的终点。看见房檐上的冰溜子了吧,这里还是冷呀。时间已经到四点二十了,不知不觉走了两个多小时。不敢向上走了,害怕下山时天黑路滑。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21)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22)

下山就快多了。

半路上遇到一只粘人的小猫咪,和它玩了一会。

遇到一只黑狗,跟着我们走。

遇到一个怕黑狗的男人,他在操纵无人机拍摄,让老赵同学先别走,保护他,他怕狗咬他。

路上遇到好几个拄着登山杖穿着正规冰爪的人,下山对他们来说小菜一碟,可以说他们是健步如飞。我也想和他们一样,结果,只摔了三跤。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23)

反正已经摔倒了,那就不着急起来,拍个照发个抖音再起来。

五点二十左右,我们下到村口。下山确实走得快,不到一个小时就下来了。

秦岭峪口赏雪(秦岭白道峪赏雪)(24)

秦岭好多峪口封起来不让私家车进了,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好地方。打算夏天再来一次,一定要登上嘉午台,一览众山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