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五言诗,一句话五个字,这五个字可能是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等等,形成不同的句式。

在颔联和颈联中,出了平仄的相对,还要注意词性与结构的相对。

昨天说到,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将五言句式分为两大类,简单句和复杂句。其中简单句有29个大类。

老街按照结构特点,将29类合并为八类。第一种就是今天要说的四一结构的五言句。

五言律诗与五言排律区别(四一结构常见的几种分类)(1)

一、第三四字为平行语

平行语,就是并列关系,不分主次。王力举例的是:

旧国云山--在,新年风景--馀。

用字母表示,这种句式为fnNN-V。

n ,表示名词;f,表示形容词,v,表示动词。小写表示处于次要地位(修饰语),大写表示主要地位(类似于中心语)。

旧国云山是一个词组:旧国的云山,旧是国的修饰语,国是旧国的中心语。而旧国又是云山的修饰语,云山是中心语。所以旧国是:fn,云 云山是并列关系所以是:NN。同样,新年风景也是fnNN-V。

通过王力先生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句法的讲究,一个词语,加上了一层加一层的修饰。

这个四一组合,是主谓结构:旧国云山(主语)--在(谓语)。

昨天的文章说过,一个谓语的,就是简单句。

五言律诗与五言排律区别(四一结构常见的几种分类)(2)

二、第三四字非平行语

非平行语,就是指修饰语 中心语的组合。根据修饰语的不同,又分为以下几类。

1、野寺残僧--少 fnfN-F

杜甫的五律《山寺》诗云:

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野寺残僧--少(fnfN-F),山园细路--高。

这种句式和第一例的区别在于第三四(云山)字,残僧是偏正词,残是僧的修饰语,僧是中心语,所以残僧表示为:fN。

野寺,是残僧的修饰语,所以野寺是fn。

野寺残僧--少,fnfN-V。

这种细微之处,对仗的时候就要注意了,fn对fn,nn对nn, 比较工整,fn对nn,就不太工整了。

例如下联的山园,是nN,山上或者山中的园。对仗野(荒凉的意思)寺fn,就不算太工整了。

五言律诗与五言排律区别(四一结构常见的几种分类)(3)

2、专用名词,bnnN-F

王力还举例了:郧国稻苗秀,是另一种句式,bnnN-F,b,表示专用名词。

郧国稻苗秀,出自王维的《送友人南归》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郧、楚,都是专用名词,用b表示。稻、菰也是名词,但是这两个词在这里都是修饰语,稻子的苗,菰粱的米,所以用nN表示,和“山园”一样。

b,用在第三个字,例如杜甫《登兖州城楼》的颔联: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fnbN—V。

3、长河落日圆 fnvn-F

看看王维的另一首五律,《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fnfN—F,长河落日-圆,fnVN—F。

大漠-长河,fn-fn。孤烟-落日,fN-vN。可以看出,孤,形容词,对仗的“落”是动词。

这也是对仗的细微之处。好的对仗未必百分百工整,反而是宽对居多。

五言律诗与五言排律区别(四一结构常见的几种分类)(4)

4、绿林行客少 cnvN—F

修饰语中,有一种古诗常见的就是颜色,用c表示。

刘长卿《和州送人归复郢》:

因家汉水曲,相送掩柴扉。故郢生秋草,寒江澹落晖。绿林行客少,赤壁住人稀。

独过浔阳去,潮归人不归。

绿林行客--少,赤壁住人--稀。绿、赤,都是颜色c,行、住都是动词V。少、稀,都是形容词f。林、客、壁、人,都是名词n。

可见,这首诗的颈联是非常工整的对仗。

5、九门寒漏彻 qnfN—F

数目字,也是诗词中常见的词语,用q表示。

例如王维的《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绛河。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九、万,都是数字,用q表示,所以这两句句式为:qnfN—F。

第三个字有所不同的,例如: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秦、蜀,是专名b,所以这两句句式为:qnbN—F。

五言律诗与五言排律区别(四一结构常见的几种分类)(5)

结束语

四一结构的句式不算太多。可以看出王力先生,根据词性特点做出了细分。这种分类更有助于我们理解上下联对仗的特点。

修饰语可以是名词,可以是数字,可以是形容词,可以是专有词,可以是颜色等。中心语也可以是平行的并列词,也可以是偏正词。

多样化的组合,令古诗的句法多变,是我们作诗应该注意的技巧。

@老街味道

五律句式,包含简单句和复杂句,王力把简单句分出29大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