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中的残酷真实案例(青年婚恋观失恋)(1)

如果你是因为刚刚失恋点进了这篇推文,看到标题可能会很不舒服。

因为身陷失恋中的人,从来都觉得失去了爱情是“天大的事”。

在豆瓣“我失恋了”小组,有着各种各样失恋后近乎绝望般的倾诉与“求助”……

恋爱中的残酷真实案例(青年婚恋观失恋)(2)

恋爱中的残酷真实案例(青年婚恋观失恋)(3)

我最好的朋友之一A失恋的时候,喝了一瓶RIO就醉了,躺在客厅的沙发上一直默默流泪,而我想不到任何足以转移她注意力的事。时间过去了许久,我仍然记得那一晚的气氛。

时间静止了,空气也凝固了,好像“天都塌了”。

我们大部分人的生命中,可能都有过无法忘怀的人。可能是无疾而终的暧昧,是未能相伴到最后的初恋,是阴差阳错又无可奈何的遗憾,是明明深爱却不得不告别,是被伤害所以难过无以复加……

恋爱中的残酷真实案例(青年婚恋观失恋)(4)

失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失恋的滋味呢,是苦涩的,甚至伴随着胸闷、心痛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我希望你永远不用体会。

但失恋也有积极的意义。

知道自己更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失恋真正的意义或许是明白并增加了人生必有体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恋爱关系破裂时,人的自我认同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曾经的美好就这样破碎了?”这是一种巨大的无力感。或者,你甚至会产生“自己失败在哪里了?”这样的想法。研究表明,这种自我定义的怀疑,是造成分手后自信及情绪崩塌的根源之一。

但其实啊,失恋不是失败。良性的亲密关系是旗鼓相当、相辅相成,不是寄生依附、失去自我。

即使此时失恋,但那不意味着我们的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残缺,因为生命的意义也不完全是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有些感情,就是用来经历的,不是非要有个结果,才算“修成正果”。后来朋友A提起过去的感情,她说自己想明白了“首先要爱自己,不能做一些感动自己的‘牺牲’”,也清楚“听别人的故事不如自己亲身经历,经历之后略微明确了自己择偶的标准”,还总结道“不要心口不一,想的是什么就直接表达,别说反话”……

审视自己很难,但那是自我成长的必由之路。痛苦是人类经验中的一部分,失恋可能就是实现蜕变的重要时刻。

恋爱中的残酷真实案例(青年婚恋观失恋)(5)

爱情本来就是一件简单且美好的小事儿。失恋也是一样。

在失恋中,我们习得“拒绝或被拒绝”。这是一种需要修炼的能力,很多时候,迂回着、拖延着、摇摆着、犹豫着,会让彼此更加受伤;

与“一万小时理论”不同,爱不是一个通过努力和练习就一定能“有所收获”、如愿以偿的事。爱是无数种主观的喜好,求而不得是人生常态,接受被拒绝也是一种成熟和勇气。

失恋之后,我们有了更多独立成长的时间和独处的空间。有一个爱人是幸运的事,而除了爱一个人,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我们仍然可以赤诚可爱,勇敢追梦,勇敢抓住在自己眼中闪闪发光的人,或者沉浸在自己的爱好、工作里,成全更好的自己。

时过境迁,你会发现,爱是多么美好而珍贵的感受,因为它的珍贵,诚实地面对它,表达它才那么重要。眼前的“为爱受伤”,不过是人生成长的一堂必修课。

恋爱中的残酷真实案例(青年婚恋观失恋)(6)

▲图为电影《怦然心动》剧照

只希望你,通过倾诉和时间得到疗愈,仍然保持付出爱与接受爱的能力。

然后,该放时放,该忘时忘。

我知道那很痛。

但是一切没有结束。

在人生这部长剧中,搭档可以更换,但主角长青,主角永远是你自己。你是自己人生的导演、编剧、主演。

你还可以接着写,去写新的故事,你的结局,还有无数可能性。

作者 | 杨泽英

责编 | 杨泽英

图源 | 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