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的教学目标:,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孟子三章教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子三章教案(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的教学实录)

孟子三章教案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的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通过学习此文,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4、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论述的道理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把握朗读节奏,理解文义,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

教学难点:对“大丈夫”的理解。

一、导入新课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可以开一个头,让学生说一说,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作者及作品背景: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简单介绍即可,不必深究)

三:朗读课文,悉解文义

1.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

节奏划分示例:(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多朗读几遍,说说你的朗读感受。

明确:本文朗读时需要注重朗读技巧,首先是文中有不少对比和排比的句式,需要注意朗读节奏鲜明;其次部分语句需要通过重音读出语气,如“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的“诚”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焉”字,都应读出重音。总之,本文需要一定的朗读技巧,才能把握文本气势磅礴的特点。

3.反复朗读,并结合课文注释,感知文义。

(朗读时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要舍得花时间,最好是教师示范读,再让学生自由诵读。)

四:合作探究,分析字词

1、重点字词

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淫(yín)

2、【通假字】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3、【古今异义】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真正,确实/ 今义:诚实

(2)父命之

古义:教导,训诲/ 今义:命令

(3)丈夫之冠也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4、【一词多义】

(1)戒

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2)之

往之女家(动词,到)/ 妾妇之道(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词类活用】

富贵不能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

威武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丈夫之冠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

【重点句】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5、按照重点字词句的解释,学生自由交流翻译课文,教师适当走动点拨,并将学生较为一致的疑问公开解答。

(一般来说,学习文言文还是要从字词翻译入手较好,文章的含义不明白,分析也就是空谈了。)

五、讲析课文: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简要议议孟子是怎样反驳景春的?

——明确:“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以顺为正道,妾妇之道也。”孟子举生活中的例子,写母亲告诫女儿对丈夫的顺从来写公孙衍、张仪对诸侯王的顺从。

——孟子这里表面说女子对丈夫的顺从,他实际想说的是公孙衍、张仪对王的顺从。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很含蓄委婉又带有讽刺味道。

(追问)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以自己的喜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真正大丈夫的两个标准(1)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2)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

5、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关羽面对曹操的极尽笼络,不为所动,千里走单骑寻刘备;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决不投降元朝,用自己的头颅,为南宋王朝划上完美的句号;方志敏不为高官厚禄的利诱所动摇,毅然选择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尊严;杜甫贫穷至极也坚定自己的信念,力行写作,终成就‘诗圣’之名;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愿吃美国人的“救济粮”。 颜真卿宁可跳向火堆,也不归附叛军,慷慨走向小人设置的陷阱;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退缩,宁死不屈,自己躺向了敌人的铡刀。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讲述,教师适当点拨,初中学生的知识还是可以应对的。)

三、合作探究: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初中阶段的思想教育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不必一味追求全面。)

四、文章的写作特色1、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2、骈散结合,有节奏感

五、课文小结: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 坚持正义的座右铭,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教后感:《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一书,说理透彻,分析严谨,极有气势,在教学中,要能够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整体感受;对于翻译,由于注释较为全面,所以重在关键字词句的点拨。

孟子的话语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前者是以女子对丈夫的顺从,来嘲讽公孙衍、张仪对王的顺从,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很含蓄委婉又带有讽刺味道。后面则说明真正大丈夫的标准,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让学生把握清楚就好了。

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还是有的,这对于初中生的世界观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德育的渗透也可以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