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虎年大吉大利虎虎生威(欢乐祥和过大年)(1)

1月31日,在西安市临潼区开发区农贸综合市场,市民精心选购对联、灯笼等年货,把“福”字带回家,期盼新的一年如意吉祥。记者 董剑南摄

线上线下共享新春文旅盛宴

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虎年来了,伴着阵阵春意,带着满满的希望,虎虎生风。我省线上线下千余项文旅活动为春节营造了浓浓年味,用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装点群众的假日生活。

漫步西安街头,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龙飞凤舞耀长安”“万家喜迎长安”等37组流光溢彩的灯组,营造出长安依旧的喜庆氛围。华灯不仅点亮了这座古城,也昭示着三秦大地正以充沛的活力全力重启,迎接新年。

虎年观虎,虎虎生威。壬寅虎年,去博物馆观虎是个不错的选择。西安博物院里的战国金虎符虎头虎脑,“萌”态可掬。西安碑林博物馆藏着“一笔虎”,这幅由马德昭一笔写就的“虎”字笔力雄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此外,西安碑林博物馆还有许多石刻虎,等待大家去一一探宝。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推出了“虎年看虎符——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杜虎符展”线上展览。

看了古代的虎,还可以去看看生龙活虎的真老虎。1月31日,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恢复开园。在猛虎馆威虎山,数十只老虎威风凛凛,成为春节动物园的最大看点。

对于陕西乡党来说,过大年看大戏,是必不可少的节目。“新春好戏大放送”线上展播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连续15日不间断每天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包括红色经典《红色娘子军》、传统经典《周仁回府》《五女拜寿》,以“西京三部曲”《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为代表的现实题材精品剧目,以及《骄杨之恋》《关西夫子》《李十三》等近年来新创排的优秀剧目,让您过足戏瘾。

年味,还在那些充满文化意味的年俗里和非遗文化中。虎年春节,地道又热闹的非遗民俗展演乘“云”而至,在云端大放异彩。凤翔泥塑、棉絮画、剪纸等指尖艺术经过新生代传承人的创意设计,成了兼具文化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春节期间,包括西安碑林区非遗传承人咸辉的棉絮画《萌虎迎春》在内的四幅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作为数字文创藏品在线上向大众公益发行。宜君剪纸、农民画传承人郭华以虎为主题,剪出的《富贵虎》《拜年虎》《平安虎》《团圆虎》《福气虎》等“虎虎生威”的剪纸作品,登上新华网,为大家送上虎年新春祝福。

民俗表演融合当下生活、时代风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韩城古城史记文化街区,春节期间将举办以“福虎开运韩城年”为主题的大型春节文旅活动。“开城有礼”活动、新春送福、文武状元大赛,以及各种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游客还可在城隍庙亲手制作印花袱子,体验韩城印花技艺;市集活动上,各式各样的国潮文创、饰品手作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党家村景区、司马迁祠景区、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艺演出、文博展览、非遗年俗活动等,为广大游客带来精彩的新春文旅盛宴。(记者 李卫)

祝大家虎年大吉大利虎虎生威(欢乐祥和过大年)(2)

夏璐璐在刺绣。通讯员 王三合摄

“关中绣郎”虎年绣“活”老虎

1月27日,虽是寒冬时节,但西安市临潼区相桥街道的夏璐璐家里,却是红红火火,年味十足。并不宽敞的屋子里,虎头帽、虎头鞋、虎头马甲……到处摆满了五颜六色、萌气十足的“老虎”。

“老虎是百兽之王,是保平安的吉祥物,也是我们民俗文化中‘福’字的谐音。今年是虎年,大家都希望带一只小老虎回家欢欢喜喜过大年。”夏璐璐说。据介绍,虎年来临,他做的各种特色老虎饰品成了人们表达祝福的物件,网上看货订货的客户络绎不绝。

“春节销量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一,仅这段时间就销售了上千只。”夏璐璐说。

选材、画样、裁剪、填充、绣制、粘缝……平时主要负责设计的夏璐璐,为了应对虎年销售旺季,自己也忙得不亦乐乎。很难想象,这位27岁的关中小伙竟是相桥这一带夏家刺绣家族的第五代传承人,远近闻名的刺绣行家。

夏璐璐的祖母是民间刺绣的手艺人。他自幼跟着祖母学习,耳濡目染之下,对刺绣这门手艺也着了迷。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门“家传绝学”,2014年高考,他报考了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古风古韵,更喜欢动手裁缝纳制心头跳跃的灵感。”夏璐璐说。大学期间,他参加了2017世界礼仪服饰设计大赛,并获得最佳男装设计大奖。这次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将中华文化的“雅”与时装设计的“思”巧妙融合的妙处,也更加坚定了他“要让更多人读懂中华文化的内涵,喜欢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想法。

毕业后,夏璐璐徒步走完了几乎整个关中道村落,不断整理传统民间刺绣文化与工艺,设计新的刺绣作品,并以刺绣为依托,采用固定加灵活就业的方式,带动周边地区部分妇女和残疾人就业。

“打袼褙、剪鞋样、包边、纳底、做鞋帮、绣虎脸、缝合、成型,即使是最简单的虎头鞋,制作一双都得一周时间。”夏璐璐介绍,关中刺绣的针法主要有“扎”和“挂”两种,从刺绣的图案和造型看,它们都带有古老的文化元素,每一件作品都是将美好的故事通过刺绣布艺的方式展现出来,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绣的不只是作品,更是对民族文化的爱与传承,希望志同道合的伙伴能和我一样,把喜庆快乐的传统艺术传递下去。”夏璐璐说。如今,夏璐璐创立了“道囍奶奶”刺绣品牌,设计出的一些虎头包包、虎头挂件以及首饰,既有年轻人的创意,又有手工技艺的传承,逐渐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充满中国味道的作品也让他成了“关中绣郎”,不少学弟学妹都专程跑来向他学习设计制作技艺。

“每一件作品都是有温度的,每一针每一线都承载着传统与未来的对话。”夏璐璐说,他会把美好的祝福融入每一件作品中,把传统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传递出去。(记者 张斌峰 通讯员 王三合)

来源: 陕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