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星辰大海中的问天之旅)(1)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点火升空,在经历495秒的飞行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13个小时的太空追逐后于2022年7月25日3时13分,成功与核心舱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问天实验舱任务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控制所参与研制的推进、电源、对接分系统等配套单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参数满足指标要求并成功完成指定动作。

从搭载一人到搭载多人,从只能实现舱内作业到舱外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性发展离不开无数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的航天工作者们,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三十周年,这三十年,也是无数航天人挥洒热血青春的三十年。

“做好经手的每一件小事,才能成就大事”

问天实验舱的顺利发射,离不开控制所载人航天研制团队的辛苦付出。产品结构复杂,型号研制初期并不顺利,软硬件设计、组件的装配调试、苛刻的整机试验,产品的每一步生产都充满未知和挑战。时间紧,任务重,每一个节点的错乱都会打乱整个生产节奏,每一个生产工序的流转都需要整个团队的默契配合。当时彻夜常亮的正是宇航组的灯光,团队成员们驻扎在十几平方米的车间内思考、讨论,每个工作岗位人员随时待命,无论多晚都能确保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科研生产任务压力很大,但没有一个人说要放弃,大家默默地坚守,作为一颗颗小小的螺钉在蓄力拧动巨大的齿轮。

“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全力以赴”

在型号研制最为关键的时期,面对紧张复杂的生产工作,团队成员们舍小家顾大家。白天按计划工作,晚上讨论解决技术瓶颈,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细控、严控整个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生产阶段正赶上节假日,为了全方位为产品保驾护航,大年三十成员们也驻扎在生产第一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想方设法排除困难,在分秒必争的研制生产任务中全身心的奉献着自己,以严谨细实的工作态度最终成功交付了产品,并在今年7月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大会上,党中央首次将航天精神总结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也是我们这群年轻的载人航天研制团队忠诚、坚韧、有担当的真实写照。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空间站的建造还在继续,我们奋斗的脚步始终未停歇。脚踏实地、不怕吃苦、聚力协作,用科技的力量点燃太空中的星星之火,助力探索更多宇宙的奥秘。

作者:赵子漫 张一凤 史博臻

编辑:周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