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在世,既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拿得起不易,放得下更难。难就难在要拥有一颗坦然面对一切的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拿得起,是不错过应该得到的东西,放得下,是对本应失去的东西不挣扎。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

最好的状态拿得起放得下 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1)

人生就是,不断得到和失去。生活有时逼迫我们,不得不放弃机遇,我们不可能什么都得到,应该学会放下。

人生并非只有一处,风景如画,别处也许更迷人。拿得起,是不错过该得到的东西;

放得下,是对已失去的东西不留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

最好的状态拿得起放得下 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2)

01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有人认为,儒家的精神概括成三个字就是“拿得起”;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有为”;概括为一个字,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也就是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最好的状态拿得起放得下 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3)

拿得起固然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生风光无限。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举一个谈恋爱的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要是以儒家的思想来看,那就是认为小伙子追求喜欢的姑娘需要积极点,拿下了自然是皆大欢喜。

然而,恋爱是两情相悦的事情,万一姑娘不乐意,转而拒绝,或是被别人捷足先登了,那该如何面对?

此时,若是不能正确认识,自然是免不了“为伊消得人憔悴",日渐消瘦,情绪低落。这不是长久之计。这时候,佛教精神“放得下”就派上用场了。佛家道义,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放得下”可以用禅宗讲的一个故事来解读。

最好的状态拿得起放得下 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4)

有一个富家子弟带了一大笔钱,为了成佛,遍访名师,终于遇到了一个高僧。高僧告诉那个小青年:“你不是想成佛吗?我告诉你有一个地方,你到那里就能成佛!”

小青年迫不及待地问:“在哪儿?” 高僧说:“你没看那里有一个粗木竿子吗?你爬到那竿子顶上,你就成佛了。”

小青年信以为真,把钱袋子放在地上,赶紧就往上爬,等他爬上竿子的顶端,回头一看,那个高僧把他的钱袋子背起来走远了。

高僧问小青年:“成佛了吗?”小青年一下子领悟到:把什么都放得下(包括成佛的念头),那就是成佛了!

“放得下”三个字,可以用来表示佛教的精神趣旨。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现在,让所有人都跳出红尘、一心向佛当然不太现实,但我们在儒家理想不得施展、不能达到目的的时候,要具备佛家“放得下”的精神。不为失去的东西或是得不到的东西而闷闷不乐,放下了,一切便会豁然开朗。

最好的状态拿得起放得下 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5)

02

有个弟子去见他的师父。师父问他:“你最近怎么样?”他说:“我的心总是非常沉重。”然后徒弟就开始诉苦,讲他不欢喜什么、什么事不舒服,半小时过去了,师父一言不发,始终安静地听着。

 等到他快讲完的时候,师父说:“可以了,不要再说了,我先出去一趟,等我回来,我们再继续说。”然后拿了一张白纸,让他托着跪在佛前。其实这位师父没有别的事,而是去休息了。

 于是徒弟老老实实托着一张薄薄的白纸跪在佛前。十分钟过去了,他觉得有点儿撑不住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他觉得自己很辛苦;三十分钟过去了,这时他觉得这张白纸已不是一张,而是变成了上千张上万张白纸,重若千钧。

 这时师父出来了,慈祥地问他:“感觉如何?”他说:“师父呀,这纸怎么这么重?我快晕倒了。”师父说:“如果它很重,你为什么不把它放下呢?其实,一张纸很轻,可是你如果一直不把它放下的话,它就会变得很重。”

 我们的念头虽无形无相,也没有重量,可是如果你执着于它,不知道放下的话,它就会像这张纸一样,越来越沉重。

  徒弟拿着这张纸是因为他的师父要求他这样做,可是我们呢,没有人要求你拿起你的执着,没有人不让你放下,那你为什么不放下?

最好的状态拿得起放得下 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6)

佛印与苏东坡,一位禅师,一位文豪,两人在一起常常打打机锋,互相切磋。

有一次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

苏东坡趁机刁难佛印:“人们都要拜观音,可是我看她手上也挂着念珠,看她合掌念佛的姿势,不知道她在拜谁还是求谁呢?”

佛印反问道:“这个得要问你自己。”

“我又不是观音,我怎么知道她在念谁?”苏东坡很诧异。

“阿弥陀佛。”佛印长念一声说,“求人不如求己。”

修己以清心为务,涉世以慎言为先,先自助,然后得到天助和人助。

人随时都会犯错误,善补过则无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一件耻事,有守有为者,身处逆境人格也会飘香。

拿得起,放得下,点亮一支蜡烛胜过诅咒黑暗,不迷信他人,也不迷信自己,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最好的状态拿得起放得下 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7)

03

《道德经》中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易经》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容纳万物的是天地,容纳天地的是胸襟。

放得下的人,天宽地广,再大的事也是小事;放不下的人,小肚鸡肠,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要想拿得起,先需放得下,万事不萦怀,就是人间大自在。

最好的状态拿得起放得下 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8)

谁不想拿得起,放得下,把人生走得愉愉快快,把生活过得轻轻松松。拿得起,就要扛得住,放得下就需看得开,这,既是能力,也是智慧,谁不愿,谁不想。只是,生活中,拿得起放得下之人,能有多少,不然,为何有,那么多的苦,那么多的痛。我们不求,拿得起放得下,只求,看开、看淡,就已经很好、很美。

要知道,人之所以不快乐,往往就是背负的东西太多。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祸害了自身的健康和寿命。这如同赛场上运动员举重,能够举起的重量越大,固然可以得到褒奖,但是举起的时间也就那么几秒。几秒之后,就要学会放下,否则,再优秀的运动员也会被累垮的。

事实上,失去并不可怕,在失去、放下的同时,我们其实是在得到本真,得到更珍贵的东西。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此时,安心地放下吧,你会发现,放下了一些东西之后,天高云淡,人生如此美好。

最好的状态拿得起放得下 能拿得起更能放得下(9)

,